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陵之祸:司马迁冤还是不冤?

作者:一往文学

提起《史记》,除了想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想到更多的便是它的作者——司马迁。提及司马迁,又不得不联想到他曾遭受宫刑,而这部旷世著作,即是他遭刑后忍辱负重完成的。李陵事件在司马迁一生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让他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本质,在进行创作时,也不再是简单地对历史进行总结,而是融进了自己的身世之叹,使得全书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对于司马迁的遭遇,后人也常常报以极大的同情。

李陵之祸:司马迁冤还是不冤?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有此祸?遭此横祸,到底冤不冤?"李陵之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知道,汉朝时期多有匈奴犯境,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不少抗击匈奴的名将,较为熟悉的就有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等。抗击匈奴,是汉朝武将常有的事。

李陵之祸:司马迁冤还是不冤?

西汉武帝时期,曾命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征匈奴,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同时出击。然而,在李陵行军过程中却遭遇了匈奴军队。他毫不畏惧、带领部下英勇作战,予匈奴以沉重的打击。但寡不敌众,在援兵不到、粮尽矢绝的情况下,李陵选择了投降匈奴。接下来,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李陵投降之后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朝廷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把李陵的家人给处死了。武帝的行为,可说是帝王无情啊。

相对于《史记》的简单记载,《汉书》就详细得多了。在《汉书·李广苏建传》,写道:"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这说明什么?说明武帝原本是希望李陵能"死战",结果李陵却投降了!这就与皇帝的意愿相违背了。那么问题来了,武帝为什么想要李陵战死沙场呢?答案,同样也可以在《汉书》中找到:"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一开始武帝只想让李陵为贰师将军护送辎重。但李陵谢绝了,并且自请五千步兵"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武帝一听,觉得这李陵不错啊,有胆量,"上壮而许之",对李陵抱有很大的期望,可这后来的事实却是李陵投降了。汉武帝这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心里自然就有了一股气。在这种情况下,臣子们自然也就清楚皇帝对李陵是什么态度,故"群臣皆罪陵"。唯独司马迁,他偏不!当皇帝问到他时,情况是"迁盛言:……"。想想,在空气凝固的朝堂之上,众臣小心翼翼地揣摩圣意,而司马迁却"盛言",口若悬河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公开唱反调,给原本就怒火中烧的武帝浇了一勺油。

李陵之祸:司马迁冤还是不冤?

仅仅是因为替李陵说了情,司马迁就被施以宫刑了吗?似乎也不全是。根据历史,在公元前99年的战争中,除了李陵,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人——贰师将军,李广利。他是何人?他是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兄弟。那这位贰师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一开始时得了一点战功,在后面的交战中却使得汉军折损了六七成。两相比较,李陵就显得越发英勇了。而且李广利是主将,李陵是偏师。越是把二人相提并论,越是在提醒汉武帝在任命主将上了犯了错误。因此,司马迁的表现,在汉武帝的眼里,明晃晃地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对自己说:你用人不当、不分是非、赏罚不公。相比起李陵的投降行为,司马迁更像是直接地打了皇帝的脸。

综合来看,称赞李陵之勇确是惹得武帝脸上无光、颜面丢尽,而批评李广利才是让武帝彻底动怒的原因啊。

话又说回来,在天子盛怒之下替李陵说情,是不是这两人私下的关系特别好?《报任少卿书》中有提到:"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杯酒接殷勤之欢",私下里二人并无交集,替李陵说情,完全只是出于自己平日里对李陵的观察和了解,认为他许是在找寻机会报效朝廷,投降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然而,司马迁又怎能想到,就是这一番话给自己招来了祸刑。

在封建社会里,天子独揽大权,喜怒无常,一不留神就带上了罪名。所以,司马迁遭宫刑,说不冤,其实也挺冤的,他不过是尽了一个为人臣子的本分;要说冤吧,可偏偏在那样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随大众、明哲保身,有此一难,似乎看上去也不算很冤。

冤不冤,权看自己是怎么看待的了。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可以确定的,如若没有"李陵之祸",《史记》或许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了。

李陵之祸:司马迁冤还是不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