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拜关公 结善缘 学关公 行鸿运

关羽英武忠义的故事,因为大量小说、图书和相关影视作品的创作流传,大到七老八十,小到三岁孩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已经过了上千年,他的艺术形象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关于关羽的形象,除了他身跨赤兔马,手拿冷艳锯的战斗状态,就是他左手拂髯,右手拿一本《春秋》,左边关平捧印,右边周仓扛大刀的形象了。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三国演义》里,关羽离开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去找刘备,途中夜里休息的时候,关羽就拿出一本红宝书《春秋》,在烛光下认真学习起来。夜读《春秋》,也成了关羽的经典形象。人们想象中的古代武将,如果要看书一定会是兵书,但是关羽最爱看的为何却是《春秋》?

有人说,人们将关羽塑造为爱看《春秋》的形象,是为了体现关云长文武双全,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下马定乾坤。但只是说对了一半,这就要从关羽手里的《春秋》说一说了。很多人对《春秋》的印象,可能还只停留在学生时代,知道它是大陆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但是对里面的内容却不甚了解。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春秋》又叫《春秋经》,又称《麟经》或者《麟史》,是古代儒学经典六经之一,全书共35卷。《春秋》记录的是周朝鲁国的国史,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前后跨度近三百年。为啥一本记载历史的书被捧得如此高?因为修订它的不是别人,正是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一书语言非常简练,“简”到了什么程度呢,基本每年只记几件事情,每件事只有一句话。比如其中一段:“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一年就这么记完了,不交代前因后果,也不说是非曲直。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这又有什么好看的呢?这就要看看这本著作的背景了,此时"周道衰废…",尊崇礼仪的传统废弛,所以孔子"克己复礼"而作《春秋》。孔子哀叹礼崩乐坏,著此书以警醒世人。《春秋》记载了很多反面例子,比如弑父、弑君,背信弃义等等,以此来警告那些乱臣贼子,故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

司马迁对《春秋》赞不绝口:"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辫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善善恶恶,贤贤贱不消,存亡国,继绝世,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把反面例写出来了,因此为人臣子者必须要多读《春秋》,如此才能够明白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关二爷正是忠义的代表,崇尚“仁义礼智信”,有匡扶汉室的夙愿,爱读《春秋》也就不违和了。不过,由于春秋太重要,却又太简练,后人就写了三本书来解释春秋,即《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和 《榖梁传》,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春秋左传》,关羽看的就是这本。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江表传》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斯人(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左传》有许多关于战争的详细描写,相当于是孙子兵法的例题,所以喜爱这本书的大多都是武将,甚至当时盛传,这本书是名将吴起所著。

为啥关羽整天拿着一本《春秋》?

因此关羽读《春秋》,不仅仅是为了学兵法,而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忠贞不二,明辨是非,深明大义,义薄云天!

来源:关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