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作者:骁哥说历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贵族妇女形象</h1>

《左传》中的妇女,基本上都是贵族妇女。不侍宠专位,反以家国利益为重,虚己为公,以才让人。不失时机地劝告卫定公顾全大局接纳孙林父;楚国的邓曼,对屈瑕战败的预见准确无误,对楚武王之死表现出重社稷、轻君王的思想。本身则表现出强烈的权力欲与觊觎君位的野心。作者着重在暴露和谴责她们心地的凶残与手段的毒辣。晋国的骊姬,是妇人篡乱的典型,对部分人物的描写已相当成功。可以看出,作为一部“言事相兼”的历史著作,《左传》作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了。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左传》的战争描写</h1>

晋楚邲之战,其导火线,本由郑国引起。郑国是晋、楚两国争夺的对象。作者在邲之战前,就不厌其烦地记载晋、楚两国多次伐郑、平郑、弃郑等一系列行动,展示了诸侯国之间你争我夺的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斗争形势,最终爆发了邲之战。齐晋鞌之战,起因是齐国首先入侵鲁国,鲁求救于晋。晋国主帅郤克因出使齐国,受了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的嘲笑,报仇心切,加速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但是,从中原争霸的大背景来看,实质是邲之战后,晋新败于楚,晋霸的力量削弱,引发了齐国复霸的野心。齐不能与鳌头刚露的楚国争锋,只好转向晋国挑衅,企图从晋国手中求得一杯霸主的残羹。这就是鞌之战的真正原因。读者读《左传》中的战争篇章,切不可只盯住战争爆发那一两年的内容,而应该“溯洄从之”,全面地了解诸侯国之间斗争形势的发展过程,才能准确把握住作者战争描写的精髓。作者写战争,也正是以此立意、剪裁和组织篇章,让读者感受到更为深广的历史氛围。《左传》战争描写的第二个特征是重在写人,写出人在战争中的活动。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这就使战争描写更具小说意味。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始终把握着人物性格同战争的关系。以五次大战为例,作者笔下出现的人物有一百多人,作者常常用精炼之笔,勾画出他们的性格。如重义戒慎的晋文公,用心深邃的秦穆公,深谋远虑的先轸、子犯,刚而无礼的子玉,忠心耿耿的庆郑,轻脱浮率的子反,审时度势的申叔时,自私偏激而又英勇顽强的郤克,儒雅而有君子风度的韩厥,机智而有心计的逢丑父,昏庸误国的子常,逞能冒进又肤浅短见的先縠,胸怀雄才大略的阖闾,等等,皆跃然纸上,千载如生。韩原之战本来就是因晋惠公的背信弃义引发的,战斗中,其个人性格中猜忌、固执、好胜、恩将仇报的劣根性又恶性膨胀起来,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自己也做了俘虏。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战争中的人物表现以体现人物性格。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左传》的细节</h1>

战斗开始后,晋将郤克等人伤重仍战斗不息,追逐齐师。韩厥追齐顷公,齐顷公取饮而逃,等等。残酷激烈的战争气氛通过情节的推进,使人如见刀光剑影;而“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并辔,右援袍而鼓”等一系列细节,又加重了战斗的紧张气氛。这些细节描写与大情节的叙述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第一层是胥臣先犯陈、蔡,击溃楚之右师;第二层写狐毛与栾枝诱敌深入,原轸、郤溱横击楚军,楚左师败;第三层写子玉不败,晋军进占营垒。三层各只用二十几个字,便完成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鞌之战中,作者写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而未绝鼓音,然后由张侯和郑丘缓的对话中侧叙战斗的紧张激烈。这是写得翔实的地方,渲染了战斗的气氛。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接下来写张侯“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齐师败绩”,“三周华不注”,这是写得疏略的地方,但由于全文的渲染,仍不难想象晋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倒齐师之壮观。邲之战写楚军出击是“疾进师,车驰卒乘,乘晋军”,写晋军败绩而渡是“舟中之指可掬”,都只是一句话,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既惊心动魄又意趣盎然,作者还时常在刀光剑影的紧张之中透出一点轻松活泼之气,如鞌之战中高固挑战,桀石以投人,气氛紧张,而“欲勇者,贾余馀勇”一句,便产生了喜剧效果。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透露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贵族妇女形象《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的细节

作者的笔触,在波谲云诡之中,变幻无穷。如写韩厥中御从齐侯,因其有君子风度而免于齐侯之箭;韩俯定车右之尸,逢丑父乘机得以与齐侯易位;韩厥执絷马前,齐侯本可手到擒来,却又因修君臣之礼让齐侯取饮而逃。逢丑父即将被戮,又因代君任患感动郤克而免于一死。这些描写,忽而紧张,忽而从容,忽而山穷水尽,忽而柳暗花明,极引人入胜。《左传》的战争描写,都可以独立成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对后来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战争题材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