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貫中為何要創作吳國太、喬國老這兩位人物?(作者:孫正宇)

作者:曆史作家孫正宇

作者:孫正宇

《三國演義》中,劉備東吳結親,孫策、周瑜的嶽父喬國老為什麼會幫劉備?

這個問題,筆者思考了幾天。最開始沒有理出頭緒來。總覺得喬國老沒理由要幫劉備啊!怎麼講?

羅貫中借喬國老之口給出的答案是孫權、周瑜想以假結婚的方式奪回荊州,就算成功了也會讓人恥笑。就算喬國老看不起周瑜的這個計策,但是周瑜是其女婿,喬國老是孫權集團的人。喬國老在這件事上去幫劉備,就等于與孫權去唱對台戲。雖然喬國老不屬于東吳的核心決策層,但也是東吳集團一位地位顯赫的人物。孫權是反對劉備的,作為江東孫氏的親家,喬國老怎麼幫起劉備了呢?孫權能高興嗎?

羅貫中為何要創作吳國太、喬國老這兩位人物?(作者:孫正宇)

是以筆者之前沒有想通這個問題。

可能有人會說,喬國老可能是忠于漢室的,劉備是大漢皇叔,他幫劉備很正常。是這樣嗎?

筆者認為這個玩笑開大了。怎麼講?

其一,孫堅曾經私藏了傳國玉玺。喬國老要是忠于漢室,他怎麼會與孫堅家族結親,怎麼會久居江東?應該去朝廷找漢獻帝才對啊。

其二,如果說喬國老心向劉備,這更不靠譜了。喬國老要是心向劉備,應該去荊州投奔劉備才對啊。當然,以喬國老與江東孫氏的親家關系、與周瑜的翁婿關系、在江東的地位,是不會做出這種不靠譜的事的。

其三,就算喬國老叛逃荊州,劉備會收留他嗎?不會。為什麼?隆中對的方針之一是聯合孫權,共抗曹操。劉備不會為了一個喬國老而得罪了孫權。是以,喬國老就算叛逃荊州,估計也會被劉備遣傳回東吳。

羅貫中為何要創作吳國太、喬國老這兩位人物?(作者:孫正宇)

那喬國老為什麼幫劉備?

其實要搞清這個問題還要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說起。怎麼講?

劉備去東吳入贅,是羅貫中根據正史改編的。那麼正史的原貌是什麼樣?

劉備去東吳向孫權要地盤,周瑜建議把劉備留在東吳,但是孫權沒同意。劉備得以回到荊州。也就是說在正史中,周瑜是主張扣留劉備的,如果沒有孫權的同意,劉備是回不到荊州的。

但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故事改了。改成孫權、周瑜都是主張以劉備入贅為名,将其騙到東吳。也就是說,孫權和周瑜都不會真地将孫權妹妹嫁給劉備,都不會同意放劉備回荊州。這樣一來,劉備和孫夫人的婚結的成嗎?結不成。婚結不成,沒有孫夫人的幫助,劉備回得去荊州嗎?回不去。劉備要是回不去荊州,蜀漢怎麼建立啊?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些人以後怎麼辦啊?《三國演義》還怎麼往下寫啊?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和真實的曆史不一樣,真實的曆史是誰也改不了的,而《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怎麼發展,關鍵在于羅貫中的筆怎麼寫。

羅貫中意識到,要讓劉備的婚能夠結成,必須安排一個人,這個人必須能管住孫權的人。于是羅貫中虛構了一個人,就是吳國太。但是問題在于,孫權為什麼要聽吳國太的?

在《三國演義》之中,吳國太是孫夫人的母親,她和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孫權的母親吳氏一起嫁給了孫堅。是以吳國太很關心自己女兒孫氏的婚姻,知道孫劉聯姻是周瑜之計時,出于自己女兒名節的考慮,決定看看劉備怎麼樣,再決定與否聯姻。但是這并不能決定孫權一定要聽吳國太的,為什麼?

因為從孫權的母親角度講,吳國太是孫權的小姨;從孫堅的角度講,吳國太是孫堅的妾,是孫權的庶母。在江東的軍國大事上,孫權沒有必要聽吳國太的安排。羅貫中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是以他給吳國太和孫權加了戲。怎麼講?

其一,《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講,孫權的母親吳氏去世前,告訴孫權:“我和我妹妹都嫁給了你父親,是以我妹妹(吳國太)也是你母親。我去世後,你要像對待我那樣對我妹妹。而且你妹妹(孫夫人),你也要好好恩養,将來為他找個好丈夫。”

其二,羅貫中給孫權戴了個大高帽。怎麼講?《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有句話:“孫權乃大孝之人。”什麼叫“大孝之人”?就是不是一般地孝順。

如此一來,吳國太的話,孫權要聽。羅貫中讓吳國太管住孫權的目的實作了。是以,即使吳國太因為年僅半百的劉備“儀表非凡”而看中劉備,有些不合情理,但是為了劉備能結成婚,為了《三國演義》的故事能繼續往下寫,羅貫中也是盡心竭力了。說實話,羅貫中實在想不出吳國太看中劉備當自己女婿的更好理由了。

羅貫中為何要創作吳國太、喬國老這兩位人物?(作者:孫正宇)

在設計了能管住孫權的吳國太之後,羅貫中發現還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吳國太這個形象讓讀者讀起來很别扭。怎麼講?

孫權是大孝之人,那吳國太作為孫權的“母親”,為什麼處處在保護劉備,對自己的“兒子”孫權想要奪回荊州的事業置若罔聞?

這些事會給讀者一個印象。什麼印象?

雖然吳國太不是孫權的親媽,最起碼也是小姨。而人家孫權可是羅貫中筆下“大孝之人”。你吳國太招劉備為婿就已經很不合情理了,你怎麼還不關心孫權想要奪回荊州的事業呢?這符合情理嗎?

其實這也是羅貫中先生犯愁的地方,羅貫中先生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是以,羅先生想了辦法,就是提前布局。怎麼講?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和四十四回中,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後,孫權對是戰是和猶豫不決,吳國太建議孫權問問周瑜。于是,孫權派人去鄱陽找周瑜回來議事。本來正史中建議孫權把周瑜找回來的人是魯肅,羅貫中把魯肅的建議轉給了吳國太了。為什麼這麼做?

羅貫中這麼做是讓讀者感到,吳國太是關心孫權事業的,他不是一個隻關心劉備不關心孫權的人。

設計完吳國太這個人物之後,羅貫中又發現一個問題。怎麼講?

劉備到東吳之後,直接去找吳國太是有困難的。為什麼?

其一,吳國太的丈夫孫堅于公元191年去世,吳國太寡居多年,而且很少過問江東的政事。不要說劉備一個外人,就是江東的文臣武将,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也不是很合适直接越過孫權去找吳國太。而且劉備與寡居的吳國太年齡相仿,在當時的社會,多少講究一個“避嫌”。

其二,假設劉備不管那麼多禮法,直接越過孫權去找未來的嶽母吳國太。問題是周瑜的計策當時并沒告訴吳國太,吳國太不知道劉備入贅東吳的事情。劉備見到吳國太必然會說自己要成為其女婿的事,而吳國太必然會說:“這事我怎麼不知道!”這樣一來,孫權、周瑜造假的事就露餡了。劉備和孫氏聯姻的事就黃了。

面對這些困難,羅貫中意識到,必須在劉備和吳國太之間設立一個聯系人,這個人必須有幾個特點:

其一,這個人必須在東吳,而且劉備必須很容易就可以見。

其二,以這個人的身份,見到吳國太也很容易;不但要能很容易見到吳國太,還要能在吳國太面前說得上話。

其三,這個人在江東要有特殊的地位。他要不怕周瑜,而且就算他幫了劉備,孫權也不會對他怎麼樣。

想來想去,羅貫中認為讓二喬的父親喬國老當這個聯系人相對合适。為什麼?

其一,喬國老是二喬之父,以喬國老身份,劉備去拜見他,應該不存在什麼問題。

其二,喬國老是孫策的嶽父,和吳國太是親家。親家見面,應該是個很好的理由。

其三,喬國老是周瑜的嶽父,周瑜就算不滿意,也不友善發作。

其四,孫策是孫權的哥哥,喬國老是其哥哥的嶽父。孫權被羅貫中定位為“大孝之人”.是以,羅貫中寫喬國老敢去幫着劉備,孫權沒有怪罪喬國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圓其說。

關鍵是喬國老為什麼幫劉備,吳國太怎麼會看中劉備?羅貫中也知道這兩個問題自己給出的理由并不充分,但是也确實想不出充分的理由,可是這難不倒作為小說家的羅貫中,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什麼辦法?

就是轉移讀者的注意力。通過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把讀者注意力轉移到孔明的足智多謀上,讓讀者感到喬國老能幫劉備,吳國太看上劉備,都在孔明神機妙算之内。許多人已經把孔明 “神算”當成常态,而且崇拜之至。是以,這兩項反而成了孔明“神算”的加分項。不能不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先生擅長編故事。

羅貫中為何要創作吳國太、喬國老這兩位人物?(作者:孫正宇)

孫正宇作品《知三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