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甲级战犯,这是一种

犯有“破坏和平、发动侵略战争”的高级战犯,一般泛指掌握决策权力的军队、政府高层人员。在东京审判中,起初被定义为甲级战犯的日本人大多都是东条英机内阁中的成员,但后来随着多国的介入,被提名为甲级战犯的人员数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曾在中国战场上挑起过事端的战犯,他们大多都是军国主义的狂热支持者,如果放任其脱罪,那就真的对不起中国人民了,后来经过审判,东条英机等七名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被判处绞刑,其余的甲级战犯则分别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他们中大多都曾担任过政府的高官,可就是在这群“战犯头子”中却有一个“另类”,他的军衔仅仅只是一个日军大佐,与其他大将相比,大佐这个军衔可以说是“小弟中的小小弟”,那么为何这个“特殊的大佐”竟会有和这些高级战犯“同坐一室的资本”呢?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桥本欣五郎,原日本陆军大佐,早年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不仅是一个军国主义的狂热支持者,更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

1936年,桥本欣五郎效仿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理论,创建了所谓的“

大日本青年党

”,并亲任总裁,疯狂地为日本全面侵华制造舆论,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更是加入了“皇道派”,积极鼓吹侵略扩张。在当时的日本,“皇道派”属于低级阶层,一般都是由下层官兵所组成,他们在日军大本营内没有多少“资源”,于是便想向日本天皇“表忠心”,以便可以拉拢其为自己的“后台”,而“皇道派”的对手便是由日本高官所组成的“统制派”,他们隶属于中层阶级,在内阁、日军大本营内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皇道派”眼里,“统制派”就是一群贪官污吏,他们蒙蔽天皇,是一切“坏事”的罪魁祸首,而自己的“忠心”却没人能看到,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把天皇“请出山”,下层阶级才有可能实现“跨越”。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二二六事变”爆发后,“皇道派”们本以为天皇会“表扬”自己,但不曾想却招来了天皇的愤怒,而在日军大本营中也有一些支持“皇道派”的高级将领曾向天皇求情,结果却被怒斥:“杀了我的肱股之臣必须血债血偿,如果你们不愿意干,那朕就亲自带着近卫师团前去平叛。”眼看天皇就要对自己“下手”,一些没参与“造反”的“皇道派”连忙转移话题,将矛盾对准了中国,而桥本欣五郎便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桥本欣五郎

恢复现役,出任侵华日军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的联队长,在南京战役中,他不仅指挥日本炮兵部队进攻南京城,还率部在

芜湖

至南京城的长江岸边上部署了长达数里的重炮交叉火网,轮番轰击从南京逃出后准备乘船逃生的中国军民,一时间,宽阔的长江面上漂满了遇难者的尸体,就连江水都被鲜血给染红了。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南京沦陷后,杀红了眼的

桥本欣五郎还敢公然无视

国际法

规,命令炮兵部队对停泊在南京附近水域的所有舰船展开攻击,根本不管是不是外国的船只,而也正因为如此,日军大本营迫于英美等国的压力,只得将他解除军职,转为预备役。日本投降后,同盟国开始追究战犯,而对于桥本欣五郎这个区区的日军大佐,各国也都对其怀恨在心,如果根据当年在南京战役中的表现来说,他得罪的只有中美英三国,可是苏联却也不愿意放过他,原因则是因为桥本欣五郎曾做过苏联的情报,并在关东军的对苏战略中他也掺和了一大半,虽然在德国入侵苏联期间日本并没有参战,可这种提早做好攻打苏联的准备也让苏联人十分恼火,再加上他信奉凯末儿主义,导致斯大林也不喜欢他,所以在法庭上面对众多“仇家”的时候,他身边可以说是连可以“结盟”的队友都没有。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在接受审判的所有战犯中,站在一群退役大将、日本政府高官身边的桥本欣五郎无疑是他们中军衔、职务最低的,所以这也导致那些“高级战犯”根本看不上他,而且在陆军内部,他的口碑也不算太好,喜欢和人密谋政变,并且十分“贪吃”,曾把从关东军那里搞来的“政变经费”全部拿去下馆子,致使与其密谋的人十分无语,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就“烂大街”了。东京审判结束后,桥本欣五郎被认定为甲级战犯的“

表面原因

”是他曾在

”中发表过的法西斯言行(其实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太复杂,导致很多战胜国都想收拾他),随后便被判处终身监禁。1955年,他因病得以出狱,并在两年后死去。

他是甲级战犯中职务最低的,只是一个退役大佐,但得罪的人却不少

全文完

原创不易,照搬必维权,如果我的文章打动了您,还烦请您帮忙点个赞或者关注,本人在此先行谢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