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随時随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傅雷 《未知》

說起陳永貴,可能這是70前一代人的記憶了。陳永貴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位副總理。不過,這位副總理的身份頗為不同。并且,陳永貴做了副總理以後,他的家人其實并沒有沾光,反而還失去了一些利益。比如陳永貴的女婿,就對這個嶽丈意見很大。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陳永貴的傳奇

陳永貴生于舊中國時代的山西。在很小的時候,陳永貴就成了孤兒。在山西大寨村的鄉親照顧下,陳永貴得以長大成人。陳永貴心懷感恩,對于陳永貴來說,大寨村的人民,對他的恩情太大了。

1937年,日軍進攻山西,閻老西丢下山西大片領土逃之夭夭。而延安方面的地下武裝也在這個情況下,在山西遍地開花。此時的陳永貴雖然不大太清楚延安方面和重慶方面的差別(畢竟剛接觸,不熟悉很正常),但是,陳永貴音隐約感覺到,延安方面會給人民尊嚴和幸福。就這樣,陳永貴擔着生命風險,開始為組織上辦事兒,為此,還受過日本人的迫害。

新中國成立後,陳永貴在大寨村安心從事農業建設活動。客觀來說,由于舊社會的客觀條件,導緻陳永貴受到的教育很少。不過,陳永貴懂得鑽研和琢磨。事實上,古往今來的一切大學問家,還都有這種精神。在陳永貴的鑽研和琢磨下,他總結出了很多實用的務農經驗,并且在天災的情況下,保證了大寨村的豐收。

當時的中國處于工業化建設時代,而工業建設的資金,源自農業方面的收入。是以,領袖對農業十分重視。是以當陳永貴能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還帶領大寨村實作豐收的消息被領袖知道以後,領袖于是接見了陳永貴,并在随後不久,安排陳永貴擔任副總理,讓他把這寶貴的農業經驗,在全國範圍内普及推廣。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2、永遠的農民

在舊社會,存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情況。不過,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這種情況基本上被杜絕了。尤其是在陳永貴家裡,這種情況更是不存在。

對于陳永貴來說,自己不論是大隊書記也好,副總理也罷,有一個身份,他需要永遠保持、永遠不能忘記,那就是農民身份。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是以,陳永貴告訴自己的兒女:你們唯一的背景,就是農民的兒女,不要指望因為父親的特殊地位而擷取特殊利益。一切标準,都要按照普通的農民子女标準來。不過,話雖這樣說,陳永貴的子女還是受到了特殊的影響——不過,這個影響的特殊之處,在于放棄自己的應得權益。

比如陳永貴的二兒子在部隊因為表現很好,是以部隊上司按照當時的規章制度,準備為他提幹。結果不曾想,陳永貴卻表示反對。因為陳永貴擔心外人會誤解,自己的兒子提幹是走後門,是以要求兒子退役,并且他兒子還一度賦閑在家。

陳永貴的女兒陳明花也是如此。陳明花在山西的一個基層機關,負責檔案管理工作,一個月的收入很低,以至于很多人不曾想過,陳明花有個顯赫一時的父親。并且,陳明花的丈夫在準備提幹的時候,陳永貴也建議自己的女婿要踏實工作,做個小職員就好,不要想什麼提幹。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為此,陳永貴的女婿多次說:自從做了陳家的女婿,自己受到了太多壓制。不過,陳明花也知道,這隻是丈夫的調侃。因為早在自己和丈夫結婚前,丈夫就知道陳永貴對自家人的職業态度——那就是不追求福利和地位,隻求兢兢業業。

陳永貴唯一女兒,至今仍在家鄉管理檔案,丈夫求職受壓制很有意見

陳永貴的這種家風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