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山来的姑娘

作者:霅溪往事

黄山来的姑娘,成了我生命中的妻子,成了我风雨人生路上的伴侣。

黄山来的姑娘

还在念书时,不经意地浏览地图册,看到皖南一个地方,叫屯溪,心里就想,这也就一个水码头吧。

后来才知,鼎鼎大名的黄山,就在那一块儿。后来,为了光大旅游资源,屯溪改称黄山。

没想,我也与它结下了终生之缘。

皖南,一府,古称徽州府,含六县。群山绵延,民风纯朴。闭塞的山区,物质的贫乏,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走出大山,顺着新安江。走向杭州,苏州,扬州。经营茶铺,闯荡江南。

一代又一代,一乡又一乡的徽州人散落在江南大地上。他们,把徽州淳朴的民风,务实的作风,融入到了一生的孜孜追求中。

胡雪岩,是徽州商人中卓有成就的一位。他凭着聪明的天赋与勤奋,经营丝业,在事业的拼搏中,终成富甲一方的巨贾。

她,也成了千千万万外出家乡,寻求人生新起点的一位。

黄山来的姑娘

穿过蜿蜒曲折的浙西临安山区,走过丝丝荡漾的枕河人家。她把心,安在了江南水乡。她把人生,写在了太湖边上。

一个异乡人在异乡,没有熟悉的目光,没有伸手可及的三餐。路,在脚下拼搏,路,在前行中延伸。

她用她独到的眼光,用她家乡徽州人固有的经商天分。学着本地人的方法,用一双勤奋的双手,拓展了一片天。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曾用‘徽骆驼’来形容他家乡人的勤勉,朴实无华。

她,也如一匹徽骆驼,用青春与汗水,浇灌了一个丰实的家园。

黄山来的姑娘

春天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她起早摸黑,在家门口的菜地上播下春天的种子。发芽,移栽,施肥,翻垦。苋菜,黄瓜,西红柿,青椒,辣椒,一颗颗,一株株,应有尽有。辛勤的劳动,换来了餐桌上的丰盛。

秋天里,是她最喜爱的时光。因为她喜食辣椒。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她把辣椒摘了,晾晒,再收藏。

黄山来的姑娘

家里的坛坛罐罐,是她展露生活手艺的最好帮手。腌菜,也是她的拿手好戏。咸菜,酱菜,萝卜干,大蒜,经她的调制,腌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就成了我们美味的食品。

黄山来的姑娘

工作之外,闲睱之余。她还买来缝纫机,亦步亦趋,一点一滴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把一块块布匹,拼成了合身的衣服。后来,又转换了电动的缝纫机,家里大大小小的缝补之事,有了它,迎刃而解。

年轻时,或许在家受宠的缘故吧。连个菜也不会做。几次三番,被我奚落。她,也不气馁。而是细心地观察,悉心地跟邻居及熟识的人请教。久而久之,烹饪,又成了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生不无坎坷,清贫不无欢乐。平淡祥和的日子,总有意外光临。就像俗语所说,明天与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

那一天早上,她骑车上菜市场买菜。在一个十字路口,不慎与一辆过路货车交错,被撞倒地。随后送医就治,被诊断为脊椎受损,需卧床三月静养。

而那位肇事司机,在事后却信口雌黄,说她那是老毛病。我当下大怒。之后去交管部门,取了事故责任鉴定书。随即,诉之于法庭。

曲曲折折,历经数月,最终,我们蠃得了胜利。

静养休息的数月,倒成了她难得的清闲时光。

光阴荏苒,年华似水。一晃,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流逝了。

黄山来的姑娘,青丝渐褪,白发悄悄。岁月,磨尽了一个人的光华。岁月,也让一个人至臻,圆熟。

黄山来的姑娘

那一时期,那个青春年华里,从层层大山里走到江南水乡的黄山姑娘,散落在杭嘉湖平原上的她们,都已步入了人生的盛年。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她们,用辛勤,丰硕了人生。用智慧,充实了家园。

黄山来的姑娘,一如既往地,走在四季的变换中,走在江南风风雨雨的日子里。

黄山来的姑娘

2021.12.7张亚雄于浙江湖州陆葭漾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