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蕩寇志》裡的朱仝——小衙内之死,不僅僅是蓋天錫的傷

作者:邏輯文史

《水浒傳》和《三國演義》這兩部小說彼此之間有着太多“暧昧”的劇情,首先兩部書的作者都有着疑似師徒的關系,自然在人物設定上也會出現許多“撞衫”的情況。演義中桃園三兄弟的人物形象過于典型,又加上三國的曆史本身就在宋朝之前,是以《水浒傳》裡出現三國人物的化身也不足為奇(就不細說《水浒傳》成書前的水浒雜劇和民間傳說了)。梁山五虎中,關勝和林沖的外貌基本就對演義中的關羽、張飛進行了複刻,除此之外,有着美髯公之稱的朱仝以及長相兇惡的雷橫也有小歇業的意思。

聊聊《蕩寇志》裡的朱仝——小衙内之死,不僅僅是蓋天錫的傷

許多人覺得朱仝排名偏高,其實不然,就邏輯文史姨看來,朱仝能高居十二位除了自身帶有關于的氣質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位大胡子可是私放了兩屆梁山頭領啊。相比較而言朱仝身上的黑點也就僅僅是為官期間私放案犯了,從某種層面來看他的行為比那些嗜殺之輩簡直好太多。

朱仝在放在雷橫後主動自首,被發配滄州,由于本身氣質就異于常人,再加上滄州知府的兒子小衙内對這個大胡子叔叔頗有好感,于是朱仝就在滄州當起了小衙内的全職奶爸。一般而言,水浒中這種刺配犯想要翻身都很難,也就楊志和朱仝這類氣度非凡之人有征服首領的魅力。楊志本能安然的運完生辰綱,吳用的計謀其實也算不上多高明,但官迷楊志情商極低,根本不會和同僚出好人際關系,是以半路被劫也是情理之中。朱仝本身性格不錯,我們也不難想象,朱仝完全可以在滄州再就業,更能洗刷之前所有的不快,造福滄州百姓。

可誰也沒想到,盂蘭盆之日,小衙内真的見到了惡鬼。

晁蓋、宋江、雷橫等人認為朱仝在滄州的日子不好過,就想讓他上山落草。被朱仝拒絕後李逵直接斷了朱仝的後路,黑旋風也真的忍心将一個孩童砍死。朱仝見小衙内身亡,天都塌了,按照常理劇情,他更不可能和這群仇人在一起共事,并且更是要殺了李逵。李逵也很無辜啊,俺鐵牛是按照哥哥們的意思動的手,你這大胡子怎麼不知好歹呢?二人一路怼到柴府,梁山中的大牌盡出,才平息了這場紛争,朱仝落草,除了無奈,更多的是悲傷。

聊聊《蕩寇志》裡的朱仝——小衙内之死,不僅僅是蓋天錫的傷

如果說梁山衆人本身就是妖星下凡,他們的聚合不用考慮他人生死的話,那麼在朱仝落草的橋段,施公讓朱仝表達的更多的是惋惜,根本沒提什麼星象契合之說。後續的劇情雖然沒有朱仝悼念小衙内的劇情,但你說他不想,這不可能。

小說中也沒有為滄州知府設定專門的人設,不像程萬裡本身就和童貫有關聯。那麼滄州知府痛失愛子後,對朱仝也是失望透頂,但一個小小的滄州,怎敢和梁山對抗呢。朱仝本身結局不錯,也成為了國家級别的英雄,若我來續寫水浒,來一段朱仝去滄州知府謝罪的文字,倒也很有意思。

按照原著的劇情,滄州知府這就算絕後了,至于後來能不能再生,那就不管咱們的事情了。但是在《蕩寇志》中,滄州知府可并非小衙内一個兒子,人家膝下可是有一個有着“蓋青天”之名的蓋天錫出現,此人正是小衙内的哥哥。既然蓋天錫是站在梁山的對立面,按照俞萬春的邏輯,這朱仝怎麼也得和蓋天錫發生點鬥争,但俞萬春貌似本身對朱仝就不感冒,倒是安排了蓋天錫生擒柴進的劇情,而對于朱仝,一種發自内心的無視直接将其黑到了新的境界。

朱仝和雷橫雖然兵種不同,在《蕩寇志》中基本都是協同作戰,在劇情推進的層面上,二人在前半段根本就沒有獨立的劇情,甚至都不如大多數的地煞将。二人也是幸運,沒等來趙佶的招安卻等到了趙佶清肅超綱,二人得知高俅被流放鹽山就去半路截殺,成功拿到高俅的首級。單純從文字層面來看,朱仝和雷橫雖然是為民除害,可在《蕩寇志》中卻讓人讀出了董超和薛霸的感覺,二人拿着高俅的頭顱送給林沖,想讓奄奄一息的林沖緩緩氣(林沖為啥奄奄一息,等到林沖篇章再說),沒想到林沖看見高俅的頭顱,無數往事出現在眼前,瞬間氣急攻心,一命嗚呼。

朱仝和雷橫表示不背這鍋,我二人可是想讓林教頭高興高興啊。

好,既然不背鍋,那咱們就開打吧。等到二人有獨立打鬥戲時,忠義堂已被魯智深拆了,二人協助公孫勝對抗官兵,沒想到陳希真探得了公孫勝的八字,妖法一施掉了公孫勝的魂魄。朱、雷二人不知所措,又遇到了鄧、辛、張、陶四人的圍剿,二人寡不敵衆紛紛被擒。

從蓋天錫的設定來看,他本身沒有想着怎麼為兄弟報仇,倒是一股腦想着怼梁山就完事了。而朱仝本身對小衙内的愧疚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很遺憾,你站錯了隊伍,有天大的委屈,也換不回我弟弟的命,有什麼話去地府和小衙内親自說吧…

聊聊《蕩寇志》裡的朱仝——小衙内之死,不僅僅是蓋天錫的傷

文/邏輯文史遊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