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起至1945年9月2日,這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是改變中華民族曆史命運的一場戰争,是我中華兒女一幕幕殊死抵抗的苦難史,更是東方之雄獅從沉睡中覺醒的時刻。
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我國開始追讨那些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元兇巨惡,他們中間有的被投進監獄,有的被處死以此告慰遇難同胞,但在追讨這些沾滿我中華鮮血之手的戰犯過程中,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卻心懷鬼胎,全然不顧國恥民憤,竟執意為侵華最高長官岡村甯次為首的甲級戰犯開脫罪行。
在蔣介石數次刻意保護岡村甯次的情況下,這位手上沾滿國人鮮血十惡不赦的甲級戰犯,最終還是被蔣介石等人法外開恩、無罪釋放,那麼蔣介石為何要數次保護岡村甯次?為何又不顧國恥民憤的釋放他?這其中緣由究竟為何?

判決其無罪的主要是以何應欽為首的軍方要員,尤其是湯恩伯将軍強硬主張的作用。
“除對中國政府蔣總統、國防部各位将軍的好意永志不忘外,并願獻身日華友好,以酬夙願。”
這段記錄于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甯次晚年回憶錄中的三行兩語,是在其安度晚年時,對于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動派釋放自己之後最真摯誠懇的感謝。
這位曾經一手謀劃九一八事變,挑起一二八事件,制造了僅次于南京大屠殺的廠窯慘案的元兇,視國人生命如草芥,手上沾滿鮮血的甲級戰犯岡村甯次,終于還是在1949年1月26日被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并無違反戰争法及國際公法為由而無罪釋放,而中國法庭之是以能夠如此,更大的一部分原因皆是因它幕後操控的黑手。
1945年8月15日,在我中華民族同胞齊心協力,經過艱苦卓絕抵禦外族入侵的14年後,日本天皇終于還是通過廣播《終戰诏書》,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宣讀無條件投降诏書。
在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動派政府妄圖在美國武力援助之下壟斷日本投降的權利,在當時我黨拒絕蔣介石原地駐防待命的指令後,蔣介石企圖利用日本最高指揮官岡村甯次手下的百萬日軍,将我軍人員拒于敵占區之外,如此一來便能将日軍所有的武器裝備悉數的收入私囊。
蔣介石這樣做除了将軍備物資擴大之外,更深的一層用意就是要在發動内戰之時,借用這百萬大軍剿滅我黨。
而彼時已然淪為戰犯的岡村甯次在接到蔣介石隻準投降國民政府的消息後,極為明白蔣介石“良苦用心”的岡村甯次表示謹遵指令,随即立刻複電:與國民政府緊密結合一體,斷然對付中共。
這時候的蔣介石在獲知岡村甯次的回複之後,則是向自己的一衆國民政要手下交代:延安方面若有抗日、侮日之行為,則斷然必做處罰之。
從蔣介石以上種種行為來看,無不令人憎惡,除了指令我軍不能接受受降的日軍之外,更是規定我軍還要對這些投降的日軍禮遇有佳,如若不從還要受到嚴厲的處罰。
而更讓人所憎惡的是,他想要妄圖重新開機那些在我中華大地燒殺掠奪的侵略者來“圍剿”我軍的想法,而這支軍隊在後來也就是所謂蔣介石的“影子部隊”,此軍隊的最高首領便是蔣介石任命的岡村甯次,這就是蔣介石數次要幫助岡村甯次的主要原因。
岡村甯次作為曾經侵華日軍的最高統領,無論他的才華還是他在日軍中的威望,在蔣介石看來能夠救下此人,則是能夠讓自己在與我黨對戰之時多一層勝算。
1945年8月27日,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冷欣,奉蔣介石與親日派何應欽之命,飛赴南京為受降做準備,而當冷欣與日軍最高司令長官岡村甯次接洽之時,這位沾滿我中華兒女之鮮血的甲級戰犯,竟然數次露骨的建議:願以120萬在華的日軍部隊,幫助“蔣大總統”攻打我黨部隊。
但在之後,因美國人以及其他因素,蔣介石才未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動用這數百萬日寇大軍來“剿滅”我黨,或許在蔣介石眼中,這些欺我國人、辱我百姓的侵略者們才是他最應該親近之人,那些讓他恨之入骨的黨派與華夏兒女在他眼中隻是一衆的敵人罷了,而先前岡村甯次那番露骨之言論,在蔣介石的眼裡則是值得嘉獎之言。
而為了鼓勵岡村甯次效命于自己,蔣介石在同月的31日還特地托自己的親信部下邵毓麟親自見面轉達自己對岡村甯次的承諾:準其以其牢績贖罪,免以戰犯懲處之。
除此之外,更是承諾了岡村甯次在移交全部裝備及占據的城鎮之後,對那些“擾亂治安”的行為,日軍可以“武力自衛”,作為交換,将不以戰犯論處。
對此,甲級戰犯岡村甯次則欣喜地表示:我必将全力遵守“蔣委員長”訓令,勢必不會辜負“蔣委員長”期望。
1945年9月9日,日本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身為國民政府陸軍司令的和何應欽代表中國接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投降,然而這場接受投降的儀式,在任何時候看都是一場恥辱。
根據國際條例規定,作為戰勝國無需向戰敗國回禮,但彼時與岡村甯次身為師生關系的何應欽,在接受岡村甯次簽字的投降書時,不僅起身前傾,雙手接過岡村甯次的受降書,而且在整個受降的過程中還表現得格外親昵,仿佛受降的不是一個戰敗國而是一個友好國。
在岡村甯次簽字受降之後僅隔11天,1945年9月20日,當時正值中秋佳節,國民黨政府竟然還特地派人前往日軍戰犯營送去月餅。
而随着日軍正式投降之後,國内人民呼籲懲處日本戰犯的聲音愈發高漲,1945年11月,我黨開了一份兩萬人的戰犯名單,其中身為第一号戰犯的岡村甯次赫然在列,但蔣介石卻嚴令禁止宣傳這份名單。
12月18日,蔣介石飛抵南京,正式接見他眼中的“親近之人”岡村甯次,并且噓寒問暖地詢問他是否身體如故,倘若生活有不足之處盡管提出不必客氣,而蔣介石的這番言論,更是讓岡村甯次倍感溫暖之意,稱贊蔣介石始終面帶微笑、和藹近人。
而早先有所顧忌的蔣介石,在此刻卻是毅然地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韪替岡村甯次脫罪,群眾的義憤填膺他不顧,我黨的正義呼聲他不顧,成百上千萬遇難的英靈告慰他不顧,國土淪陷被欺辱踐踏的國之尊嚴他不顧。
彼時的蔣介石,俨然忘記了早年間他在自己日記中憤然寫下的那句“今日南京之恥,他日必雪恥之”的滔天誓言,在他的眼裡隻有“剿滅赤匪”,隻有鞏固自己大獨裁者的權利,為了握緊自己手中無上的權利,他不惜與人民為敵、與正義為敵、與良心為敵。
1945年9月12日到1948年3月底,岡村甯次先後以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和聯絡班長等名義,被蔣介石政府軟禁保護在南京,除了日常協助遣返日軍、日僑歸國之外,他還充當起了國民黨軍事當局的秘密軍事顧問。
1948年3月底,他被押往上海候審,8月中旬被正式送進上海戰犯監獄,但不久之後就被蔣介石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将他監視安置在其他秘密之處居住。
而岡村甯次在秘密之處居住時,其彼時的學生何應欽還特地前往他的住所告訴他:委員長曾叮囑,你之性命可保無恙,君下可無需擔心。
1946年1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要求讓岡村甯次回國出庭做證,但國民政府以其工作未曾完成為由,阻止讓其出席法庭。
之後,岡村甯次被法庭列為戰犯,蔣介石等人為了不讓其傳回日本受到審判,于是決定推遲讓其歸國時間,等待時機緩和。
可蔣介石心裡期盼的這種時機緩和,還是在日複一日國民不滿的情緒輿論中爆發了,我黨也接連的在各大報紙上揭露頭号戰犯岡村甯次的罪行,要求蔣介石從重、從速解決。
但國民政府則是簡單的走了個過場,而早先曾數次要求蔣介石移交岡村甯次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還是被蔣介石用最強硬的語氣拒絕了,而這時候的岡村甯次則是在一處秘密之地修養身體。
1947年4月份,遠東國際法庭的戰犯審理工作未曾結束,但中國方面的戰犯審理工作已接近尾聲,為了平息國内輿論,國民政府還是讓岡村甯次再次到法庭上走了一遭,而這次則和之前般如出一轍,均都以岡村甯次身體為由拖延時間。
1949年1月26日,随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理工作結束,中國方面也對岡村甯次“依法宣判無罪”,震驚世界的判決結果就這樣出現了,而這個結果也是令彼時的岡村甯次未曾想到的。
雖然自己時刻謹記着何應欽先前對自己說的那句“可保無恙”之言,但在他的眼裡卻未曾當真,他想過最壞的打算就是被判入獄七年的結果,對于這樣牢獄之災的結果,他還是大可以接受的,但國民政府為其所做的種種“無罪開釋”,着實的讓這位手上沾滿鮮血的侵略者感激不盡。
而在我黨獲知此消息之後,立即要求南京國民政府重新逮捕岡村甯次,并将其交給我黨人員制裁。
而在之後和談中接手蔣介石爛攤子的李宗仁,也下指令讓其手下将其逮捕,但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的湯恩伯,還是在得知蔣介石密令之下拒不執行,反而将其秘密地送往了日本。
至此,這位曾經在我中華大地犯下累累罪行的岡村甯次,徹底逃脫了人民與正義的審判。
從九一八事變到南京大屠殺,從國破山河在到城春草木深,從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到戰争全面勝利,蔣介石在對日軍戰犯身上所做的種種行為,無不為我中華兒女前仆後繼付出的鮮血所蒙羞。
身為一國之領袖,卻為一個曾經傷害自己國家與民族之人所開罪,為一個犯下累累血債的戰争販子數次斡旋開脫,蔣介石與其政府人員所做的種種,這是何等的可笑、可歎與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