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作者:地緣曆史檔案館

1967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之上,他身邊卻站着一位面生的男人,這個人大約五十多歲。

他不是滿腹經綸的才子,也不是戰争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将領,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農民,甚至在抗日戰争時期,還當過日軍的“奸細”。

就在不久前,毛主席剛得知,這個老農民在42歲才開始識字,至今也就勉強讀寫報紙。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陳永貴

那為何毛主席會邀請他前往天安門之上呢?今天館長就帶你了解這個老人的真實身份。

這個男人叫陳永貴,就是一位地道地道的農民,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就成了大寨村的生産委員,和其他村幹部不同,陳永貴堅持白天和村子裡的人一起下田勞作,晚上回去處理村子裡的檔案、雜事。

但是陳永貴不識字,一說到檔案、訓示之類的,就很頭痛。為了能更深入了解中央下達的思想和對農業上的政策,42歲的陳永貴開始自學認字。

等學會了認字,陳永貴就開始研究報紙上記錄的毛主席思想。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毛主席

雖然他學問不好,但是他能看懂報紙上毛主席的思想核心,還能翻譯成大家都聽得懂的大白話,将毛主席思想灑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不過他學字的主要原因,還為了能夠批改檔案,因為下達到村中的一些政策,因為他不認識字還要麻煩别人,給鄉鄰開證明也麻煩。

不過在他心中,識字是次要,主要還是如何帶領村子裡的人一起種田緻富。

種田可是個大學問,附近十裡八村,就數陳永貴他們村子裡的收成好。

那時候,大寨村突發暴雨災害,他們村子鄰山,大雨如同河水泛濫一般沖刷下來,别說種在地裡的糧食,連田地都沖沒了。

在那個指着老天吃飯的年代,這種情況相當于斷了莊稼人的活路。

看着呼天喊地的鄉鄰們,陳永貴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帶領鄉親們開墾梯田!

這就是讀書的好處之一,他們村子雖然靠山,但之前哪裡想過什麼梯田?

但是陳永貴看見報紙上寫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八個大字,他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對的起自己當的這個生産委員的職位。

陳永貴在如何提高糧食産量上,可以說花費了半生的心血,充分發揮了自己數十年的種田經驗。

六十年代初,不少地區因自然災害糧食歉收,陳永貴卻帶領着大寨村實作了大豐收,改變了大寨村貧窮落後的面貌,為促進當地山區農業生産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陳永貴在大寨村的幾年,因為做出的卓越貢獻,由生産委員升到了大寨村支部書記,後來又成大寨農業生産合作社主任,可以說是用業績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上來的,是當之無愧的生産主任。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1967年,因為陳永貴帶領鄉鄰們大搞農業做出了優異成績,他的名字也随着這個好成績傳進了毛主席的耳中。

當山西省委書記陶魯茄在向毛主席作報告時,特地說了一下大寨村的的生産,毛主席一聽說大寨村竟然在災年剛過就産出那麼多糧食,頓時皺起眉頭問:“我知道現在國内的産業都欠收,可别叫鄉親們作難。”

陶魯茄知道毛主席的意思:“他們村裡有個叫陳永貴的,是大寨村的生産主任,就是他帶着大寨村種梯田,提高了糧食産量,成績相當優異”。

毛主席對這個陳永貴可生出一些好奇心了,在這兩年,全國生産環境都不好,怎麼他反而讓大寨村提高了産量?

在毛主席聽說了陳永貴的事情後,對陳永貴贊不絕口,有聽說他42歲才學認字,就更好奇了,于是便讓陶魯茄将自己想見見陳永貴的想法告訴他:“這樣吧!你叫他來北京來做個報告,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提高生産的,要是個好辦法,可以讓全國人民都學習學習”。

在當時,有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偷偷找到陶魯茄告狀,說陳永貴之前當過日軍的“僞代表”,陶魯茄有些驚訝,找到陳永貴親自了解事情的經過。

原來,告密的人說的是真的,但是其中經過卻另有隐情!

陳永貴生于1914年,山西昔陽人,雖然父母雙全,還有弟弟妹妹,但是貧困和饑餓一直籠罩着這個家。

因為國内連年的戰争,他們種植的糧食不是被國民黨征收走,就是被地霸軍閥搶走,家裡已經找不出任何吃的了。

1920年的時候,山西又遇到大旱,為了不讓家裡人都餓死,陳永貴的父親将妻子和一對小兒女送到了富貴人家,換來的糧食父親也不舍得吃,大部分讓給了作為長子的陳永貴。

但是附近村子裡的人知道陳父将妻女都給了富貴人家之後,都在背後指指點點,陳父受不了譴責,就自缢了。

年幼的陳永貴深刻認識到糧食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為了避免再次遭遇到家庭破碎的痛苦,陳永貴自從接觸田地就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産量。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後來日軍侵略中國,在當時,日軍會在每個村子裡”安插“一個奸細,稱為”僞維持代表“。

一是、讓”維持會代表“幫他們管理村子。

二是、給日軍當特務,發現八路軍就及時上報。

年輕力壯的陳永貴不幸被選中當日軍的”僞維持會長“,這個職位給誰都不想要啊!

這時候給日本人當代表,就是叛徒!

陳永貴不想當僞代表,那些人就是想讓他被人唾棄,正當陳永貴怄氣時,碰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告訴他:”日本人需要讓你當你就當,正好還能打探到不少消息,共産黨也需要知道日本人的情報啊!“

這一下子可點透了陳永貴,他可以打探日本人的事情透露給共産黨,這樣就不算背叛國家了。

陳永貴表面上答應日軍的要求;在暗處,則是給共産黨們打掩護。

隻是好景不長,陳永貴給共産黨打掩護的事情被人透露給了日軍,日軍就将陳永貴抓起來嚴刑拷問,陳永貴在明面上一向是低姿态的,但卻沒有透露他所知的任何資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國家開始大力抓生産,陳永貴可算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了,因為早年的遭遇,陳永貴對糧食很執着,他覺家裡有糧,心裡才踏實。

每次勞作的時候,陳永貴總是最積極的那個,他不止勞作勤奮,還知道深究如何提産,因為隻是勤奮是鬥不過變化莫測的氣候的。

在陳永貴的帶領下,他們小組種的地,總是收成最多的那組。

後來陳永貴向組織上申請加入共産黨,第一次是有事耽擱沒入成,第二次申請卻遭到了拒絕,陳永貴一打聽,原來有人向組織告密說他當過”僞代表“,不能當共産黨員。

1948年,迫于無奈的陳永貴隻能去找負責稽核共産黨員入黨的張懷英,向他解釋了自己當”僞代表“的事情,張懷英将事件了解清楚後,經過慎重調查,同意了陳永貴的入黨申請。

在成為共産黨員後,陳永貴就擔起了黨員的職責,積極地帶頭作用,還當選了生産委員,後來他帶着生産隊的成員豐收之後,被再次升職。

陳永貴将自己的事情告訴陶魯茄之後,陶魯茄向黨組織調查了陳永貴的事情,确實了陳永貴所說屬實,于是陶魯茄決定,将陳永貴帶到北京作生産報告。

陳永貴來到北京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陳永貴,陳永貴激動地說不出話來,還是毛主席和藹的拉起陳永貴的手說:”永貴好,永貴好“。

陳永貴見到毛主席,心情無以表達,隻能将大寨村豐收的好消息報告給毛主席。

毛主席聽說陳永貴家鄉大寨村的村民們修建梯田,引水灌溉,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農業上的極好案例,毛主席稱他們大寨村的這種精神為”大寨山精神“,呼籲全國學習”大寨山精神“。

毛主席決定,讓陳永貴站來到北京開演講會,講述他是如何帶領大寨村的村民們提高糧食産量的,讓所有人都學習大寨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美好品質。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毛主席接見陳永貴

在陳永貴演講的那些天,演講台下人山人海,大家都來聽陳永貴的生産心得,當然也好奇被毛主席贊揚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在陳永貴的事迹傳出來之後,學習”大寨精神“就成了當時的主流,陳永貴就在當時有這麼一句口号:”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在1975年1月,陳永貴被選為國務院副總理。

在陳永貴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他沒有開心,反而開始發愁:”我就是一個文肓,一位農民,怎麼能當副總理呢,當不了,當不了“。

但是經過周總理的勸解,陳永貴答應了擔任副總理,但是自己一身多職,一個人卻拿着三份工資,陳永貴覺得拿着這些工資有些多。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陳永貴左

在此之前,陳永貴其實已經任中國共産黨山西省委書記,他拿着省裡的補助,在老家也拿着公分,現在又多了副總理的工作,陳永貴是這樣說的:”我就把自己時間分三份,一份在國務院工作,一份去大寨村上工,第三份去考察農業“。

中央被陳永貴的精神所打動,同意了陳永貴的這個提議。

在位期間,陳永貴絲毫沒有副總理的架子,在周總理建議他将戶口轉移到北京時,陳永貴拒絕了,說自己的以後還要回大寨村,戶口就留在那吧!

大寨村也十分照顧陳永貴,在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時,他的工分一直是滿工分,但是哪怕拿着三份工資,他依舊很節儉,自己在家時就吃點疙瘩、鹹菜,反而将工資留作待客。有一次炊事員給他買了一隻雞,他見後毅然拒絕了炊事員的好意,堅持吃面條。

但陳永貴在國務院副總理這個位置上僅坐了五年,因為陳永貴覺得,當一個國家上司人,需要學問,這恰恰是他缺少的部分。

在任職副總理的時候,陳永貴經常要批改檔案,他時常因為這事兒愁的發愣,他當了這副總理之後,最怕兩件事,一件是批改檔案,一件是學習政治思想,按照他的話來說:”我就是個文盲,幹不了這活“。

1980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終于接受了他關于解除其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的請求,順應陳永貴的要求,他被派到北京郊區的當生産顧問。

這對于陳永貴可是一件大好事,他又能揮起鋤頭下地幹活了,但是發現陳永貴農作後,農場的人卻攔着他不讓他參加農作,陳永貴十分不開心:”我就是個農民,不下地還幹什麼?“農場的人攔不住,隻能讓這位前副總理下地務農。

農民總理陳永貴,受到毛主席誇贊,為何僅5年便辭去總理職位

陳永貴人生中最後一段時光也是在北京郊區度過的,當時晚年的陳永貴去醫院例行身體檢查,卻發現自己患了肺癌,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上司人,陳永貴卻選擇放棄治療,他對自己的兒子說:“不要在我身上浪費時間了,我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我這輩子已經知足了!”

1986年陳永貴總理因為肺癌去世,享年71歲。

他留給我們的,是讓後輩們受益匪淺的大寨精神,任一職,幹一事,不忘本分堅持自己。自力更生,把困難變成簡單,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在那個年代“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