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作者:虎媽潘潘

不少媽媽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懶媽勤快兒”,在大多數傳統育兒方式的媽媽看來,這樣的育兒方式會讓媽媽産生這樣的擔憂:孩子能養得好嗎?孩子将來能成才嗎?作為媽媽有責任、有義務将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給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最細膩的呵護,但如果以事事包辦的方式養出來的孩子勢必會出現很多的壞習慣,事實上媽媽的“懶”有的時候也是孩子的一種運氣,孩子将來的成長為給家長們帶來影響不到的驚喜!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為各位寶媽細細道來。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首先和大家說說“懶”媽媽和“勤”媽媽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我們先來說一說“勤”媽媽,這種媽媽是現實生活中占大多數。孩子出生後,媽媽給與了孩子所有的關心很疼愛,孩子餓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食物,等到孩子長大了,媽媽依舊以孩子為中心,懼怕孩子磕着碰着,所有的事情都搶在孩子之前做好,幫着孩子擺平任何事情,幫助孩子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孩子和媽媽的感情雖然親密,但是卻喪失了孩子獨立的能力,無形中也培養出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對孩子将來的成長極為不利。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我們再來說說“懶”媽媽,這種媽媽一般喜歡将一些事情丢給孩子來做,比如家長的碗筷不想洗,就讓孩子去洗,孩子房間不想整理了,就甩給孩子來整理,家長不想做家務了,就推給孩子來掃地和拖地,這樣的媽媽可不是真的“懶”,這種“懶”蘊含着一種智慧,這會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為家長分擔,學會當一個“小大人”擔起責任,孩子長大後也會變得勤快又懂事,也會很好的和人相處,收獲友誼和愛情。

有的時候,“懶”不能簡單地定義為貶義詞,“懶”也可以是一種育兒的智慧,隻要媽媽“懶”的方式選擇正确,對孩子的成長會産生積極的影響。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家庭瑣事,懶得多做

在家庭生活中有大大小小做不完的雜事和瑣事,一些媽媽給孩子一個機會,讓孩子嘗試做家庭的一些瑣事,就像整理房間、掃地、洗碗等小事。然而孩子做事卻沒有媽媽那樣幹淨利索,有的時候甚至毛手毛腳,把小事搞砸,一些媽媽甚至看着慢吞吞做家務的孩子就會非常着急,索性自己來做,漸漸媽媽做的瑣事越來越多,身心也會越來越疲憊。想要孩子有所改變,媽媽在一些小的瑣事上适當地“懶”一下,同時媽媽對孩子要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支援,多一份鼓勵,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好這些事情。孩子在做瑣事的過程中,能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還能鍛煉孩子的心性,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孩子學習,懶得唠叨

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最讨厭的類型就是媽媽在旁邊碎碎念,今天在學校都學到了什麼?今天的國文課文背完了沒有?作業完成了沒有?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了所有的作業,孩子終于可以看自己喜歡的卡通片了,然而媽媽又在一旁唠叨,預習新的課文沒有?明天的文具都準備好了沒有?書包收拾沒有?當孩子正滿心歡喜地準備看卡通片的心情就被媽媽的唠叨打算,瞬間變得索然無味,媽媽這樣的唠叨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甚至會産生逆反的情緒,是以聰明的媽媽在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上,重要的問題隻會重複一遍,和孩子約定過的事情靠孩子自覺完成,不自覺的時候,媽媽在旁邊點一下即可,懶得去唠叨,相信孩子在媽媽的監督下一定可以變得非常優秀和自律。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孩子成長,懶得焦躁

孩子出生以後,不少的媽媽就開始為孩子鋪路,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落後,給孩子安排了很多的學習輔導班,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媽媽就會顯得非常的焦躁,害怕學習成績影響孩子的發展,有的時候就是媽媽們的過度焦躁然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對于孩子來說,孩子最好的成長狀态就是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陪伴,放下心中的焦躁,相信孩子會為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努力奮鬥,将來成為一個出色的人。

做個“懶媽媽”,尤其是這些方面,可以養出優秀好孩子

有的時候媽媽适當地“懶”一點,對于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好處,這幾種“懶”大家都學會了嗎

圖檔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