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起,十年間,聾啞、罕見病(SMA)等特殊兒童群體的笑臉陸續被“天使的微笑”兒童公益攝影展定格。日前,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劉岩文藝專項基金發起主辦的第八屆“天使的微笑“兒童公益攝影展在北京金杜藝術中心開幕,這一次,鏡頭聚焦于被稱為“星寶”的自閉症小朋友們的笑臉。

“天使的微笑“兒童公益攝影展旨在為特殊兒童提供藝術教育,傳遞愛與溫暖。2021年,在著名舞蹈家、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劉岩的帶領下,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2018級舞蹈科學方向學生為北京小雨滴兒童行為矯正中心定制了為期3個月的舞蹈課。
青年攝影師孫珂用鏡頭記錄着孩子們的故事。“要拍攝自閉症兒童,其實很困難。”孫珂坦言。此前,他有過拍攝聾啞、SMA小朋友的經曆,但這次的挑戰在于,自閉症的孩子們往往症結并不外露,他們在内心深處建構起自我的世界,外人極難融入。開始拍攝前,孫珂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查閱了很多關于自閉症的影像資料。“這些小朋友大多被報道描述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那究竟是怎樣的另一個世界,我永遠不會知道,但我似乎又能感受到什麼。”就在模棱兩可、舉步維艱的時刻,孫珂于一次外出中偶遇了一對父子。“直覺告訴我,這個男孩患有自閉症。”孫珂想起了那些影像中的孩子們,“男孩的眼睛無比清澈,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甚至連嬰兒也沒有的清澈,那一瞬間,我仿佛走進了他們的世界。”
找到方向後,孫珂最終為攝影展提供了41張照片,據項目負責人尚思喬介紹,攝影展篩選出18張攝影作品,以4個重點人物來進行劃分與展示,此外另有7張孩子們在一起的合影。策展團隊概括了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點:“小飛行員”自由翺翔,“小保镖”深愛媽媽,“小悟空”活潑可愛,“小軍官”性格堅毅。在用照片展現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展簽和攝影師手記書寫着更多動人的小故事。比如,孫珂這樣描述“小軍官”:“他精力充沛并嚴于律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小軍官每天都會認真完成老師指定的教學計劃,雖然他一天隻能走一小步,但他就像軍人一樣堅定又勇敢,不厭煩也不怕累。”他能主動熱情地拉住老師的手,也會拍拍唯一一把椅子,請老師先坐,這些簡單的小動作,都是他“通過很久的努力而收獲的傲人成果。”
本次攝影展還開辟了一個繪畫空間,在BOE(京東方)“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圓夢計劃”活動和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的支援下,自閉症的孩子們拿起畫筆描繪夢想。這些作品大多色彩斑斓、構思奇妙,主辦方期待借此呼籲更多人放下偏見,共創多元包容的世界。
策劃馬莉媛介紹,根據金杜中心空間純白空間特點,這次展覽以極簡方式展現,去繁存簡,通過室内外光線的結合,重點突出孩子們清澈純淨的心靈。
本次攝影展将持續至12月16日。劉岩同時表示,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公益之路還将繼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