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富貴:一家在上海開了140年的徽菜老字号

作者:廖昊
大富貴:一家在上海開了140年的徽菜老字号

今年熱播的電影《覺醒年代》中,有這麼一幕:績溪商人汪孟鄒給剛從日本回到上海的陳仲甫接風,做了一桌徽菜,正中炖着的是徽州績溪特色一品鍋(胡氏一品鍋),還有荷葉黃牛蹄。這個小小的細節,折射出徽菜在當時的上海非常盛行。

近日,黃山日報、黃山廣電台記者走訪上海曆史最悠久的中華老字号徽幫菜館——大富貴酒樓。該酒樓建立于1881年,與徽州淵源很深,曆經140年風雨滄桑、數代人經營,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近50家門店的現代連鎖餐飲企業。

酒店内,就餐的賓客座無虛席。酒店外,購買徽州熏魚的市民排成長龍。11月12日,冬陽下,上海市黃浦區中華路1409号,“中華老字号”、建立于清代光緒七年、紅匾金字的大富貴酒樓生意紅火。

說起大富貴,不得不提老徽館;提老徽館,就不得不提上海的“績幫領袖”路文彬。

路文彬何許人也?了解徽菜的人一定不陌生。他曾在上海80家徽菜館中持有股份,其中就有大富貴(前身為丹鳳樓)。

路文彬是清代較早闖進上海的徽館名廚,上世紀二十年代被上海《申報》稱為“績幫領袖”。他在上海打拼數十年,為徽館業在上海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坎坷而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曆,被徽廚界廣為傳頌。

路文彬出生于績溪大石門,早年随父在蘇州徽面館當學徒,因“識事早,做事勤謹,最有規矩”,學得一手頂尖廚藝,後脫穎而出,馳騁蘇滬烹壇60餘年,直到75歲回鄉,為徽菜名揚上海立下功業。如今,路氏家庭已成為徽菜世家,幾經沉浮,始終不辍。現開辦于屯溪老街二馬路上的新蘇老徽館酒店是“安徽老字号”,總經理路任群是路文彬的第四代孫,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徽菜)代表性傳承人。為赓續徽菜大業,路任群的兒子路志謙、女兒路碧珍也繼承祖上衣缽,挑起振興徽菜的擔子。

采訪徽菜,還繞不開一個人,就是黃山市徽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徽菜史研究工作者、安徽烹饪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邵之惠。邵之惠從事徽文化研究40餘年,尤在徽菜研究領域成績卓著,有“中國徽菜田野調查第一人”之譽。邵之惠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他是原大富貴股東、徽菜大師邵仁卿之子。

邵之惠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上海先後有徽館220多家,在八大菜系中獨占鳌頭,鑄就了徽館的曆史輝煌。1953年後,徽館式微,絕大多數風光不再,唯績溪人邵運家(邵之惠的伯公)創于清光緒七年(1881)的大富貴酒樓(前身丹鳳樓)傳承至今,成為現今滬上曆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徽菜館老字号。

據民國年間《老上海》一書記載,在中國八大菜系中,徽菜最早進入上海。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中列舉滬地各幫主要菜館,數量最多的就是徽館,有18個,其次是甯波9個,廣東8個,揚州3個,天津2個,無錫2個,南京1個。20世紀30年代,徽州人在上海曾開創148家徽館并存的輝煌曆史。

采訪中,大富貴酒樓有限公司的劉立元書記給記者看了兩張老照片,一張是解放前大富貴最後一任堂倌(大堂經理)邵在文老人(2021年初去世),一張是大富貴最老員工、原主事财務的胡永耀老人。他們都是大富貴沉浮上海的見證者。

劉立元說,從丹鳳樓到大富貴,徽人邵之林(邵之惠族兄)的作用舉足輕重。邵之林1940年挽大富貴于危亡,與8名股東合力盤下原丹鳳樓所有資産,重新開業,并将丹鳳樓更名為大富貴,寓意“吉祥如意、榮華富貴”。自此,大富貴在邵之林主導下聞名滬上。1956年,邵之林深明大義,推動大富貴的公私合營,之後積極響應号召,率鴻運樓原班人馬赴太原開辦“上海飯店”。今年9月份,“上海飯店”在太原重新開業,雖叫上海飯店,卻為徽州績溪籍人員創立,為徽菜新傳承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立元介紹,多年來,大富貴秉承以誠立商、克勤克儉、敢為人先、審時度勢的徽商精神,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圖存發展。自2002年開設第二家分店後,保持每年開一家分店的節奏,2011年企業中央廚房建成後,發展進入快車道,至2021年10月底,已開設分店50家,網點拓展到上海11個城區,基本實作中心城區全覆寫。

大富貴總經理奚偉中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中國烹饪大師,同時也是“海派徽菜”第六代傳人。在他的帶領下,酒樓鎖定徽味做文章,重新開發老品牌“丹鳳樓”,主營海派徽菜、融合菜及創意菜品。酒店發展一年一個台階,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3.5億元,利潤總額3100萬元,上繳稅收1070萬元。2021年有望實作主營業務收入4.2億元。

談到徽菜的傳承、弘揚老字号品牌,奚偉中認為:“感恩績溪,感恩徽州,因為有徽州人的精神,才有了大富貴一直敢為人先的精神。徽菜在上海的傳承,要堅守傳統,而要更好地前行,必須要創新。比如,徽菜中經典的招牌菜臭鳜魚和歐洲的奶酪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适應現代人營養健康需求,我們嘗試半發酵,讓臭鳜魚上了桌面有味道,吃到嘴裡有感覺,進了肚子有營養。”

奚偉中說,徽州地區山水一流,食材一流,徽廚一流,大富貴與黃山、績溪的聯系将越來越緊密。在未來的發展中,既要發揚“徽駱駝”“績溪牛”精神,扛起振興徽菜的大旗,也要緊跟時代和年輕人的需求,在産品上創新,在文化上傳承,立足上海,走向長三角,輻射全國,重振徽館老字号雄風。

·程向陽 徐劍·

本文圖檔由劉立元提供

【來源:黃山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