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中統特務實錄》一書,作者原創,保證不涉政治,不低俗,反對轉載,違者必究。
十年前,餘則成的形象一度深入人心,風靡一時。如今,十年過去了,《潛伏》依舊有着很大基數的鐵杆粉絲。一般認為,餘則成的原型是周鎬,曾擔任軍統機構南京地區的最高負責人,并擁有國民黨的少将軍銜。據史料記載,1937年南京地區宣告淪陷。日僞當局對國民黨地下力量進行了大幅度的破壞:中統幾乎喪失所有地下組織,軍統的地下組織則多次被摧毀、多次被重建。周鎬就是在重建地下組織的時候,建立了功勳,同日僞當局周旋,擷取了大量情報,最終被封為南京站的站長。

抗戰結束後,周鎬莫名其妙被國民黨當局投入了大牢,理由是A錢。這讓周鎬哭笑不得:在淪陷區活動冒着殺頭風險抗日,到頭來換來個A錢嫌疑。不過周鎬沒多想,隻道将來會沉冤得雪,畢竟清者自清。直到一年後,戴笠死後,周鎬才被放出來,并且知道自己入獄的内情:抗戰期間,戴笠暗地裡和日僞政府聯系,這些内幕,不能讓公衆知道。是以抗戰勝利後,就是滅口的時候。幸好戴笠死了,否則周鎬永遠沒有出獄的機會。
這一事件颠覆了周鎬的世界觀。讓他對國民黨失望透頂,同時也意識到:一個這樣的荒唐政黨,永遠不可能獲得人心。于是,周鎬将希望寄托在了延安方面,并輾轉和延安方面取得了聯系,成為了一名地下黨員。起初,在内戰中,國民黨方面由于擁有大城市,加之接收了大量日本留下的戰利品,是以在戰争中具備主動權。這時候,周鎬的主要工作是為延安方面搜集國民黨方面的兵力配置、部署和作戰計劃。由于周鎬是軍統少将,是以他所獲得的情報,要比其他地下人員有價值的多。
1948年左右,戰争局勢發生了逆轉。明眼人都知道,國民黨政權敗亡已成定局。這時期,周鎬的工作發生了轉變:周鎬認為,此時國民黨政權所擁有的武裝,雜牌軍占很大比重,如果能策反雜牌軍,無異于削弱國民黨的力量,可以讓解放軍減少很大傷亡。周鎬的想法得到了上級的認同,于是周鎬考慮勸降暫編二十五師師長孫良成。
孫良成此人有嚴重的軍閥習氣:起初孫良成是馮玉祥的舊部,後來轉投蔣介石。抗戰期間見日本人勢力大,又轉投汪僞,之後又重歸蔣介石門下。是以孫良成被國民黨方面所輕視。周鎬認為,此時孫良成已經和國民黨離心離德,于是策反孫良成。孫良成起初猶豫不決,直到自己深陷解放軍大軍重重包圍,這才投降。
孫良成投降後,表示自己和八兵團司令劉汝明有很深淵源,于是表示自己能策反此人。于是周鎬在孫良成的引薦下,會見了劉汝明。哪料到劉汝明雖然不滿蔣介石對自己的打壓,但還是忠于國民黨政府,加之妻兒老小都在南京,此外,當劉汝明聽說周鎬以前是軍統少将的時候,又擔心這是老蔣在“釣魚”,于是劉汝明将孫良成和周鎬一并扣押,而後移送南京。蔣介石了解到周鎬對自己大業的“破壞”後,怒不可遏,于是指令處決周鎬,此時已經是1949年的1月,距離南京解放,僅差三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