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作者:历史大川

战场上的许世友,被人称为“虎将”,少林功夫加身、手持大刀,令敌人眼花缭乱、瞬间败阵,爱打硬仗,七次参加敢死队,是“敢死队第一人”。

“铁汉也有柔情时,恰如猛虎嗅蔷薇。”离开战场之后,他也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好儿子,在母亲面前多次下跪,向母亲表达自己内心的愧疚,晚年拒绝火葬,只是为了葬在母亲旁边,弥补自己生前没有陪伴母亲的遗憾。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和母亲

戎马一生,从没有怕过谁,也没有服过谁,许世友唯独在面对自己的母亲时,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才能展现自己最柔情的一面。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父亲把母亲叫到床前,指着最小的女儿说为了全家人活命,把最小的妹妹送人换钱。

几天之后,人贩子带着五块大洋来家里要人了,刚刚从田间劳动回来的许世友正好撞见了这一幕,当他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许世友扑通一声跪在了母亲面前,说:“娘,妹妹还小,卖她就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啊,如果我们兄妹八人一定要卖一个的话,那就卖我吧。”

许世友的话如同一把利剑刺进了母亲的心,母亲流着眼泪,走到人贩子面前,拉回了女儿,又拉起跪在地上的许世友说以后不论生死我们全家要一直在一起,许世友这才站起来。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

就这样,妹妹没有被卖,父亲的去世,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里全部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小小年纪的许世友,为了帮母亲分担压力,经常抢着帮母亲干活。

自幼丧父的许世友,从小跟着母亲相依为命,在外面,他是一头性情爆裂的“虎崽”,在家里,他又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许世友很崇敬岳飞,常说对父母不孝的人,对国家也不会尽忠。

许世友素日里就爱打抱不平,加上八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穷,许世友就被父母送进少林寺习武,几年的少林寺生活,让他习得了一身精湛的武艺,也为他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功夫了得的他,不免生出事端。16岁那年,当地恶霸李静轩的儿子欺负了许世友的大哥,气不过的许世友打伤了李静轩的儿子。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讨回公道,李静轩准备报官让官府捉拿许世友,为了不被官府捉住,无奈之下,许世友只好离开母亲,连夜逃走。

之后,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表现,职称也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组建了大别山地区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许世友带领的这支革命武装队伍,在大别山地区黄麻一带点燃了“星星之火”,这让国民党又恐慌又头疼。于是,许世友成了国民党清乡团的重点抓捕对象,连带着亲人也成为了清乡团的“重点关注对象”,清乡团头目李静轩喊话:“抓不住许世友,那我们就抓他的母亲,找他的母亲来问话!”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在部队是与战士们谈心

许世友的母亲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革命,清乡团肯定不会放过她,于是,她带着全家人躲进山里,没想到被清乡团的眼线盯上。后来许世友的母亲出来查看情况,顺便给大家找点吃的,但是被清乡团的队长李静轩抓走了。为了逼迫母亲说出许世友的下落,敌人动用刑法,用皮鞭毒打,但是许世友的母亲始终不肯说出许世友的下落。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

许世友得知情况后,马上给李静轩写了一封信,落款为“炮队队长许世友”,本就胆小怕事的李静轩在收到许世友的信后,害怕生出什么乱子,所以就赶紧把人放了。等许世友将母亲接回家中,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庞,许世友跪在母亲面前说:“对不起母亲,是我连累了你。”没想到,母亲很平静地和他说:“你是为了解救穷人,这是好事,娘不会拦着你的。”短暂的相聚之后,许世友便匆匆离开母亲,回到部队,继续为革命效力。

1949年,许世友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母亲说全国解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她。但是,新中国成立,上级又派给了许世友新的任务,没有时间去接母亲,没办法,许世友只能派人把母亲接到了身边。当日思夜想的母亲来到自己眼前时,许世友愣住了,眼前这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佝偻着腰,满头白发,这时,许世友才意识到,母亲真的老了,经历了战场的残忍,一时间却无法接受自己的母亲逐渐老去的事实。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母亲

“娘……”当着100多名部下的面,许世友直接就跪在了母亲面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终于见到你了,儿子。”说完这句话,母亲又突然责怪道:“你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跪一个老太婆,快起来。”许世友却丝毫不在意,还说:“再大的官,我也是您的儿子,让我多跪一会儿吧。”

1952年,许世友回家乡看望母亲,由于当时道路不通,在走到新县时,由汽车改为骑马,前往许家洼。大约四个小时后,许世友先来到了好汉山的烈士墓地。当年,有18位兄弟跟随许世友一起参加革命,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其他兄弟全部战死在战场上,其中五位兄弟的遗体就葬在了这儿。许世友站在昔日战友的坟墓前,很久都没有说话。

临别前,许世友对随行人员说:“百年后,我也要落叶归根,回到家乡陪伴我的好兄弟。”说完,便拉着马下山往家里赶。一位老婆婆映入了许世友眼帘:衣衫褴褛,灰白的头发在风中乱舞,满脸皱纹,穿着一双破棉鞋,皲裂的脚背裸露在外面,佝偻的后背还有一捆柴。许世友走到眼前,才发现是自己的母亲。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娘,娘啊!您老人家……”许世友扑通跪在母亲面前,然后站起来把母亲后背的柴拿下来,又扑通一声跪下,与母亲抱头痛哭,许久都没有动。母亲没有说话,许世友就一直跪着,这样的举动,吓坏了随从和周围的邻居,大家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来在村里老人的劝说下,他才站起来,面对家乡的父母官,许世友非常生气,大吼道:“你们这些父母官是怎么当的,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上山砍柴,不管是谁家的娘,这么大的年纪,无论如何都不能这样做。”这次,许世友在家待了三天,就返回了济南。

后来,母亲去世,许世友跪在母亲坟前,许久没有说话,离开时他说:“娘,自古忠孝难两全,您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为您守坟。”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一家

劳苦一生的母亲,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没有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伴母亲,没有好好孝顺自己的母亲,成为了许世友一生的遗憾。

从1956年《火化倡议书》发表,到1985年许世友去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许世友都没有改变这个想法,一直惦记着回乡土葬。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等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央的工作会议,在会议休息期间,毛主席的秘书拿来一份倡议书,上面的内容是“倡议实行火葬”。当时,在场的人除了毛主席还有众多领导人,大家对这件事都有所耳闻。

毛主席在拿到倡议书之后,先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然后把手里的烟掐灭,走到写字台前,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写下了当天的日期“一九五六年四月廿七日”,新中国的第一次殡葬改革倡议,也是在这一天开始的。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当时,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朱德元帅接过纸笔,在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彭德怀、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均在上面签了字,总共有151个签名。没有参加会议的杨尚昆,后来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补上了自己的签名,表示赞同这个倡议。当时,倡议书上写着:

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字,凡是签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现其火葬的志愿。

但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却迟迟不肯签字,因为签字是自愿的,没有人责怪他,但是如果自己不签字又显得自己是在搞特殊。后来,许世友专门找到了毛主席,向毛主席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签名,他说:“报告主席,我活着要为您尽忠,死后要为我的母亲尽孝,我自小离家,一直没能守在母亲身边尽孝,我只有这一个愿望,请主席批准:我死后要埋在母亲身边。”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和毛主席

说完这番话,许世友内心十分不安,他担心毛主席责怪自己,说自己搞特殊,但是没想到毛主席深深的看了一眼许世友,点了点头,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是和尚”,许世友一听这是毛主席同意了自己的请求。

1979年,虽然许世友已经74岁了,但是身体一直比较硬朗,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东线战事的指挥工作结束之后,许世友就慢慢开始安排他的身后事。他给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写道:

现邮寄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亲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给儿子许光写的信

许光收到信后,又添了450元,买了大别山最好的松木,请当地有名的木匠按照老家的风俗做了一副当时上好的棺木,放在许司令的旧居中,但是这副棺材后来并没有用上,许世友下葬的棺木用的是尤太忠同志精选的楠木做成的。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的长子许光(左)和许世友(右)

1981年,许世友把秘书李文卿、魏金山和当时在南京工作的儿子喊到家里,在饭桌上,许世友对两份秘书说:“这些孩子你们是看着长大的,以后就要靠你们多照顾他们,帮助他们,看到他们有什么缺点和问题,该批评就批评。”说完这些,许世友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死后不火化。过去我向毛主席报告过,活着尽忠,死后尽孝。中央关于领导工作人员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我没有签字。我向邓小平主席也讲过,我死后和母亲埋在一起,我从小离开家,没有在母亲身边尽孝道,死后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给了大儿子50元,要他给我买口棺材,死了往里一装就行了,你们要帮我办这件事。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晚年的许世友和他的试验田

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就经常感觉腹内疼痛,但是他并没有当回事,也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怕家人担心。但是在3月份体检的时候,许世友被查出已经患上了肝癌晚期。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回忆说:“尽管父亲被告知身患重病,但是他仍然笑着说自己不过是马上就去见马克思了,他每天照旧做自己的事情,笑容也没有减少,完全看不出来紧张忧虑的情绪。”

但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能减少肝癌带来的巨大疼痛,实在是疼痛难忍时许世友才会要求使用止疼药,但是时间长了身体产生了抗药性,大多数时间许世友都在靠自己的意志力撑着。此时的许世友也深知自己时间不多了,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

于是,他让秘书为他写一份申请,请求实行土葬,不要火葬。直到他八十大寿时,在宴会上他始终不能放心,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申请中央是否批复了。直到最后病情恶化,许世友一病不起,只能躺在床上,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的他,曾多次向身边的人询问说:“中央有没有同意我的申请?有没有批复?不要火葬……”当侄子来看望他时,嘴里念叨着:“你能搞到一辆卡车吗,我死了之后,一定要用卡车把我送回家去,用塑料包一包,然后在你奶奶的坟墓旁边,挖个洞,把我埋掉就好了……。”

1985年10月22,许世友在南京逝世,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等到中央的答复。许世友去世之后,他的遗体处理成了大问题,中央在收到许世友的申请之后,一时间也难以定夺,这份申请土葬的报告被移交到了邓小平手里。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故居

接到这份报告后,邓小平左右为难,一方面,这毕竟是死者的遗愿,初衷是为了尽孝,如果拒绝会显得中央不近人情,他又怕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长了,那份倡议书就会形同虚设。但是,当年许世友并没有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最后,邓小平决定:同意土葬,下不为例。10月26日上午,中顾委副主任王震专门到南京战区转达了邓小平的意见:

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中的特殊。

连用七个“特殊”足以见得邓小平和中央对许世友的重视。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和邓小平合照

最终,许世友实现了自己回乡常伴在母亲身边的愿望,但是,这份批复却附带了三个不准:不允许开追悼会、不允许为死者立碑、不允许登报宣传,只允许进行遗体告别仪式。在仪式进行当天下午,原本想低调举行的告别仪式,却有上万人自发前来参加。这些人有许世友生前的战友、同事,还有素不相识的人,都来送这位老将军最后一程。

许世友晚年申请土葬,想葬在母亲身旁,邓小平用七个“特殊”答复

图|许世友墓

许世友的下葬仪式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全程不允许拍照和录像,更不允许让其他人知道,为了不打扰群众,灵车在深夜出发,就这样许世友被带回了老家,下葬的地方距离许世友的父母仅仅40米。一开始,许世友的墓是没有立碑的,直到他去世一年后,才立了一块低调的墓碑,在墓碑上没有生平事迹、没有职位,仅有著名书法家范曾写的七个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将军,生前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母亲,在去世后,把自己葬在母亲的坟墓旁边,以这种方式陪伴着自己的母亲,弥补自己生前的遗憾。正如诗中所言:“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