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山來的姑娘

黃山來的姑娘,成了我生命中的妻子,成了我風雨人生路上的伴侶。

黃山來的姑娘

還在念書時,不經意地浏覽地圖冊,看到皖南一個地方,叫屯溪,心裡就想,這也就一個水碼頭吧。

後來才知,鼎鼎大名的黃山,就在那一塊兒。後來,為了光大旅遊資源,屯溪改稱黃山。

沒想,我也與它結下了終生之緣。

皖南,一府,古稱徽州府,含六縣。群山綿延,民風純樸。閉塞的山區,物質的貧乏,使得許許多多的人走出大山,順着新安江。走向杭州,蘇州,揚州。經營茶鋪,闖蕩江南。

一代又一代,一鄉又一鄉的徽州人散落在江南大地上。他們,把徽州淳樸的民風,務實的作風,融入到了一生的孜孜追求中。

胡雪岩,是徽州商人中卓有成就的一位。他憑着聰明的天賦與勤奮,經營絲業,在事業的拼搏中,終成富甲一方的巨賈。

她,也成了千千萬萬外出家鄉,尋求人生新起點的一位。

黃山來的姑娘

穿過蜿蜒曲折的浙西臨安山區,走過絲絲蕩漾的枕河人家。她把心,安在了江南水鄉。她把人生,寫在了太湖邊上。

一個異鄉人在異鄉,沒有熟悉的目光,沒有伸手可及的三餐。路,在腳下拼搏,路,在前行中延伸。

她用她獨到的眼光,用她家鄉徽州人固有的經商天分。學着本地人的方法,用一雙勤奮的雙手,拓展了一片天。

現代著名學者胡适,曾用‘徽駱駝’來形容他家鄉人的勤勉,樸實無華。

她,也如一匹徽駱駝,用青春與汗水,澆灌了一個豐實的家園。

黃山來的姑娘

春天來了,大地回春,萬物複蘇。她起早摸黑,在家門口的菜地上播下春天的種子。發芽,移栽,施肥,翻墾。苋菜,黃瓜,蕃茄,青椒,辣椒,一顆顆,一株株,應有盡有。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餐桌上的豐盛。

秋天裡,是她最喜愛的時光。因為她喜食辣椒。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她把辣椒摘了,晾曬,再收藏。

黃山來的姑娘

家裡的壇壇罐罐,是她展露生活手藝的最好幫手。腌菜,也是她的拿手好戲。鹹菜,醬菜,蘿蔔幹,大蒜,經她的調制,腌好,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就成了我們美味的食品。

黃山來的姑娘

工作之外,閑睱之餘。她還買來縫紉機,亦步亦趨,一點一滴地,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熟練,把一塊塊布匹,拼成了合身的衣服。後來,又轉換了電動的縫紉機,家裡大大小小的縫補之事,有了它,迎刃而解。

年輕時,或許在家受寵的緣故吧。連個菜也不會做。幾次三番,被我奚落。她,也不氣餒。而是細心地觀察,悉心地跟鄰居及熟識的人請教。久而久之,烹饪,又成了她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生不無坎坷,清貧不無歡樂。平淡祥和的日子,總有意外光臨。就像俗語所說,明天與意外,你不知道哪個先來。

那一天早上,她騎車上菜市場買菜。在一個十字路口,不慎與一輛過路貨車交錯,被撞倒地。随後送醫就治,被診斷為脊椎受損,需卧床三月靜養。

而那位肇事司機,在事後卻信口雌黃,說她那是老毛病。我當下大怒。之後去交管部門,取了事故責任鑒定書。随即,訴之于法庭。

曲曲折折,曆經數月,最終,我們蠃得了勝利。

靜養休息的數月,倒成了她難得的清閑時光。

光陰荏苒,年華似水。一晃,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流逝了。

黃山來的姑娘,青絲漸褪,白發悄悄。歲月,磨盡了一個人的光華。歲月,也讓一個人至臻,圓熟。

黃山來的姑娘

那一時期,那個青春年華裡,從層層大山裡走到江南水鄉的黃山姑娘,散落在杭嘉湖平原上的她們,都已步入了人生的盛年。

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她們,用辛勤,豐碩了人生。用智慧,充實了家園。

黃山來的姑娘,一如既往地,走在四季的變換中,走在江南風風雨雨的日子裡。

黃山來的姑娘

2021.12.7張亞雄于浙江湖州陸葭漾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