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甲級戰犯,這是一種

犯有“破壞和平、發動侵略戰争”的進階戰犯,一般泛指掌握決策權力的軍隊、政府高層人員。在東京審判中,起初被定義為甲級戰犯的日本人大多都是東條英機内閣中的成員,但後來随着多國的介入,被提名為甲級戰犯的人員數量開始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别是曾在中國戰場上挑起過事端的戰犯,他們大多都是軍國主義的狂熱支援者,如果放任其脫罪,那就真的對不起中國人民了,後來經過審判,東條英機等七名十惡不赦的戰争罪犯被判處絞刑,其餘的甲級戰犯則分别被判處無期或有期徒刑,他們中大多都曾擔任過政府的高官,可就是在這群“戰犯頭子”中卻有一個“另類”,他的軍銜僅僅隻是一個日軍大佐,與其他大将相比,大佐這個軍銜可以說是“小弟中的小小弟”,那麼為何這個“特殊的大佐”竟會有和這些進階戰犯“同坐一室的資本”呢?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橋本欣五郎,原日本陸軍大佐,早年曾畢業于日本陸軍大學,不僅是一個軍國主義的狂熱支援者,更是希特勒的“忠實信徒”。

1936年,橋本欣五郎效仿納粹德國的法西斯理論,建立了所謂的“

大日本青年黨

”,并親任總裁,瘋狂地為日本全面侵華制造輿論,而為了實作自己的“理想”,他更是加入了“皇道派”,積極鼓吹侵略擴張。在當時的日本,“皇道派”屬于低級階層,一般都是由下層官兵所組成,他們在日軍大學營内沒有多少“資源”,于是便想向日本天皇“表忠心”,以便可以拉攏其為自己的“背景”,而“皇道派”的對手便是由日本高官所組成的“統制派”,他們隸屬于中層階級,在内閣、日軍大學營内都有着錯綜複雜的“關系”。在“皇道派”眼裡,“統制派”就是一群貪官污吏,他們蒙蔽天皇,是一切“壞事”的罪魁禍首,而自己的“忠心”卻沒人能看到,是以在他們的認知裡,隻有把天皇“請出山”,下層階級才有可能實作“跨越”。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二二六事變”爆發後,“皇道派”們本以為天皇會“表揚”自己,但不曾想卻招來了天皇的憤怒,而在日軍大學營中也有一些支援“皇道派”的進階将領曾向天皇求情,結果卻被怒斥:“殺了我的肱股之臣必須血債血償,如果你們不願意幹,那朕就親自帶着近衛師團前去平叛。”眼看天皇就要對自己“下手”,一些沒參與“造反”的“皇道派”連忙轉移話題,将沖突對準了中國,而橋本欣五郎便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橋本欣五郎

恢複現役,出任侵華日軍野戰重炮兵第13聯隊的聯隊長,在南京戰役中,他不僅指揮日本炮兵部隊進攻南京城,還率部在

蕪湖

至南京城的長江岸邊上部署了長達數裡的重炮交叉火網,輪番轟擊從南京逃出後準備乘船逃生的中國軍民,一時間,寬闊的長江面上漂滿了遇難者的屍體,就連江水都被鮮血給染紅了。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南京淪陷後,殺紅了眼的

橋本欣五郎還敢公然無視

國際法

規,指令炮兵部隊對停泊在南京附近水域的所有艦船展開攻擊,根本不管是不是外國的船隻,而也正因為如此,日軍大學營迫于英美等國的壓力,隻得将他解除軍職,轉為預備役。日本投降後,同盟國開始追究戰犯,而對于橋本欣五郎這個區區的日軍大佐,各國也都對其懷恨在心,如果根據當年在南京戰役中的表現來說,他得罪的隻有中美英三國,可是蘇聯卻也不願意放過他,原因則是因為橋本欣五郎曾做過蘇聯的情報,并在關東軍的對蘇戰略中他也摻和了一大半,雖然在德國入侵蘇聯期間日本并沒有參戰,可這種提早做好攻打蘇聯的準備也讓蘇聯人十分惱火,再加上他信奉凱末兒主義,導緻斯大林也不喜歡他,是以在法庭上面對衆多“仇家”的時候,他身邊可以說是連可以“結盟”的隊友都沒有。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在接受審判的所有戰犯中,站在一群退役大将、日本政府高官身邊的橋本欣五郎無疑是他們中軍銜、職務最低的,是以這也導緻那些“進階戰犯”根本看不上他,而且在陸軍内部,他的口碑也不算太好,喜歡和人密謀政變,并且十分“貪吃”,曾把從關東軍那裡搞來的“政變經費”全部拿去下館子,緻使與其密謀的人十分無語,久而久之,他的名聲就“爛大街”了。東京審判結束後,橋本欣五郎被認定為甲級戰犯的“

表面原因

”是他曾在

”中發表過的法西斯言行(其實是因為得罪的人太多、太複雜,導緻很多戰勝國都想收拾他),随後便被判處終身監禁。1955年,他因病得以出獄,并在兩年後死去。

他是甲級戰犯中職務最低的,隻是一個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卻不少

全文完

原創不易,照搬必維權,如果我的文章打動了您,還煩請您幫忙點個贊或者關注,本人在此先行謝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