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陵之禍:司馬遷冤還是不冤?

作者:一往文學

提起《史記》,除了想到"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評價,想到更多的便是它的作者——司馬遷。提及司馬遷,又不得不聯想到他曾遭受宮刑,而這部曠世著作,即是他遭刑後忍辱負重完成的。李陵事件在司馬遷一生中,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讓他看清了封建統治者的本質,在進行創作時,也不再是簡單地對曆史進行總結,而是融進了自己的身世之歎,使得全書籠罩着濃濃的悲劇色彩。對于司馬遷的遭遇,後人也常常報以極大的同情。

李陵之禍:司馬遷冤還是不冤?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會有此禍?遭此橫禍,到底冤不冤?"李陵之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知道,漢朝時期多有匈奴犯境,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不少抗擊匈奴的名将,較為熟悉的就有李廣、衛青、霍去病等等。抗擊匈奴,是漢朝武将常有的事。

李陵之禍:司馬遷冤還是不冤?

西漢武帝時期,曾命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出征匈奴,李陵帶領五千步兵同時出擊。然而,在李陵行軍過程中卻遭遇了匈奴軍隊。他毫不畏懼、帶領部下英勇作戰,予匈奴以沉重的打擊。但寡不敵衆,在援兵不到、糧盡矢絕的情況下,李陵選擇了投降匈奴。接下來,事情是如何發展的?

據《史記·李将軍列傳》記載,"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族陵母妻子"。李陵投降之後娶了單于的女兒為妻,朝廷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便把李陵的家人給處死了。武帝的行為,可說是帝王無情啊。

相對于《史記》的簡單記載,《漢書》就詳細得多了。在《漢書·李廣蘇建傳》,寫道:"陵敗處去塞百餘裡,邊塞以聞。上欲陵死戰……"這說明什麼?說明武帝原本是希望李陵能"死戰",結果李陵卻投降了!這就與皇帝的意願相違背了。那麼問題來了,武帝為什麼想要李陵戰死沙場呢?答案,同樣也可以在《漢書》中找到:"天漢二年,貳師将三萬騎出酒泉,擊石賢王于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将辎重",一開始武帝隻想讓李陵為貳師将軍護送辎重。但李陵謝絕了,并且自請五千步兵"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武帝一聽,覺得這李陵不錯啊,有膽量,"上壯而許之",對李陵抱有很大的期望,可這後來的事實卻是李陵投降了。漢武帝這心裡産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心裡自然就有了一股氣。在這種情況下,臣子們自然也就清楚皇帝對李陵是什麼态度,故"群臣皆罪陵"。唯獨司馬遷,他偏不!當皇帝問到他時,情況是"遷盛言:……"。想想,在空氣凝固的朝堂之上,衆臣小心翼翼地揣摩聖意,而司馬遷卻"盛言",口若懸河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态度,公開唱反調,給原本就怒火中燒的武帝澆了一勺油。

李陵之禍:司馬遷冤還是不冤?

僅僅是因為替李陵說了情,司馬遷就被施以宮刑了嗎?似乎也不全是。根據曆史,在公元前99年的戰争中,除了李陵,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人——貳師将軍,李廣利。他是何人?他是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兄弟。那這位貳師将軍在戰争中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漢使貳師将軍将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于天山,得首虜萬餘級而還。匈奴大圍貳師,幾不得脫,漢兵物故什六七",一開始時得了一點戰功,在後面的交戰中卻使得漢軍折損了六七成。兩相比較,李陵就顯得越發英勇了。而且李廣利是主将,李陵是偏師。越是把二人相提并論,越是在提醒漢武帝在任命主将上了犯了錯誤。是以,司馬遷的表現,在漢武帝的眼裡,明晃晃地是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兒對自己說:你用人不當、不分是非、賞罰不公。相比起李陵的投降行為,司馬遷更像是直接地打了皇帝的臉。

綜合來看,稱贊李陵之勇确是惹得武帝臉上無光、顔面丢盡,而批評李廣利才是讓武帝徹底動怒的原因啊。

話又說回來,在天子盛怒之下替李陵說情,是不是這兩人私下的關系特别好?《報任少卿書》中有提到:"夫仆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杯酒接殷勤之歡",私下裡二人并無交集,替李陵說情,完全隻是出于自己平日裡對李陵的觀察和了解,認為他許是在找尋機會報效朝廷,投降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然而,司馬遷又怎能想到,就是這一番話給自己招來了禍刑。

在封建社會裡,天子獨攬大權,喜怒無常,一不留神就帶上了罪名。是以,司馬遷遭宮刑,說不冤,其實也挺冤的,他不過是盡了一個為人臣子的本分;要說冤吧,可偏偏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選擇随大衆、明哲保身,有此一難,似乎看上去也不算很冤。

冤不冤,權看自己是怎麼看待的了。

不過有一件事倒是可以确定的,如若沒有"李陵之禍",《史記》或許就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了。

李陵之禍:司馬遷冤還是不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