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野政治部主任譚政為何是大将、而參謀長劉亞樓隻授上将?

建國後,譚政的兒子譚星明曾問譚政:爸爸,您是大将,指揮過哪些戰役?大将回答:革命事業就像一輛汽車一樣,有很多零件組成,要是每個人都争着當發動機,卻沒有人做油箱,那麼這輛車能正常運轉嗎?政治工作就是一輛汽車的油箱,為革命事業培養人才,輸送能量。譚政是我軍政工大将,是為數不多的能把政治工作上升到很高理論水準的卓越政工幹部。

東野政治部主任譚政為何是大将、而參謀長劉亞樓隻授上将?

左八為譚政大将

譚政參加了1927年9月9日的秋收起義,10月入黨,紅軍時曆任紅四軍31團秘書、紅四軍軍委秘書長、紅四軍政治訓練部部長、紅12軍政治部組織部長、紅一軍團一師政委;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甯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戰争時期,曆任東北聯軍、東北軍區兼東野政治部主任、1949年3月任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4月11日四野向華中、華南進軍,羅帥因病沒有南下,他挑起四野政治工作重擔;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譚政任中南軍區暨四野第三政委,後又任中南局第一副書記,1954年9月任國防部副部長,10月任總政第一副主任,52年定軍委委員級。

譚政極其擅長做政治工作,并能把政工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如果說羅帥是政工元帥(其實羅帥軍事上也不弱,勝過陳、聶),那譚政就是政工大将。他在任紅四軍前委秘書時就協助主席起草了《井岡山的鬥争》。1936年3月26日總結出《關于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見》獲中央按語,予以轉發。(譚政以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争向抗日戰争轉變,發揮中重要的作用,對轉型期全軍政治工作具有指導作用)抗戰時,他撰寫的論述軍隊政治工作的文章,發表在《八路軍軍政雜志》上,對敵後抗戰的我武裝政治工作建設作出重大貢獻。1944年4月受中央委托,在毛、周、劉三位偉人主持、指導下,由他起草并由他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作了《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是繼古田會議之後,軍隊建設、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曆史文獻,在我軍政治工作理論建設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建國後,軍委及總政治部曾幾次将該報告印發全軍。可見譚政的政工實踐水準及政工理論水準。1945年七大上他當選候補中央委員,其時開國第一大将粟裕也隻是候補中央委員,開國元帥除了朱老總是書記處書記、彭總是政治局委員外,其餘各帥還隻是中央委員。遼沈戰役前他在林總、羅帥支援下,開展了以訴苦教育提高階級覺悟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軍運動,大大提高了東野全軍的思想覺悟、戰鬥意志。1948年11月18日譚政在沈陽主持召開由各縱隊政委、政治部主任參加的政工會議,把該會議改成參加平津戰役的緊急動員大會。12月7日東野指揮部入關後,他又起草了《目前作戰的政工動員》訓示,11日發出,又起草《關于平津作戰政治鼓動的訓示》。他和羅帥是我軍政工璀璨星空的雙子星座,是主席在政工領域的好學生。他是我軍中除了主席外,政工理論研究最深的人。譚大将居功至偉!而我卓越的政工幹部和卓越的軍事指揮幹部是我軍壯大騰飛的兩翼,政工戰線評大将,他是首選!

東野政治部主任譚政為何是大将、而參謀長劉亞樓隻授上将?

譚政和賀老總在七屆二中全會上

再看劉亞樓,朱老總稱贊他為“軍人标杆",總理稱贊他“千軍易得,一将難求",林總稱贊他“一個劉亞樓頂三個參謀長",他的大兵團指揮才能堪稱一流。劉亞樓1929年8月入黨,9月加入紅軍,曆任閩西遊擊隊班長、排長,12月入紅4軍随營學校學習,1930年任紅12軍連長、營長兼政委、紅4軍3縱8支隊政委,後任12師35團政委、11師政委、紅1軍團2師政治部主任、政委,參加蘇區曆次反圍剿,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紅11師政委,與師長陳光任中央紅軍前衛,參加突破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進攻遵義、四渡赤水、飛奪泸定橋等戰鬥,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劉亞樓任紅1師師長、陝甘支隊2縱副司令員,到陝北後,任紅1軍團2師師長,軍政雙優,參加直羅鎮、東征戰役,1936年6月入抗大學習,畢業後任抗大訓練部部長,1938年任抗大教育長,1939年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随蘇聯紅軍下東北。因劉亞樓擅長戰役指揮,被羅帥、林帥向主席推薦,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是林總在東北、華北戰場軍事上的主要助手。他協助林總指揮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他采用“東西對打、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各個擊破”的戰法,在1949年1月率5個軍29小時解放天津,全殲天津守軍13萬,活捉守備司令陳長捷,4月任四野14兵團司令員,1949年10月任空軍司令員。1952年定正兵團級。

劉亞樓的大兵團指揮能力在上将中較為突出。但他缺席了八年抗戰,軍中資曆打了折扣。解放戰争中,他止步四野參謀長,而同在四野的譚政,原本同他平級的參謀長直升至野戰軍副政委、第三政委,軍中地位後來要高過劉亞樓半個頭。

東野政治部主任譚政為何是大将、而參謀長劉亞樓隻授上将?

劉亞樓在指揮攻打天津

加之,我軍進階政工幹部中有資格作為政工代表授大将者寥寥無幾,另一個有資格入選的譚震林因轉入地方工作未參與評銜。我軍進階軍事指揮員中軍功顯赫者較衆,軍事指揮員中大将的競争更為激烈!這也是劉亞樓無緣大将軍銜的原因!主席手書的拟授大将的15人名單中本有劉亞樓的,但後來壓縮大将隊伍,定了十人,名額限制,蕭克、劉亞樓、張宗遜、王震、許世友出局了!這五位五二年定級均是正兵團級,比譚政他們的軍委委員級别低。

綜合上述,譚劉在紅軍時代級别上基本持平;劉缺席抗日戰争,即便參加,級别也低于譚,譚曾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甯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至少副大軍區級,劉如不去蘇聯留在國内,最多大軍區參謀長或二級軍區司令員(參考陳赓),比譚低半個頭!解放戰争中,譚政又從政治部主任升至四野副政委、第三政委,而劉止步四野參謀長,52年定軍委委員級,比大兵團級的劉又高半頭!加之譚政是作為政工代表領授大将銜,沒太多争議,他緊挨大舅哥陳赓,大将中排第五,在肖勁光前,座次還是比較靠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