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後,時隔3年,又給中央寫一封“求職信”

中國曆史上,自古以來,農民就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日子自然不好過。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迎來當家作主的新時代,農民們苦盡甘來,而且還享受各種權利和福利。在我黨的上司下,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甚至有人走上了政治高位。今天我們要說的陳永貴,就是這樣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農民,他從一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後來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位農民副總理。

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後,時隔3年,又給中央寫一封“求職信”

陳永貴,1914年出生,山西昔陽人。他的前半生經曆了各種坎坷和磨難。他出身貧寒,後來家鄉又遭了災,父親陳志如迫不得已,不得不将妻子、女兒及小兒子賣了出去,帶着陳永貴來到大寨村讨生活。幾年以後,陳志如因為不堪忍受貧窮困苦的折磨,自缢身亡,丢下了孤苦無依的陳永貴。

自父親離世以後,孤苦無依的陳永貴就開始獨立生活,他靠給富農家打工以求生存,但是日子依然過得非常艱辛。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陳永貴的日才算慢慢好起來。之後他加入了我黨,在組織上的提攜之下,1952年時,他當選為大寨村村支書。

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後,時隔3年,又給中央寫一封“求職信”

陳永貴上任以後,他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帶着大寨村村民開墾荒地,修建水渠,帶領村民全面恢複和加快農業生産,大寨村的面貌很快煥然一新。1963年,大寨村遭受洪水、冰雹等自然災害,給當地村民造成重大損失。災後,陳永貴又帶着村民艱苦奮鬥,戰勝了天災,大寨村不僅沒有向國家申請救災,而且遠遠超過了原定的生産目标,向國家傳遞了24萬多公斤的商品糧。

這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奇迹。于是陳永貴一下子很快成為社會名人。大寨村成為了全國聞名的村,陳永貴也多次應邀到各地分享經驗。

在組織的安排下,陳永貴先是在山西地區擔任一系列重要職務,後來被調任中央任職。1975年,陳永貴離開山西,赴北京擔任副總理,分管農業工作。

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後,時隔3年,又給中央寫一封“求職信”

陳永貴任職期間,依然保持農民本色,和普通農民沒什麼兩樣。

1980年8月,在中央有關上司的建議下,陳永貴辭去了副總理職務。陳永貴辭職後,回到了山西老家。他在家過着平靜的生活。 他不僅在家裡種了許多花草,還在老家的田地裡種了一些莊稼。

在家待了三年之後,陳永貴有些“閑不住”,仍然希望能回歸農業生産工作,重新為農業貢獻一份力量。 于是陳永向中央寫了一份非常誠懇的“求職信”,請求能重新投身農業。

陳永貴辭去副總理職務後,時隔3年,又給中央寫一封“求職信”

中央接信後,經過認真考慮,同意了陳永貴的請求。後來在中央的安排下,陳永貴到北京郊區的一個農場,擔任農業顧問。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戰場”,陳永貴非常開心,陳永貴人生的最後三年,就是在這個農場度過的。

1986年3月26日,陳永貴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7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