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夜

作者:曆史興亡

說到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人們總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黃袍加身,從這個詞中我們可以看出,趙匡胤的皇帝寶座好像是别人硬塞給他的,他的皇帝位子似乎來得頗有戲劇性。但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在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呢?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夜

宋太祖趙匡胤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是怎麼說的。話說在五代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這一天,滿朝文武正在歡度新年,後周朝廷突然接到鎮、定二州的緊急軍報,鎮州在今天的河北省正定縣,定州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軍報上說,北漢與契丹組成聯合軍隊,向北周發起了大規模的南侵,情形十分危急,北周王朝危在旦夕。此時北周的皇帝是周恭帝,當時才七歲,朝中大事都由太後決定,但這位北周的太後年紀太輕,根本沒有什麼執政能力,是以就把當時的兩位宰相範質和王溥找來,經過商讨,他們決定派大軍出征,至于大軍主帥則由時任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是皇帝禁軍的最高統帥,掌管着一個國家最精銳的部隊。趙匡胤接到指令後,立馬調集部隊北征。

到了正月初三,大軍來到了距離開封四十裡的陳橋驿駐紮,這時突然有人就跳出來,說當今皇帝幼弱,我們拼出老命去抗敵,又會有誰知道呢,不如現在就立太尉為天子,然後再北征也不遲。于是幾個将領來找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供奉官都知趙匡義(有史料記載當時趙匡義可能并不在陳橋驿現場,隻是後來趙匡義當了皇帝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證明自己也是大宋的創立者之一,在記錄曆史時硬把自己加入到陳橋兵變之中,好顯示自己也參與了宋朝開國這一重要事件)和掌書記趙普商量後,趙匡義當即表示自己的哥哥是個忠心之人,對于這種背主之事是不會答應的,同時趙普也認為現今大敵目前,全軍應全力禦敵,等打退了敵人再議此事。而各位将領卻堅持說,如果太尉不答應他們的請求,他們就不願再前進了。

一場兵變一觸即發。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夜

陳橋驿

然而此時兵變的主人公趙匡胤卻在幹什麼呢?趙匡胤由于之前喝了酒,現在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

各位将領也沒有辦法,便圍着趙匡胤站崗,等着天亮。

天一亮,趙匡胤酒醒了,趙匡義和趙普剛開始向他彙報昨晚的情況時,各位将領就沖入趙匡胤的營帳之中,一定要讓趙匡胤當皇帝,趙匡胤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衆位将領擡着來到議事廳,随即有人就将皇帝的龍袍拿了上來,給趙匡胤穿上了,衆人紛紛下跪,口呼萬歲。趙匡胤見此情景,立馬推辭,不願當這個皇帝,但衆人不聽,硬是把趙匡胤扶到馬上,全軍不再北征了,大軍調頭南行,趙匡胤坐在馬上不知所措,于是說到,你們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讓我做皇帝,既然如此,那就必須聽我的号令,不然的話,這個皇帝我是萬萬不會做的。衆位将領立馬表态,一定惟命是從。

于是趙匡胤給大家來了個“約法三章”。

趙匡胤說道,對于小皇帝和太後,我們大家都做過他們的臣子,朝中王公大臣都是我們的同僚,你們都不得欺擾,另外,近代以來,凡軍隊入京,都會縱兵劫掠,搶奪府庫,這已成為惡習,你們都不得這樣做,隻要你們按照這些要求去做,到時定當厚賞,否則就滅族。大家都表示同意。于是全軍立下軍令狀,入京以後要秋毫無犯。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夜

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率領大軍傳回開封城,此時開封的城門已經在趙匡胤的義兄石守信的手中了,是以趙匡胤兵不血刃地進入了開封城。

這裡有一個插曲,副都指揮使韓通得知趙匡胤發動兵變,于是想集結軍隊向趙匡胤發起進攻,但他還沒來得及做就被殿前司王彥升殺了他全家。韓通一家成了此次兵變唯一的死亡人員。

消息傳到宰相範質、王溥和太後這裡,太後也沒有辦法,隻能責備兩位宰相,朝中這麼多将領派誰去禦敵不好,非要派趙匡胤去,你們這是怎麼做事的。兩位宰相也很無奈,他們二人退出後,範質握住王溥的手說道,倉促之間派遣将領,導緻現在發生兵變,這都是我們的過失,現在該如何是好?王溥愣在那裡,不知如何回答,突然王溥發出疼痛的呻吟聲,原來範質握住他的手,由于用力太大,已經将指甲掐入他的手腕之中,幾乎都要出血了。

對于這種突發的變故,二位宰相已經無能為力了。

正月初五,趙匡胤召來文武百官,準備正式登基稱帝,突然發現少了周恭帝的禅位诏書,這可如何是好,正在這時,有一個翰林學士陶谷随即拿出了早已起草好的诏書,這才完成了禅位大禮,至此趙匡胤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大宋王朝。

從這些史書記載來看,趙匡胤當上這個皇帝完全是被屬下“逼迫”的,是被别人硬把龍椅塞到自己屁股下面的,趙匡胤是不得不坐,但真實的情況真是這樣嗎?

趙匡胤從小就喜歡練武,22歲時他就來到了後漢樞密使郭威手下效力,因戰功卓著,深受郭威的賞識,年紀輕輕,30歲的趙匡胤就升任殿前都指揮使了。趙匡胤平日裡好交朋友,尤其喜歡和人拜把子,當時他就在軍隊中結交了很多好友,尤其是被稱為“義社十兄弟”(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赟、王政忠)的幾個鐵哥們,慢慢地,在趙匡胤的周圍集結了一批擁護他的進階将領。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将領都買趙匡胤的帳,比如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就不是趙匡胤一夥的,是以當趙匡胤兵變的消息傳來,他還想組織軍隊進行抵抗。

關于這次政變,在這之前,坊間就有傳言,說大軍北征之際,将會發生政變,而且有天文愛好者發現了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的天象,這都被認為是要改朝換代的信号。我想這和五代時期人們的思維慣性有關,五代時期改朝換代如同走馬觀花一般,多是由武将掌權後将原來的皇帝廢掉自立為帝,是以一旦有戰事發生,民間便有此種猜測。

下面我們再回到陳橋兵變的那一晚,看看其中的細節,當屬下将領要趙匡胤當皇帝時,趙匡胤在這關鍵時刻卻在酒醉之中,令人有一種想避嫌的感覺,我趙匡胤當皇帝不是我要當的,是我手下的人硬要我當的,因為我已經喝醉了酒,當時發生了什麼我并不知情,但趙匡胤心裡早已明白,所有的事情趙匡義和趙普會幫他搞定的,他們二人立馬派人快馬前往開封,通知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審琦做好接應準備,是以後來趙匡胤才能像回自己家一樣地輕輕松松進入了開封城。更令人懷疑的是,大軍出征打仗,為何會有人随身帶了件龍袍在身上,難道此事事先早有預謀!

我們再來看看趙匡胤的老娘在得知趙匡胤兵變稱帝後的反應。這位老太太在得知自己兒子黃袍加身後說道,我的兒子向來就有大志,今日果不其然,然後談笑自若,沒有一點驚訝的意思,難道對于趙匡胤要當皇帝的事情老太太事先已經有所知情?!

更令人不解的是,趙匡胤是因為北漢和契丹的聯軍南下進攻,是以才領兵出征的,現在才走了四十裡就傳回了,那北邊的敵軍就不管了嗎?事後我們也知道,北方似乎也沒有什麼敵情出現,是北漢契丹聯軍得知宋朝已經立國,且國主年長,是以就撤軍了,還是鎮、定二州在謊報軍情,難道這也是趙匡胤事先安排好的嗎?難道鎮、定二州的将領也是趙匡胤的人嗎?但從鎮、定二州将領在得知趙匡胤稱帝後的表現來看似乎他們又不是趙匡胤的人,鎮州守将郭崇在得知此事後,流下眼淚,定州的将領孫行友後來也被趙匡胤削奪官爵。

是以,趙匡胤黃袍加身,值得細細研究的地方還有很多,也許這就是曆史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