天天看點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根據世人的點評上看,諸葛亮的名聲勝過司馬懿良多,他是忠臣的典範,為報知遇之恩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從曆史成敗的結局分析,司馬懿又是三國中最大的赢家,他結束了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為晉朝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諸葛亮和司馬懿相比,他輸在了哪裡呢?其實有兩個方面。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一是輸在心态上。諸葛亮急于發動戰争,堅持以攻為守的政策,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或許蜀國還有一線生機,這戰争能最好的凝聚人心,緩解内部沖突,是以諸葛亮發動了北伐大戰,不過發動北伐有兩大劣勢,其一是以弱伐強,國力消耗太大,魏國有遼闊的國土,源源不斷供應的糧草和兵馬,蜀國卻是越打越窮,需要以戰養戰;二是,勞師遠征,蜀道艱險,出來一趟非常不容易,糧草供給線太長。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諸葛亮求的是速戰速決,急于建功,而司馬懿此時是以靜制動,他的堅守不出不是怯弱,而是看準了諸葛亮的兵力不能長久的弱點,在蜀國執政階段,諸葛亮事必躬親,凡大小事都親自過問,司馬懿卻不一樣,選擇韬光養晦,以逸待勞,這司馬懿比諸葛亮年長兩歲,結果諸葛亮卻因勞累成疾,53歲就病逝在了五丈原,司馬懿呢,一口氣活到了72歲,還順勢篡奪了曹魏的政權,竊取了天下。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二是輸在平台上。夷陵之戰後,劉備病死在白帝城,托孤給諸葛亮,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勢正式形成,在這短時期内,三個國家是誰也奈何不了誰,三國中蜀漢實力最弱,偏安一隅,最終先亡的必然是蜀漢,但是曆來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不過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盟友相助,二是以奇兵取勝,比如曹操大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可這兩個條件諸葛亮一個都沒有。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此時三國鼎立局面已成,孫權樂于坐觀成敗,是不會出手援助蜀漢的,而諸葛亮生平謹慎,從不涉險,魏延子午谷奇謀不敢采納就是最好的說明,諸葛亮想打仗建功,但是沒錢,沒兵,沒将,蜀漢本身地狹人稀,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十年的儲備耗損一空,他隻身逃回白帝城,損兵折将無數,諸葛亮是接手的一個爛攤子。好在他勤儉持家,兢兢業業,穩定了大局,自守有餘,對外出兵就捉襟見肘了,糧草供應不繼,蜀中大将相繼凋亡,到最後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有一個魏延卻心存猜忌。

司馬懿為何能勝過諸葛亮,結束三分天下的混亂局面?有兩個原因

而司馬懿所在的曹魏,坐擁北方半壁江山,兵馬錢糧源源不斷的供給,人才輩出,老一輩的有張郃徐晃,而後郭淮,王雙,後來的鐘會和鄧艾,後備力量充足。是以諸葛亮北伐是注定失敗的,司馬懿最終取代了曹魏,成為三國最大的赢家,也是時代的必然。

三國曆史中,司馬懿不是個人能力最強的,但卻是勢力最強大的,他暗藏韬晦,潛龍隐忍,熬死了所有的枭雄和人傑,暗中積蓄力量,這無形的力量才是最可怕的,十年磨一劍,一劍安天下,冢虎之名當之無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