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無意間聽到安靜的《問上天借一紙華年》,第一句歌詞就吸引了我,頓時我就走到小度面前聽個究竟“問上天借一紙華年?這是一紙怎樣的華年?”
“多想問上天借一紙華年 躺在時光溫床上沐浴嫣然 不要叫醒我睡美人般缱绻”,聽聽,多美啊,在時光的溫床上躺着一個欲說還羞的睡美人呢,頓時我的思緒開始飛揚,這一定是一首特别好聽的歌,于是,我開始靜靜地聽歌。
“一人秋千清飛揚花留戀 臉頰香染蝶翩跹春勝年”,一個裙裾飛揚的女子在秋千上蕩漾,溫柔了歲月了,蹁跹了流年,那畫面光光想着就讓人陶醉了……
“千嶂環抱屋舍三兩點”,這不正是很多人夢中老家的模樣嗎?群山之中或參差不齊的樹蔭力錯落有緻地矗立着幾座磚房,那不就是父母輩的家,我們的老家的樣子嗎?隻是如今,我們也日漸衰老,而在瓦房前守望的父母更是垂垂老矣,或者早已不在人世了,當年的老屋,如今業已蛛網盤結了。
“清溪浣紗魚戲水草連”,這句歌詞裡活脫脫就是我們童年的再現。年幼的我們在農村,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洗衣機,洗衣服全靠村邊的那條小河,河邊蹲着賣力洗刷的母親和盡力玩耍的我們。
我們或用笊籬抓起活蹦亂跳的小蝦,也曾捧起想從指縫溜走的小魚,但不管是小魚或小蝦,很快就變成四方桌上的一道美味。
是以,兒時的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愛極了村裡的那條小河,因為它是我們快樂的源泉,也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的源頭之一。
“攬月入懷歌賦覓花田”,尋覓花田,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好?2018年,曾經有幸在武威見到那大片大片滿是的向日葵,那熱情似火的“笑臉”徹徹底底把我們給震撼了:怎麼有這麼多的向日葵?怎麼有這麼大片的,比稻田還要多的向日葵,醉了,醉了……
而在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驿前鎮西南部,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村,那裡有着近千年的白蓮栽種傳統,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觀賞性最強的蓮花第一村那是真正意義上的花田。
隻要你在蓮花盛開的季節,隻要看一眼,就會讓人沉醉,那麼美的蓮花,那麼多的蓮花,那是真正的視覺盛宴,那是花中絕對的饕餮大餐。
“杯底小楷濕透了心眷念”,美人執筆寫眷戀,光光聽着就足夠讓人迷戀,是不是?更何況那筆端的小楷,更可以讓人遐想連篇……
“腰肢的寒梅試問懷舊塵世”,隻有當你實地看過如雪白潔白無瑕,但卻比雪“暗香浮動”的梅花的時候,你才會發自内心地感慨“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絕對是描寫梅花的千古名句。
“誰人譯錯了春天凜冽風寒 多想問上天借一紙華年……”,就這樣,一曲《問上天借一紙華年》已經單曲循環了很多遍,透過這優美的旋律和歌詞,那就是我幻想了千百次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