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作者:獨家影視

《水浒傳》誕生幾百年後,一部水浒續作橫空出世,這就是成書于清朝道光年間的古典小說《蕩寇志》。

這部與《水浒傳》天生對立的小說,從其問世之日起,就遭到了極端不一的褒貶。

比如,有人将它說成是徹頭徹尾的反動之作,因為它完全醜化了宋江上司的農民起義,是一部“投降主義”的書,完全的反面教材。

而有人則将它奉為神作,認為它才是真實再現了曆史上的宋江起義,它黑化宋江,其實也隐含着特殊的意義。

那麼,在思想日益多元的今天,我們該如何了解這部《蕩寇志》呢?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蕩寇志》的作者名叫俞萬春。他生于一個官宦之家,從小便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另外,他還兼習弓馬騎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對兵書戰策還有一定研究,堪稱是文武雙全。

與施耐庵一樣,俞萬春也是農民起義的親曆者,不過他的角色是鎮壓者。

俞萬春曾經鎮壓過黎族、瑤族的起義,并是以獲得朝廷嘉獎,得了功名。

這種特殊的人生經曆,也給俞萬春創作《蕩寇志》提供了一手材料。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蕩寇志》的故事,從《水浒傳》原著第七十一回開始續寫,一直到第一百一十九回結束。

故事沒有原著中的征遼國、征方臘等橋段,而是以宋江被張叔夜擒拿并正法而告終。

雖然在《水浒傳》原著中,宋江等人大部分以悲劇告終,但好歹還留下了“忠義”之名,而在《蕩寇志》中,一百零八将的結局,怎一個“慘”字了得。比如:

宋江是在逃跑途中,被兩個漁人認出并抓獲,押赴東京淩遲處死的;盧俊義被張叔夜一箭射中肩膀,之後被擒,一樣是押赴東京淩遲處死;軍師吳用則是被官軍擒獲,同樣押赴東京淩遲處死;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此外,梁山五虎将,除了林沖被氣死外,其餘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皆被敵将所殺。

梁山中其他一些武林高手之死,更是吊詭,比如:魯智深受傷後竟然發瘋,大鬧忠義堂,而後身死;武松力戰三人,最後力竭而亡;武功高強的楊志,被詐降之人從背後一矛戳死。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此外,梁山中的一些具備“特殊功能”的好漢,一樣死得十分離奇,比如,善射的花榮是被敵人用弓箭射死;善使石子的張清是被人用洋槍打死;善于奔跑的“神行太保”戴宗,是被人追上擒拿的;善于水戰的阮小五、阮小七,是被人用漁網擒于水中的;

善于制造火炮的“轟天雷”淩振,最終是被炸死的;善于治病的“神醫”安道全,最終是患病醫治無效而死的;而那個好色之徒“矮腳虎”王英,先是被敵方女将陳麗卿生擒,卻仍然不忘動手動腳,最後被陳麗卿夾死。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通過以上梁山好漢的結局描述,我們不難看出,俞萬春是《水浒傳》的資深“黑粉”無疑。

但是,我們卻不能單純因為俞萬春惡意醜化了水浒英雄的形象,而把他說成是一個“無腦噴子”。

俞萬春的《蕩寇志》,實則具備别樣的藝術性。

《蕩寇志》雖然處處在黑水浒、黑宋江,但其實作者俞萬春的目的卻是在挽回即将分崩離析的世道人心。

俞萬春一生,曆經乾隆、嘉慶和道光三朝,這正是清朝從強盛走向衰落的轉折時期。

從嘉慶開始,清朝的社會沖突日益激化,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甚至有農民義軍直接攻入了紫禁城。

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也是在此時醞釀,并即将爆發。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并有過鎮壓農民起義經曆的俞萬春,自然認為自己有義務收拾已經崩壞的世道人心。

“從此天下後世作強盜的,無不看了宋江的樣,心裡強盜,口裡忠義。”

在《蕩寇志》中,俞萬春特意突出了宋江的權術與手腕,把他塑造成為一個虛僞、有野心、假仁假義的奸雄形象。

而這種負面形象,其實在《水浒傳》中也或隐或現,比如他曾蓄意架空晁蓋,并最終取而代之。

俞萬春在特意黑化宋江的同時,對水浒衆好漢也并非一概污蔑。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比如,他寫“大刀”關勝在陣前力戰敵将,卻不幸被飛錘暗算所傷,吐血不止。部将見後皆灑淚痛哭,關勝卻喝道:“你們休這般婦人腔!我誤中奸計,死則死耳,軍中事要緊,速去彈壓,休叫軍心慌亂。”

他寫秦明詐降官軍,一時面臨進退兩難的抉擇,心想:“朝廷恩德,斷敵不過公明哥哥的情分”,于是便策馬殺入敵寨,想要斬了自己的表兄顔樹德,為梁山建功,結果終被敵人所殺。

他寫呼延灼兵敗時獨自放聲大哭,後悔當時不聽族弟之言歸附官軍,以至于身敗名裂。但他仍然歎道:“事至今日,有何面目再投官軍,不如死也跟着宋公明休。”最後,他力敵四将,被飛镖暗算而亡。

水浒續作《蕩寇志》:是黑宋江的低質小說,還是挽回人心的佳作?一、《蕩寇志》作者何許人?二、《蕩寇志》講了什麼?三、《蕩寇志》的價值所在

在俞萬春筆下,關勝、秦明、呼延灼等人雖然沒有落得好下場,但他們不顧私情的赤誠之心,已然讓讀者感動。

而正是在這種一反一正的襯托下,宋江的形象無疑更加陰暗、猥瑣了。

通過《蕩寇志》,俞萬春表達了維護世道人心和渴望天下太平的個人理想。

從這個層面來講,這部書不能被一概否定,它有助于社會公德的重振和提升,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正能量,也堪稱是一部佳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