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作者:蜂部落

说到豆豉(chi,对不起,原产地很多人也读成GU)相信西南地区的朋友都不陌生,至于其他地方的朋友,可能就只知道贵州有一种比折耳根更臭的名吃,那就是豆鼓(gu),更过分的是,贵州人还喜欢把这两种一种比一种臭的名吃混合在一起吃,还有更过分的是,三天两头不吃还全身不自在。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关于贵州的豆豉,其实还是蛮出名的,虽然很多人外地人可能会受不了那个味道,但是应该都知道其名字,因为在贵州还有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太,不但把豆豉产品卖出了贵州,还卖到了国外。关注新的朋友都知道,2020年7月的时候,鹅厂还和老太太比试了一下,最后有着某山必胜客的法务部竟然连皮毛都没有逮着,白白给老太太做了一波广告。

其实关于贵州的豆豉,最初也仅仅是家家户户的做,并没有成为产品,这点有点年纪的贵州人都知道,如果是标准的传统的豆豉做法,在贵州还涉及到一种植物,关于这种植物的书面名称,可能很多贵州人都不知道,但是也是因为做豆豉,在贵州这种植物有了专属的名字,那就是豆豉叶,小编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名字不光是在我们贵州有,就连比较官方的平台也默认了这种植物有这个名字。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关于豆豉叶

其实豆豉叶还有很多书面的名字,比如铁扁担、下搜山虎、紫燕、燕子花等等。不过,到了贵州最好还是说豆豉叶贵州人才知道,否则就像很多人到了贵州说鱼腥草一样,相信很多贵州人都会一脸懵的。

在我们贵州,比如竹林边上、还有比较阴的地方,这种植物较多,叶子看起来就像一片放大的竹叶,还会开花,开花的时候就有白色和紫色,可别说,看起来还有点好看。

豆豉叶除了做豆豉之外,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还会用来做药物,在相关医疗书籍上,豆豉叶确实也有药物用途,所以豆豉叶在贵州做豆豉的用途,可以说是在原有的作用的前提上,增加了新用途。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做不坏的贵州豆豉

豆豉在贵州最初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有这样妈、那样妹之类的品牌,就两个,要么豆豉粑、要么豆豉颗,在之前都要接受豆豉叶的洗礼,这才是传统的豆豉的做法。

豆豉粑就是将豆豉发酵以后,还没有干的时候用堆窝舂细,然后打成团,晒干表面的水分,那个臭味如同香港脚,放在家里可以臭上三层楼,吃起来的时候却可以让每次的饭都装到喉咙位置,没办法,贵州人,就喜欢那味道。

豆豉颗就是把豆豉晒干后吃,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炒菜、火锅等等场景都可以用,作为豆豉,同样遗传了贵州豆家族的特色,干了叫做干豆豉、水多了叫做水豆豉、软了叫做豆豉粑、硬了叫做豆豉颗,所以想要把豆豉做得不能吃,还真的需要点本事。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豆豉叶在做豆豉中的用途

说了半天还没有说豆豉叶在做豆豉中到底有什么用。吃过豆豉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豆豉是一种发酵食品,从豆豉粑中小半小半的谷物相信很多朋友都猜到了,是用一种豆类做成的,确实,在贵州做豆豉的原材料,就是黄豆,这家伙本事可不小,不但让豆豉、豆腐变得坏了能吃、干了能吃、稀了能吃之外,黄豆自身也拥有怎么做都能吃的本领。

比如在嫩的时候吃叫毛豆、大一点叫做豆米、生蘑可以做豆腐、熟蘑可以做豆面、煮了可以做豆豉,豆豉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启用的。

实际上,豆豉的做法就是把黄豆煮熟后,放在垫有豆豉叶的容器中发酵,这样做出来的豆豉,有豆豉叶特殊的味道,豆豉的颜色和味道都比较鲜,可以说是真正的传统的豆豉的做法了。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豆豉厂有这么多豆豉叶?

如今贵州的豆豉已经远销海内外,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如今贵州遍地的豆豉厂家岂不是对豆豉叶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到今天豆豉叶在贵州也还是少数地区有,很显然,做豆豉,其实也未必就一定需要豆豉叶。

对于那些大型的豆豉厂来说,他们对豆豉的研究自然要比过去更加透彻的,也知道豆豉只是一种发酵食品,而过去采用的传统方法,毕竟受限于豆豉叶。虽然豆豉叶在贵州还算多,但是也只是部分地区有分布,如果要让这些大厂都能有充足的豆豉叶使用,可能要不了几天贵州省的豆豉叶也得拔光,这样的弊端肯定是多样性的。

传统豆豉离不开的植物,贵州人用了一辈子都不知其名,如今很少见

在没有豆豉叶的情况下,贵州豆豉仍然卖到了很多国家,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豆豉并不是一定要有豆豉叶才能做出来,只不是过口味不一样而已,通过现代化的工艺做出来的豆豉,其味道的丰富程度未必就比豆豉叶做出来的差,所以如今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豆豉的原始做法,更是不知道有豆豉叶这种植物存在,但是却不影响我们每天都可以吃豆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