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作者:文旅北京

博雜中現傳統

粗犷中見講究

留住北京味道

傳承美食文化

北京的飲食文化

和長城、故宮、頤和園一樣

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

重要标志和文化符号

而北京餐飲名店

正是飲食文化的載體

今天,文旅君為您介紹

北京名店之

“玉華台”“馬凱”

和“老西安飯莊”

玉華台

玉華台是北京數一數二的江蘇淮揚菜館,建立于1921年。

玉華台在錫拉胡同的時候,胡同裡常常往來名人。

著名畫家陳半丁說,玉華台做的淮城湯包,比在淮城本地吃的還要技高一籌。陳半丁先生可是浙江人,話裡話外滿滿的“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圖檔來源:玉華台飯莊望京店。侵權即删)

玉華台是來自揚州的馬家兄弟開的,他們之前都在總督府裡工作,其中一個還是廚師。吃過見過,有見識,來北京開飯館,一炮而紅。買賣好到非富即貴的人們追着玉華台吃。

從錫拉胡同到西單,再到馬甸,每個年代的風雲人物,都是玉華台的座上客。各路書法家、畫家、作家、平劇表演藝術家,每一位都如雷貫耳,每一位都在玉華台飯莊常來常往。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精品獅子頭(圖檔來源:玉華台飯莊望京店。侵權即删)

作為一家淮揚菜的名館,玉華台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

代表菜有雞火煮幹絲、炝虎尾、松鼠魚、扒三白、香桃鴿蛋、琵琶大蝦、八寶雞、幹燒鲫魚、蟹黃魚翅等。

面點品種有淮揚湯包、糯米燒賣、揚州鍋面等。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東坡肉方(圖檔來源:玉華台飯莊望京店。侵權即删)

值得炫耀的是,新中國的開國第一宴,雖然是在北京飯店舉辦的,但是卻是借調了玉華台的九位大廚親自操刀。開國第一宴大獲成功,玉華台飯莊在新時代,譜寫出新的輝煌篇章。玉華台飯莊的國宴菜如今面向大衆開放,老百姓也可以體驗國宴味道。

馬凱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馬凱,是一個開在北京的湖南風味餐廳。

1953年開業,當年跟着爺爺奶奶去吃湖南菜的小孩子,現在都帶着孩子去品老味道了。

東安仔雞、酸辣肚尖、臘味合蒸這幾樣菜可以算是馬凱餐廳和老食客的定情物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說起湖南菜,北京人首選就是馬凱。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圖檔來源:北京日報。侵權即删)

馬凱餐廳開業的時候,剪彩的嘉賓是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開業禮物是大畫家齊白石先生親自送的畫,牌匾是書法家溥傑先生題寫的。老先生們寫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一個湖南菜館的名字叫“馬凱”呢?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船拐子肉(圖檔來源:北京日報。侵權即删)

北京的地方風味菜館,一般會用地名命名。比如“西安飯莊”“延吉餐廳”“晉陽飯莊”,一看名字,就知道經營的是哪裡的菜品。然而,馬凱餐廳卻不一樣。那麼,馬凱是誰?和湖南有什麼關系嗎?

1968年到1985年這十幾年間,馬凱餐廳有一位從業人員,叫侯玉瑞。他不僅是馬凱餐廳的廚師,還當過馬凱餐廳的經理。2019年,馬凱餐廳在地安門的原址附近重張開業。這位老馬凱人,講述了一段關于馬凱餐廳的回憶。

1973年,馬凱餐廳要建設庫房,侯玉瑞先生和其他幾位同僚為建庫房挖槽,挖出來幾個已經散碎的汽水箱子。箱子裡面,還有些汽水瓶子。在汽水瓶子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國馬凱汽水面包”的字樣。

在咨詢了老師傅之後,侯玉瑞先生得知,他所工作的馬凱餐廳的這棟建築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是一個冷飲店。冷飲店是由一位西方人資助開辦的。這位投資人的名字,很可能發音是“馬凱”。是以,這家在地安門的冷飲店,就叫作“馬凱冷飲店”。

1953年,冷飲店被收購,改為湖南菜餐廳,就沿用了“馬凱”的招牌。1958年,公私合營,依舊保留了“馬凱餐廳”的名字。

侯玉瑞先生回憶說,那幾個汽水瓶子挖出來,就扔掉了。

但是馬凱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誰也想不到,聞名京城的湖南餐館名字的來源竟然是法國“汽水面包便當店”的字号。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20世紀80年代的馬凱餐廳(圖檔來源:北京日報。侵權即删)

馬凱餐廳有幾個典型酸辣口的菜,酸濃辣香爽口,可以說是馬凱餐廳的招牌了。尤其是酸辣肚尖,還在北京市烹饪大賽上獲過金獎。店内的點單量挺高,有一陣子因為原料供應不上,每天隻賣20份。

這道菜的原料是豬肚仁兒,每一個完整的豬肚兒,隻有四分之一的部位,符合要求。一般五個豬肚兒才能做出一盤酸辣肚尖。是以,點這道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先到先得”。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酸辣肚尖(圖檔來源:北京日報。侵權即删)

為什麼馬凱餐廳的湘菜做得這麼招人喜歡呢?幾十年來,馬凱餐廳的後廚,一直有一壇子泡菜,還一直有人專門盯着往泡菜壇子裡續菜。這就是馬凱的“終極調味品”。

馬凱的廚師開玩笑說:“馬凱味道人人誇,泡菜當了半個家。”湖南菜酸辣口味的靈魂,是泡菜。因為在溫度的變化中,隻有泡菜,才能賦予食物恰到好處的酸辣度和持久的香氣。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荷香軟蒸銀鳕魚(圖檔來源:北京日報。侵權即删)

由于城市建設,2004年,馬凱餐廳從鼓樓搬到長椿街經營,人氣不減當年。今天,北京有兩家馬凱餐廳,不論是重回地安門的馬凱,還是長椿街的馬凱,依舊是北京湖南菜的美食地标。

老西安飯莊

老西安飯莊是1954年在北京開業的專營西安風味的飯館。

老西安飯莊位址在新街口路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北京唯一一個能吃到羊肉泡馍的地方。

【吃在北京】細說京城名店:“玉華台”“馬凱”和“老西安飯莊”

(圖檔來源:北京老西安飯莊。侵權即删)

為了保證味道正宗,專門從西安當地的名店調來廚師。将近七十年來,堅持用陝西方法做陝西菜。

北京現在的許多中年人,對西安風味的印象,都是從這家老店獲得的。自己掰馍,領一張綠色或者粉色的紙條,羊肉串吃完要退扡子。這些幾十年都沒變。

店内還有毛主席畫像,保留着毛主席當年來吃羊肉泡馍時坐的椅子。

對于與共和國同歲的人來說,來這裡吃飯,是情懷。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裡是吃道地西安風味的打卡地。

今天的“吃在北京”

就講述到這裡

下期再見

内容來源:

《老北京述聞 飲食名馔》

圖檔來源:

玉華台飯莊望京店

北京日報

北京老西安飯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