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古往今來,無論多麼厲害的軍隊都有遭受失敗的時候,但有的軍隊因為一場失敗而變得一蹶不振,有的軍隊卻能成功吸取教訓再創輝煌。

曾經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我軍殲滅的74師,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例子。而他們重建的第一仗就讓中野6個縱隊損失近萬人,那麼74師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我們所說的整編74師,由原來的國民革命軍第74軍改編而成,不過雖然由軍改成師,但兵力并未減少,共有三萬人。這支部隊是國軍五大主力部隊之首,是蔣介石手中王牌中的王牌。不但曆史悠久,而且戰績輝煌,抗日戰争中的每一場戰役中都能見到74師的影子。這支軍隊曾多次挫敗日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師”。

74軍創立之際,正是全面抗戰剛開始的時候,74軍甚至都沒來得及舉辦建軍典禮,王耀武帶領的51師就奔赴淞滬戰場。淞滬會戰勝利後,74軍來不及就馬不停地去參加南京保衛戰,多次擊退日軍,并安全撤退。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經過補充後,74軍再次投入徐州會戰、蘭封會戰的戰場,在蘭封會戰中重創了日軍第14師。1936年發動萬家嶺戰役,雖然殲滅了日軍第106師,但自己也遭受巨大損失。

1939年,51師的師長王耀武被升為軍長,成為74軍第二任軍長。之後參加的上高戰役,擊斃日軍多名軍官以及日軍一萬五千餘人,這是抗戰以來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全面勝利,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從此74軍打出了抗日鐵軍的稱号,還被授予軍隊最高獎勵飛虎旗,軍長王耀武更是被授予軍隊最高勳章。

74師的戰鬥力如此強悍,自然受到了蔣介石的偏愛。蔣介石給他們發了最新的美式裝備和蘇式裝備,有7000多支步槍,3000多支沖鋒槍,2000多支輕機槍,100多挺重機槍,此外還有迫擊炮、山炮、榴彈炮、戰防炮、火箭筒,以及300輛機動車、1000多匹騾馬。74軍搖身變成國民黨最精良的軍隊,蔣介石也将它視為最大的殺手锏。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1946年抗日戰争結束後,74軍被改編為整編74師,師長由張靈甫擔任,駐守在南京,負責保護南京的安全。

1947年的解放戰争中,國民黨軍改變戰争政策,整合45萬人重點攻擊陝北和山東地區,其中以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為主力。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張靈甫此人心狠手辣,而且十分狂妄,他自恃74師有精良的美式武器,不是解放軍能比的,是以攻勢極其迅猛,使華東野戰軍造成嚴重打擊,損失近萬人。在國民黨發動攻擊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華東野戰軍一直在尋找戰機,粟裕為保住主力下令北撤山東,并與山東解放軍合并為華中野戰軍。

蔣介石以為對方撤退是因為沒有能力決戰了,于是下令乘勝追擊,由74師充當急先鋒,對華中野戰軍展開密集攻勢并逐漸将其包圍。當時張靈甫自恃功高,和部下沖突很深,國民黨内部正在分裂,而這正是粟裕苦苦等待的戰機。尋到缺口後,華中野戰軍立即突圍,最終結局逆轉,74師在孟良崮地區反被包圍。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得知這個消息後,蔣介石十分吃驚,但他并不擔心,他相信以74師的戰力,哪怕被包圍也能自保,等待附近的部隊前來支援。

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雖然74師在裝備上占有絕對優勢,但卻敵不過粟裕制定的周密計劃,他選擇将74師圍困,導緻他們精良的武器發揮不出作用。再加上擔心援軍會來,是以粟裕決定速戰速決,調集27萬大軍,血戰三天後将74師全殲。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74師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抗戰期間它擔得起“天下第一師”的稱号。那個時期士兵雖然生活很苦,而且大多數都不是自願加入的,但每逢與日軍對戰,都能極大地激起他們心中的家國仇恨和愛國熱情,進而支撐他們與敵苦戰,甯死不屈。

但在内戰期間,74師的底層士兵不懂那些政黨計謀,他們隻知道他們和對面的解放軍同為中國人,雙方之間并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曾經那種“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精神已經不複存在,他們不願為内戰做無謂的犧牲,這也是導緻74師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這支隊伍被殲滅,讓蔣介石十分憤怒,他也很不甘心,于是沒過多久就下令重新整編74師。其實準确地說,74師并沒有完全被殲滅,當時還有三個新兵團和一個榴彈炮營沒有上場,此次重組的74師就是以他們為主力。

之後在此基礎上,又整合了一些傷愈官兵、被放的俘虜和外調的兵力。這支部隊的師長是邱維達,同樣是國民黨中裝備最精良、士兵素質最優秀的部隊,且這支隊伍充滿了複仇的氣息,其實力依然不容小觑。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1948年,中原野戰軍剛從大别山走出來,急需打一場勝仗來鼓舞士氣,于是,駐紮在安徽阜陽的74師就成為中原野戰軍的攻擊目标。當時的74師剛剛重建,而且守城的隻有58旅,加起來還不到9000人,中原野戰軍認為他們的戰鬥力應該不會太強,于是調集5個縱隊發起進攻。

可是沒有想到,我軍的動向被國軍察覺,對方連夜修建防禦工事,展開激烈反抗。對方全副武裝美械,裝備比我軍強太多,再加上地方将領打着“為張靈甫報仇”的旗号,令下面的士兵熱血沸騰,對我軍充滿仇恨,打得更加激烈。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之前的東關之戰已經讓中原野戰軍遭受不少損失,就連長官都身受重傷。經過6天的激戰,我軍久攻不下,而對面的58旅卻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眼看着對方的援軍就要到來,為了防止被包圍,我軍隻好放棄攻打阜陽的計劃,連夜撤退。

後來經過統計,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損失慘重,對方一個旅就消滅了我軍将近一萬人。

74師重建後第一仗,中野6個縱隊傷亡近萬人,沒打過74師一個旅

曾經戰績輝煌的74師雖然失敗了,但卻并沒有被曆史塵封。他們吸收了之前的教訓,重振精神,以嶄新的面容再次闖進人們的視野。沒有永遠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曾經的手下敗将轉眼間成為了我軍強大的阻力,74師的成功反擊值得讓人深思。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