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作者:曆史大川

戰場上的許世友,被人稱為“虎将”,少林功夫加身、手持大刀,令敵人眼花缭亂、瞬間敗陣,愛打硬仗,七次參加敢死隊,是“敢死隊第一人”。

“鐵漢也有柔情時,恰如猛虎嗅薔薇。”離開戰場之後,他也是一個孝順母親的好兒子,在母親面前多次下跪,向母親表達自己内心的愧疚,晚年拒絕火葬,隻是為了葬在母親旁邊,彌補自己生前沒有陪伴母親的遺憾。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和母親

戎馬一生,從沒有怕過誰,也沒有服過誰,許世友唯獨在面對自己的母親時,這位鐵骨铮铮的将軍,才能展現自己最柔情的一面。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13歲時,父親因病去世,臨終前,父親把母親叫到床前,指着最小的女兒說為了全家人活命,把最小的妹妹送人換錢。

幾天之後,人販子帶着五塊大洋來家裡要人了,剛剛從田間勞動回來的許世友正好撞見了這一幕,當他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後,許世友撲通一聲跪在了母親面前,說:“娘,妹妹還小,賣她就是把她往火坑裡推啊,如果我們兄妹八人一定要賣一個的話,那就賣我吧。”

許世友的話如同一把利劍刺進了母親的心,母親流着眼淚,走到人販子面前,拉回了女兒,又拉起跪在地上的許世友說以後不論生死我們全家要一直在一起,許世友這才站起來。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

就這樣,妹妹沒有被賣,父親的去世,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裡全部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小小年紀的許世友,為了幫母親分擔壓力,經常搶着幫母親幹活。

自幼喪父的許世友,從小跟着母親相依為命,在外面,他是一頭性情爆裂的“虎崽”,在家裡,他又是一隻溫順的小綿羊,村裡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大孝子,許世友很崇敬嶽飛,常說對父母不孝的人,對國家也不會盡忠。

許世友素日裡就愛打抱不平,加上八歲的時候,因為家裡窮,許世友就被父母送進少林寺習武,幾年的少林寺生活,讓他習得了一身精湛的武藝,也為他以後的軍旅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功夫了得的他,不免生出事端。16歲那年,當地惡霸李靜軒的兒子欺負了許世友的大哥,氣不過的許世友打傷了李靜軒的兒子。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讨回公道,李靜軒準備報官讓官府捉拿許世友,為了不被官府捉住,無奈之下,許世友隻好離開母親,連夜逃走。

之後,許世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軍隊憑借着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表現,職稱也越來越高,名氣也越來越大,上司了著名的黃麻起義,組建了大别山地區的第一支革命武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許世友帶領的這支革命武裝隊伍,在大别山地區黃麻一帶點燃了“星星之火”,這讓國民黨又恐慌又頭疼。于是,許世友成了國民黨清鄉團的重點抓捕對象,連帶着親人也成為了清鄉團的“重點關注對象”,清鄉團頭目李靜軒喊話:“抓不住許世友,那我們就抓他的母親,找他的母親來問話!”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在部隊是與戰士們談心

許世友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參加了革命,清鄉團肯定不會放過她,于是,她帶着全家人躲進山裡,沒想到被清鄉團的眼線盯上。後來許世友的母親出來檢視情況,順便給大家找點吃的,但是被清鄉團的隊長李靜軒抓走了。為了逼迫母親說出許世友的下落,敵人動用刑法,用皮鞭毒打,但是許世友的母親始終不肯說出許世友的下落。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

許世友得知情況後,馬上給李靜軒寫了一封信,落款為“炮隊隊長許世友”,本就膽小怕事的李靜軒在收到許世友的信後,害怕生出什麼亂子,是以就趕緊把人放了。等許世友将母親接回家中,看着母親憔悴的臉龐,許世友跪在母親面前說:“對不起母親,是我連累了你。”沒想到,母親很平靜地和他說:“你是為了解救窮人,這是好事,娘不會攔着你的。”短暫的相聚之後,許世友便匆匆離開母親,回到部隊,繼續為革命效力。

1949年,許世友給母親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對母親說全國解放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她。但是,新中國成立,上級又派給了許世友新的任務,沒有時間去接母親,沒辦法,許世友隻能派人把母親接到了身邊。當日思夜想的母親來到自己眼前時,許世友愣住了,眼前這個走路顫顫巍巍的老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佝偻着腰,滿頭白發,這時,許世友才意識到,母親真的老了,經曆了戰場的殘忍,一時間卻無法接受自己的母親逐漸老去的事實。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母親

“娘……”當着100多名部下的面,許世友直接就跪在了母親面前,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終于見到你了,兒子。”說完這句話,母親又突然責怪道:“你現在已經是大将軍了,怎麼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跪一個老太婆,快起來。”許世友卻絲毫不在意,還說:“再大的官,我也是您的兒子,讓我多跪一會兒吧。”

1952年,許世友回家鄉看望母親,由于當時道路不通,在走到新縣時,由汽車改為騎馬,前往許家窪。大約四個小時後,許世友先來到了好漢山的烈士墓地。當年,有18位兄弟跟随許世友一起參加革命,到最後隻剩下自己一個人,其他兄弟全部戰死在戰場上,其中五位兄弟的遺體就葬在了這兒。許世友站在昔日戰友的墳墓前,很久都沒有說話。

臨别前,許世友對随行人員說:“百年後,我也要落葉歸根,回到家鄉陪伴我的好兄弟。”說完,便拉着馬下山往家裡趕。一位老婆婆映入了許世友眼簾:衣衫褴褛,灰白的頭發在風中亂舞,滿臉皺紋,穿着一雙破棉鞋,皲裂的腳背裸露在外面,佝偻的後背還有一捆柴。許世友走到眼前,才發現是自己的母親。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娘,娘啊!您老人家……”許世友撲通跪在母親面前,然後站起來把母親後背的柴拿下來,又撲通一聲跪下,與母親抱頭痛哭,許久都沒有動。母親沒有說話,許世友就一直跪着,這樣的舉動,吓壞了随從和周圍的鄰居,大家不知該如何是好。

後來在村裡老人的勸說下,他才站起來,面對家鄉的父母官,許世友非常生氣,大吼道:“你們這些父母官是怎麼當的,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上山砍柴,不管是誰家的娘,這麼大的年紀,無論如何都不能這樣做。”這次,許世友在家待了三天,就傳回了濟南。

後來,母親去世,許世友跪在母親墳前,許久沒有說話,離開時他說:“娘,自古忠孝難兩全,您老人家健在時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後,一定來為您守墳。”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一家

勞苦一生的母親,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沒有來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陪伴母親,沒有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成為了許世友一生的遺憾。

從1956年《火化倡議書》發表,到1985年許世友去世,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許世友都沒有改變這個想法,一直惦記着回鄉土葬。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等上司人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中央的工作會議,在會議休息期間,毛主席的秘書拿來一份倡議書,上面的内容是“倡議實行火葬”。當時,在場的人除了毛主席還有衆多上司人,大家對這件事都有所耳聞。

毛主席在拿到倡議書之後,先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然後把手裡的煙掐滅,走到寫字台前,在紙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寫下了當天的日期“一九五六年四月廿七日”,新中國的第一次殡葬改革倡議,也是在這一天開始的。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

當時,站在毛主席身邊的朱德元帥接過紙筆,在倡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緊接着,彭德懷、周恩來、鄧小平等人均在上面簽了字,總共有151個簽名。沒有參加會議的楊尚昆,後來還專門寫了一封信,補上了自己的簽名,表示贊同這個倡議。當時,倡議書上寫着:

凡是贊成火葬辦法的國家機關從業人員,請在後面簽字,凡是簽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後一定要實行火葬。後者必須保證先死者實作其火葬的志願。

但是,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卻遲遲不肯簽字,因為簽字是自願的,沒有人責怪他,但是如果自己不簽字又顯得自己是在搞特殊。後來,許世友專門找到了毛主席,向毛主席解釋自己為什麼不簽名,他說:“報告主席,我活着要為您盡忠,死後要為我的母親盡孝,我自小離家,一直沒能守在母親身邊盡孝,我隻有這一個願望,請主席準許:我死後要埋在母親身邊。”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和毛主席

說完這番話,許世友内心十分不安,他擔心毛主席責怪自己,說自己搞特殊,但是沒想到毛主席深深的看了一眼許世友,點了點頭,開玩笑地說了一句“你是和尚”,許世友一聽這是毛主席同意了自己的請求。

1979年,雖然許世友已經74歲了,但是身體一直比較硬朗,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東線戰事的指揮工作結束之後,許世友就慢慢開始安排他的身後事。他給兒子許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寫道:

現郵寄伍拾元整,用這筆錢給我買一口棺材,我死後不火化,要埋到家鄉去,埋到父母親身邊,活着精忠報國,死了要孝敬父母。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給兒子許光寫的信

許光收到信後,又添了450元,買了大别山最好的松木,請當地有名的木匠按照老家的風俗做了一副當時上好的棺木,放在許司令的舊居中,但是這副棺材後來并沒有用上,許世友下葬的棺木用的是尤太忠同志精選的楠木做成的。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左)和許世友(右)

1981年,許世友把秘書李文卿、魏金山和當時在南京工作的兒子喊到家裡,在飯桌上,許世友對兩份秘書說:“這些孩子你們是看着長大的,以後就要靠你們多照顧他們,幫助他們,看到他們有什麼缺點和問題,該批評就批評。”說完這些,許世友沉默了一會兒,說:

我死後不火化。過去我向毛主席報告過,活着盡忠,死後盡孝。中央關于上司從業人員實行火葬的倡議書,我沒有簽字。我向鄧小平主席也講過,我死後和母親埋在一起,我從小離開家,沒有在母親身邊盡孝道,死後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給了大兒子50元,要他給我買口棺材,死了往裡一裝就行了,你們要幫我辦這件事。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晚年的許世友和他的試驗田

1985年春節前夕,許世友就經常感覺腹内疼痛,但是他并沒有當回事,也沒有告訴自己的家人,怕家人擔心。但是在3月份體檢的時候,許世友被查出已經患上了肝癌晚期。許世友的女兒許華山回憶說:“盡管父親被告知身患重病,但是他仍然笑着說自己不過是馬上就去見馬克思了,他每天照舊做自己的事情,笑容也沒有減少,完全看不出來緊張憂慮的情緒。”

但是樂觀的态度并不能減少肝癌帶來的巨大疼痛,實在是疼痛難忍時許世友才會要求使用止疼藥,但是時間長了身體産生了抗藥性,大多數時間許世友都在靠自己的意志力撐着。此時的許世友也深知自己時間不多了,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了。

于是,他讓秘書為他寫一份申請,請求實行土葬,不要火葬。直到他八十大壽時,在宴會上他始終不能放心,一直惦記着自己的申請中央是否批複了。直到最後病情惡化,許世友一病不起,隻能躺在床上,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他,曾多次向身邊的人詢問說:“中央有沒有同意我的申請?有沒有批複?不要火葬……”當侄子來看望他時,嘴裡念叨着:“你能搞到一輛卡車嗎,我死了之後,一定要用卡車把我送回家去,用塑膠包一包,然後在你奶奶的墳墓旁邊,挖個洞,把我埋掉就好了……。”

1985年10月22,許世友在南京逝世,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等到中央的答複。許世友去世之後,他的遺體處理成了大問題,中央在收到許世友的申請之後,一時間也難以定奪,這份申請土葬的報告被移交到了鄧小平手裡。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故居

接到這份報告後,鄧小平左右為難,一方面,這畢竟是死者的遺願,初衷是為了盡孝,如果拒絕會顯得中央不近人情,他又怕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時間長了,那份倡議書就會形同虛設。但是,當年許世友并沒有在這份倡議書上簽字。最後,鄧小平決定:同意土葬,下不為例。10月26日上午,中顧委副主任王震專門到南京戰區轉達了鄧小平的意見:

許世友在60年的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曆、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鄧小平同志簽的特殊通行證,這是特殊中的特殊。

連用七個“特殊”足以見得鄧小平和中央對許世友的重視。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和鄧小平合照

最終,許世友實作了自己回鄉常伴在母親身邊的願望,但是,這份批複卻附帶了三個不準:不允許開追悼會、不允許為死者立碑、不允許登報宣傳,隻允許進行遺體告别儀式。在儀式進行當天下午,原本想低調舉行的告别儀式,卻有上萬人自發前來參加。這些人有許世友生前的戰友、同僚,還有素不相識的人,都來送這位老将軍最後一程。

許世友晚年申請土葬,想葬在母親身旁,鄧小平用七個“特殊”答複

圖|許世友墓

許世友的下葬儀式是在秘密中進行的,全程不允許拍照和錄像,更不允許讓其他人知道,為了不打擾群衆,靈車在深夜出發,就這樣許世友被帶回了老家,下葬的地方距離許世友的父母僅僅40米。一開始,許世友的墓是沒有立碑的,直到他去世一年後,才立了一塊低調的墓碑,在墓碑上沒有生平事迹、沒有職位,僅有著名書法家範曾寫的七個字—許世友同志之墓。

在戰場上叱咤風雲、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奮鬥的将軍,生前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母親,在去世後,把自己葬在母親的墳墓旁邊,以這種方式陪伴着自己的母親,彌補自己生前的遺憾。正如詩中所言:“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