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媽媽,每次看到君君出場,我都心疼,真想隔着螢幕抱抱她。
君君這個年紀,本該純真爛漫,可她身上有着跟年齡不符的成熟、懂事、乖巧,造成她這種性格的原因,是爸爸李先生和媽媽錢小梅的失敗婚姻。
兩個大人離婚後,君君跟了媽媽,小姑娘表面上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實際上她得到的愛極有限,每天陪伴她的隻有保姆秋豔。
偏偏秋豔是個粗犷的性格,她并不像麗芳那麼敬業,也不像玉芬那麼疼孩子,她有時間就看手機,對于君君的日常照顧,她是得過且過,能糊弄就糊弄。

李先生手術出院後,君君來看望爸爸,晚上睡覺的時候,當大人問她和誰睡的時候,君君不知如何回答,就那麼安靜地坐着。
明明自幼生活在這裡,可如今卻像個客人,爸爸雖疼他,可不親昵,哥哥雖是親的,可平時不在一起,她才7歲,讓她選擇和誰睡,真是難為她了。
夜裡,她睡前偷偷哭了一會兒,她想保姆秋豔,并非秋豔對她多好,而是她隻能依賴秋豔,因為錢小梅忙碌得無暇顧及她。
她還這麼小,就已經嘗到了生活的辛酸,她什麼都有,她又什麼都沒有,這樣的寶寶你們心疼不?
長期處在缺愛的環境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君君就是纖瘦的、怯弱的、安靜的、不自在的,遇到任何事情她首先都在考慮别人的感受,即使面對最親的爸爸,她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第165章,簡衣這樣寫道:
……隻聽外面傳來垚垚的聲音:‘爸爸,你帶我和君君出去玩一天吧?’
李先生有點意外地問道:‘我不是經常帶你出去嗎?’
垚垚小聲說:‘君君也想讓你帶她出去玩。’
李先生吃驚地問道:‘我剛才還和她打電話了,她沒有說呀。’
垚垚又說道:‘她不敢和你說。’
爸爸還是那個爸爸,可是離婚了,有了新太太和新女兒,是以君君就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乖,引起爸爸的反感和不愛。
君君明白爸爸有很多孩子,爸爸可以選擇愛誰,可她沒有選擇,是以不敢撒嬌、不敢耍賴、不敢任性,靠着一份懂事來吸引爸爸的目光,進而分得一點愛。
國慶節,君君回到爸爸這邊,晚上麗芳帶着她睡,作者簡衣這樣描寫:
麗芳說:“君君,你也快躺下睡覺吧,阿姨洗澡去啦。”
說完就去了衛生間,麗芳洗完澡出來的時候,君君還沒睡着,坐在床頭睜着眼睛。
麗芳問:“你為什麼還不肯睡?”
君君說:“我等你一起。”……
看到這裡我覺得君君很貼心,感覺暖心的同時,又認為君君有些讨好麗芳的感覺,會不會是怕自己不被愛呢?……
等麗芳做好早餐,去三樓看瑩瑩的時候,君君已經起床了,自己洗漱好了,連頭發都自己紮了兩個辮子。不過紮得不好,有點亂有點毛躁。
就連大人,遇到節假日也會賴床,可是君君卻早早起床,并非她沒有惰性,而是在這裡待得不自在,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她不想給别人添麻煩。
遇事替别人想是好事,可是什麼事都替别人想,那得多累啊!
懂事的孩子心裡都住着委屈、藏着心事,君君也不例外。
大人誰離開誰都能活,可孩子卻因離婚受到傷害,如果任由事情發展下去,君君以後難免會像一般單親家庭的孩子那樣敏感、脆弱、自卑……
好在李先生意識到了君君性格的問題,打算以後讓君君在這邊過周末和假日,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李先生的這個決定,讓我替君君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擔心她長偏了。
有句話說:好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愈。
我希望君君能有個好的童年,希望雙方的大人們都能善待君君,讓這個可愛、漂亮的小姑娘身心永遠健康下去!
這也是你們的想法吧?友友們!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