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偉業需要厚實學術精品支撐

正月初六,陝西韓城瑞雪紛飛,行走在司馬遷祠山腳下的遊人,鮮豔的衣着點綴着曆經滄桑的司馬古道。司馬遷祠,始建于西晉永嘉四年,依崖就勢,矗立在芝川鎮東南一片雪白的山崗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胸懷天下,壯志淩雲,撰著《史記》時“士以弘道”的隐忍與豪邁志向,激勵着無數後世學者精進學術志業,弘揚學術精神。《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山西、山東、江南、塞北等地的物産,“皆中國人民所喜愛”。司馬遷第一次将“中國”“人”與“民”連在一起構成偏正詞組,首創了“中國人民”這個完整獨立的語音機關,展現了自豪優越的民族情感,亦為現代中國的政治與學術話語領域使用該高頻詞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憑吊司馬遷墓,閱斯文,心有戚戚焉。兩千多年過去了,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和鴻篇巨制《史記》彰顯出的治史情懷和學術精神,依舊光照後人。

中國,飽經千年滄桑,古老而又年輕,文明燦爛的曆史中國早已轉換為快速發展的當代中國,生機勃勃,前景無限。我們正處在“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從未有過的全新發展局面和光明前景,為21世紀的中國進一步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實作輝煌發展,打開了更具實踐廣度、理論深度、曆史厚度的思想空間。面對宏闊發展的新時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彰顯新時代的學術精神,自覺踐行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積極擔當彙聚智慧和力量的學術責任,是當代中國學人的重要使命。

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從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回答好這一重大課題,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學術研究應有的學術情懷和學術精神。

曆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中國有着5000多年連續不斷的文明發展史,考察曆史中國是觀察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次元。不了解中國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曆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曆史發展道路。堅持曆史思維,既是中華民族曆史學習和研究的傳統,也是人們認識曆史現象的不竭動力。

作為一門科學和學術志業,考古學旨在通過當下發掘的曆史文化遺存,洞察人類曆史發展的脈動。它的魅力,并不限于材料發現,還在于問題研究,盡管無法完全複原曆史的全要素細節,但是可以無限接近曆史的真相。正月初五,記者踏雪重訪關中西部的周原遺址。周原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以出土大量蔔骨、蔔甲以及珍貴的國寶青銅器聞名于世。周集夏、商文化之大成,創造了空前發達繁榮的中國文化,也是爾後三千多年中華文化的根基所在。周人奉行“天命靡常,惟德是親”的觀念,這種宇宙之道與人性之道的二進制論,在春秋時代被孔子合二為一,形成以仁學為中心,籠蓋天人之際、生死之間、善惡之分的儒學終極關懷。先秦時期,儒家以天下為己任,以王者之師自居,試圖通過“格君心之非”來塑造理想君主,進而重建立立統一的社會價值系統。

“天人之學”是漢代儒家經學的主幹。“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代表了一種具有強烈時代特征的曆史文化意識和學術精神。“究天人之際”偏重于從曆史事件中領悟天道與人事交集的資訊。“究天人之際”的“究”,強調對未知規律的探索追求。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長、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新科談到司馬遷,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辨別,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着重要作用。今天的《史記》和司馬遷研究,隻有與現實相結合,與當代文化建設緊密相聯,才能更具旺盛的學術生命力。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究天人之際”的學術精神,要求我們打破學科之間的藩籬;“通古今之變”,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擔負起溝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學理重任,在對曆史反思、對現實完善的基礎上,提出對未來的前瞻性設計。

學術精神是學者的價值準則、認知理念和精神氣質,是學術研究的靈魂和導向。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以天下為己任,經世濟民,不隻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創造新的曆史偉業,永葆大道之行,更是中國共産黨為萬世開太平、肩負起人類命運與共的曠世努力。當代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彰顯大黨擔當和負責任大國擔當,必須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互動中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不斷提供重要的智識力量。弘揚關懷天下的中國學術精神,以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懷觀照中國發展中的問題和世界發展中的問題的積極解決,不斷在思想生産與政策生産上推陳出新,才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之于“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的重大現實功能與實踐擔當意義。

家國情懷砥砺學術擔當

中國知識分子自古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中華學術文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無不激勵着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更好地肩負起曆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及“橫渠四句”。“橫渠四句”闡明了知識分子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為當代中國學人指明了實作學術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位于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城東的橫渠書院,春節期間遊人絡繹不絕。這裡曾是中國北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創始人張載的講學台。北宋時期,張載滿懷學術使命意識,俯而讀,仰而思,博采衆長,創立“關學”,成為了與“濂”“閩”“洛”并列的著名理學學派,對宋明儒學的主流精神與核心價值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謝陽舉看來,張載為學不尚空談。“為天地立心”就是為人類社會建立“以仁為核心”的價值體系;“為生民立命”就是要為群眾确立正确的精神價值導向和價值觀念,建設精神家園;“為往聖繼絕學”,就是要同周敦頤、二程等理學家建構一套以“理、氣、心、性”為核心範疇的理論體系;“為萬世開太平”就是實作《西銘》描述的“民胞物與”“天下歸仁”的社會理想。

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就是從崇拜自然、服從自然逐漸走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曆史。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有效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中,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學回答民族複興與時代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及時總結新的實踐經驗,不斷推進有價值的理論創新,并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學術報國的智慧價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着的理論指導發展着的實踐。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圍繞中國與世界雙重次元中的重大發展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立足中國現實、符合中國語境、植根中國大地,提煉出能夠展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準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展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力。

盡管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但是知識生産與生産者從屬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特征,并不能否定社會曆史發展規律決定下的精神産品特性,進而賦予了學術“精神事業”的使命,真正的學術精神必然與社會文明主體息息相關。盡管學術精神有多重境界,但都要求大力弘揚紮實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到潛心于學術、聚焦于學術、陶醉于學術和奉獻于學術,進而催生真正的學術思想、學術精品與學術成就,凝練出與時代精神相融合的學術精神。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教授黨聖元看來,在學術的精神世界裡,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需要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這既是一種使命擔當,又是一種精神激揚,更是一種學問境界。每一位學者從踏上學術征程的第一步起,就必須開始培養自己的學術精神、追求自己的學術境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人民是曆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善于從人民群衆創造曆史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理論和學術創新的智慧和營養,就能做出有思想、有根基、有深度、有建樹的學問。

理論和實踐雙重探索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同志們和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百花齊放、百家争鳴’方針,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理念,以研究大陸改革發展穩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立時代潮頭,通古今變化,發思想先聲,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努力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增強大陸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7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緻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的賀信中,鼓勵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研究成果,建構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隻有把個人的學術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牢固樹立學術精品意識,努力做對國家、民族、人民有貢獻的學問家,才能真正肩負起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真正承擔起培根鑄魂、以文化人、以學輔世的使命,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奉獻具有鮮活生命力并能傳之久遠的學術精品。新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隻有立足中國實際,推動重大理論、觀點和學術思想創新,才能在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中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以優秀科研成果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撐。

新時代緻力于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接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進,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漸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更為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而卓然奮進。新時代偉業不僅包羅宏富,而且同樣震古爍今。奮進新時代,需要學術精神的有力支撐,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奮發向上,砥砺前行。不負明媚春光,不負黨中央重托,不辱知識分子光榮使命,中國學術才能盛放在希望的原野,為實作偉大複興中國夢添彩發光!

編輯:馬雲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