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桂馨斋(南横西街店)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时近立冬,又到了在家里“藏”东西的季节了。

在过去,每到冬天,北京家家户户都会囤上几百斤大白菜,再存上几百块蜂窝煤。

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鲜的蔬菜都能像大白菜这样长期存放,于是在用盐、酱等来储存冬菜的时候,古人发现了咸菜、酱菜……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老北京的酱菜,有着皇家气魄。这是因为京城海纳百川,集南北风味,相互借鉴,群芳竞妍。老北京的酱园大大小小不下百十家,按口味又分成不同的流派:

一类是老酱园,多为山西人开设,以六必居为代表; 另一类是南酱园,以桂馨斋、王致和为代表; 再有便是京酱园,以天源酱园、天义顺为代表。

今天,咱们不说那些大名鼎鼎的六必居、天源酱园、天义顺,单来说说这南酱园的代表——桂馨斋。

清乾隆元年(1736),宣武门外菜市囗东侧,原骡马市大街路北铁门胡同30号,开了一家酱菜园子——桂馨斋。

前些年,桂馨斋酱菜厂在南城刘家窑开设门店时,曾有一位家住北城的耄耋老翁闻讯,不辞辛苦倒了几趟车,来到桂馨斋买酱黄瓜,买后当即尝了尝,连声称赞:“这黄瓜地道,瓜鲜酱香,真有当年桂馨斋的味儿。”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当年桂馨斋的味儿是什么样的?

据记载,是醇香又略带甜口,或者说甜咸适口。

北方饮食大多较为粗犷,咸口多,酱菜为什么会带甜口?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那是因为最初桂馨斋的老板是是一对从南方来的夫妻,酱菜的口味自然带着南方酱菜的特点。

这对夫妻来京后,最初是在菜市口摆摊,卖自己腌制的小菜。因为选材讲究,制作精细,味道也独特,广受好评。

不久,夫妻俩为扩大经营,在菜市口东边铁门胡同南口租了两间房子,招徒工,传绝学,开了这家桂馨斋。

酱菜园子为什么开在铁门胡同,也是有原因的。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如今铁门胡同只剩半截,这是在南口拍摄的,一眼就能望到胡同口的沃尔玛。摄于2019年3月。

铁门胡同,据传这一带原为养虎训熊喂鹰的地方,因此附近有了虎坊桥、喂鹰(未英)胡同等地名。

清人《箕城杂缀》中说:虎坊桥“其西有铁门,前朝虎圈地也”。铁门就是虎圈边上的铁栅栏门,胡同由此得名。

有意思的是,后来在它旁边出现了以“棉花地”而闻名并以此为名的棉花胡同一到九条,两者一冷一热,一刚一柔,比邻而肩,阴阳相济,实属少见。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1948年北京地图上的铁门和棉花地

铁门胡同里有“三多”:井多、酱菜园子多、历史名人多。井多,恰恰就是酱菜园子多的前提。

《燕都丛考》里就有记载:“胡同内约有井七十二眼,虽室中,往往亦有井眼。其地多制酱局,需水多,盖缘此也。”

正是由于桂馨斋的酱菜口味独特,在咸味基础上加上甜香,再加上价格也比较便宜,吸引了京城远近的顾客光临,胡同里的小店生意也逐渐红火了起来。

老东家做了一辈子,思乡心切,要回南方去,把桂馨斋的全部资产交给了大徒弟——来自河北故城县的沈某。就这样,一家小有名气的南酱园,由一位地道的北方人经营了起来。

新东家接手后,向亲友筹措资金,添置生产器具,招收徒工,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并在铁门胡同慈康寺(也作慈航寺)附近建起一座手工作坊,开设了批发业务,力求把产业做大做强。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1938年、1948年北京地图上铁门胡同东侧的慈航寺

新东家在经营上也十分有心得,在内部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大大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

比如,规定每年盈利不于当年分配,每三年为一账期,所得红利的三分之一归工人,三分之二归股东,内外股东各半。 再如,规定不添少东家,不添少掌柜,不住闲人,对外不作保。

而沈某作为掌柜,坚持勤俭办店,以身作则,干活抢在前头,不当甩手掌柜。

沈某退休之后,仍任股东,还和柜上签了合同,规定分红的办法依旧是三年一账期,一切规章制度不变。这也为桂馨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随着酱菜园子越做越好,不仅远近闻名,甚至得到了清廷的重视,被慈禧太后赐予“腰牌”一块、白地红穗帽子一顶、黑色马褂一件,凭此可进入皇宫送菜。

一时间,桂馨斋名噪京城,达官显贵也纷纷效仿,请客时不免都要摆上一碟桂馨斋的酱菜,一是时兴,二是有与皇室同享的荣耀。

据传,一直到解放前,那六品顶戴还供奉在桂馨斋的堂前,成为了最好的广告招牌。这不就跟如今商铺墙上挂满的名家题字、领导合影是一个道理吗?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清朝六品顶戴花翎

清光绪三十年(1904),桂馨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开设了南桂馨斋、桂馨栈、桂馨东记三个分号,在原宣武区大川淀14号(即今南横街50号),还曾拥有一座相当规模的酱菜厂,员工超过百人。

那时,京城大部分油盐杂货店都从桂馨斋购进酱菜、腌菜等产品,销售到千家万户。因桂馨斋老店位于铁门胡同,所以“铁门酱园”便成为了“桂馨斋”的代称。

到1937年,桂馨斋已经成为当时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酱园,拥有职工190多人,营业面积6848平方米,年产酱菜所用芥菜多达100多万斤,白菜150多万斤,其他瓜菜的用量也相当可观。

在1938年编制的《北平旅行指南》一书中的“著名食品”一节里,桂馨斋是唯一一家以酱菜食品收录的老字号酱园,和全聚德烤鸭、桂香村糕点、王致和臭豆腐等齐名。
在1939年出版的《日下旧闻录》中也曾提到:“北平酱菜,颇多著名,每年运往京东、东三省、上海等地者颇多,还远销日本,为京市出产之大宗,甜酱菜现以桂馨、天源、东杨、天义顺等四家为最佳。”

桂馨斋精品酱菜众多,有佛手疙瘩、五香豆豉、什锦菜、甜面酱四大产品以及冬菜、梅干菜等,其中以佛手疙瘩最为著名。

道光二十五年(1845)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中就有桂馨斋及其名菜佛手疙瘩、冬菜的记载。

佛手疙瘩的制作非常讲究,尤其注重原料的选择。

过去,所用的二道眉芥头都产自南郊小红门。这种芥头是球形肉质根,外皮光滑,上有两道形似眉毛的横纹;肉质厚,鲜嫩脆爽,是桂馨斋腌制酱菜的必用原料。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二道眉芥菜

另外,在腌制酱菜过程中,桂馨斋也有一套独特的加工技艺。经过精选的二道眉芥头,清洗、晾晒、腌制成半成品后,经9次反复下锅蒸煮晾晒,最终装坛发酵成菜。

在这过程中,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流程,要准确掌握火候和辅料配比,确保酱菜的质量和外观。

桂馨斋生产的佛手疙瘩,因其芥头尾部形似佛手果,因此也称“九蒸佛手”。外观呈绛紫色,有光泽,拿手摸软乎乎的,嚼在嘴里嘎嘣脆,味道醇厚,咸甜适口。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如果将它切丝后和肉丝一起炒,炒出来的菜脆韧可口,是不少老北京都爱吃的一道菜。

此外,桂馨斋的梅干菜也享誉京城。著名老字号正明斋的“干菜月饼”,就是用桂馨斋的梅干菜作原料制成的。

桂馨斋的甜面酱颜色金黄,香味浓郁,还伴有淡淡的曲香。过去老北京做京酱肉丝、炸酱面,用的甜面酱,大部分都是桂馨斋生产的,尤其是南城。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北平沦陷,民不聊生,不仅原料不足,业务也少了很多,桂馨斋江河日下,连年亏损,濒临破产,门店只剩下14人。

新中国成立后,桂馨斋获得新生。1956年,桂馨斋经公私合营,同兰馨斋、瑞馨斋等几十家酱园合并,成立了以桂馨斋为主的“宣武酱菜厂”。后又曾几易其名,如北京市宣武酱菜厂、北京市酱菜食品三厂、北京桂馨斋酱菜总厂、北京六必居食品三厂等。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伴着改革的春风,桂馨斋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职工人数发展到近300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企业不仅生产佛手疙瘩、五香豆豉、什锦菜、甜面酱这四大产品,还注重吸收各家酱菜之长,不断推陈出新,研制、开发出新的酱菜品种,如:桂香丝、盒锦菜、甜辣黄瓜、桂花辣芥、香辣酥等。桂馨斋生产的北京辣菜、辣酱芥、芝麻辣酱,被人们冠以“三辣”的誉称。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熟悉的咸菜 熟悉的咸菜缸 图源大众点评

2006年,桂馨斋内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为适应时下消费者多变的口味和习惯,进入新世纪起,桂馨斋在保持传统产品的基础之上,一是朝着高档酱菜方向发展,二是朝着低盐、低糖、多味方向发展,适应不同消费者品味需要,满足当下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随着不断研发,桂馨斋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多,销售范围也空前扩大。除南横西街、永外刘家窑南里有门店外,还在数百家商超设有销售点;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主要城市,也有100余家大型商场销售桂馨斋的酱菜。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桂馨斋店铺门面及内景 图源大众点评

两百多年来,桂馨斋从那对南方夫妻手上,交到河北故城的沈家汉子手上,也曾辉煌,也曾彷徨,而今,桂馨斋的酱菜依然香飘京都。正所谓:

桂毓燕山分冀北,馨盈易水胜江南。 酱裕周官百世瓮,园留庄子八千年。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北京西城老字号谱系丛书食品加工卷·桂馨斋,21-28页

张宝堃,风味独特的酱菜园桂馨斋

老北京胡同故事:铁门胡同 书声不敌市声喧,北京晚报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老北京为什么家家户户都爱种柿树?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老北京为什么家家户户都种石榴树?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秋风起,院子里的枣树又红了

佛手疙瘩 五香豆豉 什锦菜 甜面酱……这些酱菜藏着老北京的讲究铁门酱菜 南味酱菜南酱园 北东家铁门酱菜 皇家酱菜佛手疙瘩 九蒸佛手迎来新生您吃过桂馨斋的酱菜吗?致谢和声明参考文章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