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3年,许世友从团长直接升到副军长,连升三级,凭什么?

作者:文史茶馆2018

1933年,对于一代名将许世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他直接从团长升到了副军长,从一名普通的中级将领,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羡慕得陈再道说道,恭喜恭喜,和尚,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一直都是一个让世人可望不可即的神话,许世友是如何创造这个神话的呢?他凭什么连升三级?笔者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说客观情况,红四方面军从1932年撤离鄂豫皖苏区,经过一路艰苦转战,进入了天府之国四川,又经过和四川军阀的几轮厮杀,成功地站稳了脚跟,创建了又一块巨大的革命根据地。

1933年,许世友从团长直接升到副军长,连升三级,凭什么?

(陈再道和许世友)

这是胜利。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4万多人,部队越来越壮大,以前方面军下面最高的是师级单位,现在显然无法适应形势了,为此,方面军领导张国焘、徐向前和陈昌浩等100多人在木门召开会议,宣布扩军。

从以前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军队扩编,大家自然都水涨船高,比如王宏坤原本是师长,直接升任军长,陈再道原本是团长,直接升任师长,他们都是连升两级。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都属于正常升迁。许世友其实之前也是团长,直接升任师长,但同时又被提拔为副军长,他是以副军长的身份兼任师长,相对来说,比王宏坤和陈再道等人多升了一级。

因为许世友有其他人比不了的过人之处。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了。在红四方面军入川之战中,许世友立下了盖世奇功。许世友当团长的时候,一直都是主力和尖刀。红四方面军来到漫川关的时候,突然发现形势危在旦夕。

1933年,许世友从团长直接升到副军长,连升三级,凭什么?

前面的漫川关已经被杨虎城领导的陕军占领了,后面是滚滚而来的敌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更糟糕的是,漫川关的地形很要命,四周都是万仞高山,插翅难逃。简直就是死地。

方面军领导人很快发现这一情况,很多人陷入了恐慌,莫非要全军覆没于此?最先慌的是张国焘,他六神无主了,说干脆化整为零,各自分散突围算了,能否活着突围出去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总指挥徐向前是比较冷静的,他坚决反对张国焘的蛮干,认为整个方面军必须拧成一股绳,汇聚成一个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漫川关,绝不能自解肢体送入敌人口中。

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徐向前分析,事情还有希望,并非一盘死棋。能在绝境中看到希望,这就是一个著名军事家的高明和过人之处。徐向前认定,只有冲出去,才有活路。

此时此刻,红四方面军必须要像一把刀,问题是,让谁来当前面最尖最锋利的那个部分?徐向前选定了当时还是团长的许世友。他紧紧握着许世友的手说,全军安危在此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1933年,许世友从团长直接升到副军长,连升三级,凭什么?

(许世友和徐向前)

许世友是一员虎将,斩关夺将,当仁不让,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请总指挥放心,哪怕是把我们团拼光了,也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血路需要用鲜血来浇灌。

许世友亲自上阵,将士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经过一番激烈的血战,付出了巨大伤亡,许世友撕开了口子,全军胜利通过,红四方面军转危为安。无论是张国焘,还是陈昌辉,还是徐向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许世友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拯救了整个方面军。张国焘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赏罚分明的治军之道,他还是懂得的。提拔许世友这样的人,能够让大家心服口服,也能激励将士们奋勇争先的士气。

最后,许世友为人憨中有智慧。在红四方面军的历史上,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比如曾中生,许继慎,等等,能列出一长串名单,都被张国焘杀害了。还有很多名将如陈锡联、周希汉等,也差点死在了张国焘肃反的屠刀之下。

有鉴于此,许世友只管打仗,打完仗就喜欢喝酒,一醉方休,从不议论时局和方面军领导人,也不允许手下人议论。是非只为多开口,许世友沉默寡言,就像单位里只知道默默无闻工作而从不多嘴多舌的员工一样,自然没有被张国焘盯上,才能得以升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