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作者:文蹤旅迹

結局這種東西,常常是要麼悲要麼喜,鮮有例外。然而這世間又難有一個"絕對",是以有些結局,即便說不上是"悲喜交加",但從不同群體的角度去看,卻還是能夠讀出不一樣的味道。隋朝的結局,便是如此。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熟讀唐詩三百首的我們,對什麼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可謂是心馳神往,恨不得親自穿越過去體驗一下。是以對很多後人而言,隋朝滅亡了,昏庸的隋炀帝下台了,這個結局自然是來得及時,來得順心。

可是,隋炀帝不再為帝,确實也是另一些人噩夢的開端。從楊廣失勢到天下正式更名姓"李"的兩年間,三位隋朝皇族子弟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晚年的隋炀帝,是完完全全配得上自己"昏君"的稱号的。而他得到的不僅是民間的怨聲載道的,還有群臣的不滿,甚至對立。隋大業十二年(616),隋炀帝不管衆人願不願意,皆一紙令下,讓他們跟随自己前往丹陽(今江蘇南京),以為正式遷都于此做準備。

結果連隋炀帝自己都沒想到,在局勢的推動之下,丹陽竟然成了自己的葬身之所。就在楊廣動身從洛陽前往丹陽幾個月後,洛陽便被起兵的瓦崗軍圍了個嚴實。

次年年底,"後起之秀"李淵直接殺進了都城大興城,并擁立了隋炀帝的孫子楊侑為新帝,是為隋恭帝。而還在南方沉醉于聲色犬馬的隋炀帝呢,則被大興城内的衆人單方面"尊為"太上皇。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北方得勢的李家有了這麼個大不敬的大動作,還圍繞在隋炀帝身邊的有心人便按捺不住了。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一群武将的策動下絞殺了隋炀帝,擁立隋炀帝的侄子楊浩即位。

而隋炀帝的另一位孫子楊侗,在隋炀帝遇害之後,在東都洛陽被元文都、皇甫無逸等人推舉為帝,即皇泰主(又稱"皇泰帝")。是以一時之間,天下沒了個隋炀帝,卻有了三個隋炀帝的血親在各地做起了皇帝。

隻是,這三位皇帝遠沒有隋炀帝當初的威風。他們都是被各地的群雄推上皇位的。于天下而言,他們三人不過是傀儡,隻有乖乖聽話的份。楊浩本是隋朝秦孝王的嫡子,身份高貴。但在他幼年時,他的母親崔氏卻毒殺了自己的丈夫秦孝王,被隋文帝下诏處死,楊浩也受到牽連。而在隋炀帝當政期間,他又因"以諸侯交通内臣(即宇文家)"被彈劾,以緻被罷官。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大業十四年(618),宇文化及在弑君之初準備扶持隋朝宗室蜀王楊秀為新帝,但沒能得到衆人的支援,反倒逼得他們将蜀王楊秀、齊王楊暕、燕王楊倓和他們的親屬殺了個幹淨。而楊浩,因為與宇文家有交情,不但保住了一命,還成了最終的傀儡皇帝人選。隻可惜最後宇文化及失勢,楊浩這顆棋子還是做了亡隋的陪葬。

而在洛陽與楊浩"叫闆"的楊侗,雖然有不少舊臣的支援,也招降了李密,但還是成了王世充的提線木偶。皇泰二年(619)四月,王世充的朋黨開始勸楊侗禅位給王世充,但向來待人寬厚的楊侗卻堅決地拒絕了這個提議。可胳膊擰不過大腿,王世充終究還是拿走了皇位。

而楊侗,從傀儡皇帝徹底成了王世充的囚徒,在兩個月後被王世充殺害。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而剩下的楊侑,在李淵手裡也不好過。楊侑自幼便聰慧,氣度非凡,是以當李淵将他當做傀儡皇帝之後,他也不願楊家的天下真的就此名換姓。但李淵還擺出一副尊重他的模樣,不是因為李淵真的不想奪得天下,而是他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罷了。是以當時十三歲的楊侑,其實也沒有等到多久,在為帝177天之後就被信心滿滿地李淵拉下了皇位,成了都城之内一個頂着"酅國公"名号的無所事事的"閑人"。

不過和楊浩和、侗相比,楊侑最後的結局要更體面一些。武德二年(619),也就是楊侑禅讓一年後,都城傳出楊侑病逝的消息,其族子楊行基繼承了爵位。雖然也有傳聞說楊侑是被李淵殺害的,但與楊浩和楊侗相比,楊侑這個傀儡皇帝終究還是更像個"末代皇帝"。

李唐代隋後,隋朝皇室的結局有多慘?

在我們很多人的眼中,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都是隋炀帝,楊侗、楊浩和楊侑的名字鮮少被提及。确實,他們與其他的隋朝宗室一樣,被卷入隋末的動蕩,作了時代交替的"潤滑劑"。"無名",是他們的結局,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隋朝凋零的一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