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大家好,我是文文爸!

相信每個新手爸媽都被孩子墜床“吓掉過魂”,看到寶寶從床上摔下來後,倒在地上哇哇大哭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女兒1歲多時,睡着睡着就從床上掉下來後,老婆聞聲趕過去,趕緊抱起女兒進行安撫。等女兒停止哭聲後,再檢查是否有受傷,沒明顯傷口也就萬事大吉了。

殊不知,這樣的處理辦法卻暗藏危險。

01

隔壁鄰居家的1歲多的兒子,前段時間就從自家床上掉下來了,後腦勺先着地。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起初,除了哭鬧,孩子并沒有特别的異常,頭上也沒有任何明顯的傷口與出血,鄰居也沒有格外注意,畢竟,哪個孩子沒有摔過呢。

但過了幾個小時後,孩子就開始出現嘔吐現象,臉色也非常地慘白,鄰居才趕緊送去醫院,經過相關檢查,發現腦部硬膜外有出血現象,需要及時手術。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好在通過醫生及時的開顱手術,孩子才得以保住性命。可見,對于低齡孩子來說,墜床是非常危險且可能有生命危險的。

究其原因,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中,頭部比較重,占比也比較大,并且非常地脆弱。

當孩子墜床後,父母要謹防孩子出現腦震蕩、鎖骨骨折的狀況。是以,當孩子以一種“頭着地”的方式墜床時,父母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

02

在給女兒做兒保時,就遇到了一個因為墜床來就診的孩子。文文爸當即就咨詢了醫生,關于孩子墜床後該怎麼應對。這次親聞鄰居家兒子墜床受傷了,決定分享幾點幹貨給大家:

這樣給孩子排查傷情

當孩子墜床後,父母該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趕緊抱起孩子,而是先站在旁邊觀察“孩子有沒有事”,并依次從“頭頸部——鎖骨——軀幹——四肢”的順序給孩子排查。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先看頭頸部有不有受傷,注意觀察其頭部是否有淤傷、腫塊;

·檢視鎖骨位置是否有鼓包,在墜床過程中,鎖骨位置很容易骨折,同時也容易被父母忽略,畢竟即使受傷了,也不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

·皮膚是否有外傷,比如出現了擦傷、刮傷,甚至血流不止。

·看手、胳膊、腿是否能夠自由活動,如果手、胳膊、四肢等部位出現了損傷,請用木闆固定,以免減少二次傷害,并立即送醫救治。

分情況,正确應對孩子墜床

如果床的高度較低,孩子墜床後,意識清醒,臉色正常,哭幾分鐘後又跑去玩了。這種情況多數都沒什麼問題,家長可以第一時間一側托住孩子的頭部,一側擡起小PP,輕聲安撫,并在家觀察24-48小時。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如果寶寶頭上出現了腫包,可以馬上冷敷20分鐘,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和腫脹。通常這種腫脹或者流血的情況,很少會傷及大腦,媽媽不用過于緊張。

如果寶寶墜床後,失去了知覺、流血嚴重、嗜睡、持續頭痛、嘔吐等異常狀況時,說明寶寶有可能摔到頭部了。

這時,媽媽應該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同時不要挪動孩子,以免在挪動過程中,孩子的頭部或者脊椎受到二次傷害。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如果孩子墜床後,造成了很大的傷口,同時出血嚴重。此時,媽媽可以用幹淨的紗布按壓傷口幾分鐘,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據相關資料統計,在所有兒童傷害病例中,跌倒和墜床是占比最多的傷害類型,是以,父母要格外注意。

03

當然,作為父母,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有墜床的經曆,但百密難有一疏,明明已經很注意了,可孩子孩子墜床了。此時,就需要父母及時做好預防工作,盡可能地降低孩子墜床的機率。

将孩子放在合适的嬰兒床内,確定安全

大多數孩子發生墜床時,幾乎都是在睡覺時,是以,媽媽應該将孩子放置在合适的嬰兒床内,并確定嬰兒床是安全的。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如果床邊有圍欄,要随時注意圍欄是否牢固、圍欄與床的間距是否小于6厘米,不然孩子的頭或者胳膊很容易卡在床欄之間,引發危險。

同時床圍欄的高度,要盡可能地高于孩子站立時胸部的高度,以免“熊孩子”鬧騰,在床上蹦跤時翻越床欄摔落。

最後,孩子的嬰兒床一定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切忌靠近窗戶或者家具,以免孩子借助家具或者窗戶從嬰兒床中爬出來。

在床的四周鋪上軟地墊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嬰兒床周圍,鋪上柔軟的海綿墊或者厚毛毯、枕頭之類的,萬一孩子掉下來,還可以幫助緩沖一下。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直接将孩子放在更低的平面上

為了減少女兒墜床的經曆,在墜床一次之後,文文爸就直接将熟睡的女兒放在家裡的地墊上睡,同時周圍有人看着。

孩子坐嬰兒車時,記得系上安全帶

無論是帶孩子出門孩子在家坐嬰兒車時,媽媽都要記得給孩子系上安全帶,以免發生意外,造成傷害。

孩子墜床後,媽媽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馬抱起”,正确做法要記住

總之,孩子4歲前,由于頭部和頸部肌肉的控制與協調能力不強,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磕破,出現淤青、腫包等問題。一般來說,隻要得到及時的醫治,大部分受傷的情況都能得到有效治療,不會造成長期的損害。

但更重要的還是,盡可能地做好安全防護、并記住急救措施,減少寶寶墜床或者墜床後的傷害。

聲明:圖檔來源網絡,與本文内容無關,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