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左传》之中记载了大大小小四百九十二场战争,其中最详细的就是晋楚之间发生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不仅关系到春秋时代著名“霸主”之称的归属,更是中原与长江两大地区大国之间的势力划分过程。

在这一场战争中两国的君主、将领、谋士各显其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围绕这场战争所涉及的其他国家也是粉墨登场。可以说城濮之战前的春秋战争还只是传统的“义战”的话,从城濮之战开始,整个时代的战争方式与所牵扯的外交、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开始成为真正决定时代走向的考量。

一、城濮之战发生前的“国际”形势

春秋时周天子虽然还有天下共主的名分,但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是真正遵守他的命令了,所谓“政令不出洛邑”就是真实的描写。特别是地处南方的楚国,多次直接威胁周天子的地位,甚至出现了“试问鼎之轻重”的情况,可见以楚国为代表的许多诸侯国都对于周天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的。

春秋的第一任霸主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确保了周天子在内的中原地区诸国得以安全,被共奉为“诸侯之长”。但是随着齐桓公的去世与齐国的内乱,中原地区出现了没有大国领导诸国的局面,楚国趁机再次大举进攻中原,许多小国被迫成为楚国的附庸。伴随着宋国被楚国彻底打败,楚成王饮马黄河的愿望似乎指日可待。

二、城濮之战爆发的原因

表面上看城濮之战的最终爆发是因为楚国进攻并包围了宋国的国都,宋国向晋国求援,才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大战。但是究其实际,晋国的先轸已经向晋文公说出了这一次大战的真实性质:“报施救患,取危定霸,于是乎在矣。”也就说报答过去宋国对于晋文公的恩情,可以作为这次出兵的借口,而真实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场战争确立晋国霸主的地位。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实际上晋文公在列国流亡十九年,在许多国家都受到过国君的招待,也被一些国家所歧视过。对于一位国君来说这些事情很可能并不被放在心上,但是当这些情况可以被用来达到某种目的时,自然就可以大加利用。晋文公接受了先轸的建议,也认同的他的说法,准备与楚国进行一场大战。

三、《左传》中城濮之战的地位

向来惜字如金、一字褒贬的儒家经典《左传》对城濮之战用了大量篇幅进行详实的描写,可见这一场战争对于当时整体形势的走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连当时的人都能感觉到。其中对于战争前晋楚两国谋略的描写也突出了两国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与双方权谋的较量,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向来主张以仁德教化人心的儒家为何在经典《左传》中对于城濮之战的权谋如此感兴趣呢?实际上《左传》中记载的权谋比比皆是,而城濮之战中的晋文公不仅利用权谋还有德教,在谋略上占了上风,在道德上也占据了至高点,正是晋文公及其臣属对于之前恩怨的合理运用,使得晋国在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同时也成为了“道德模范”。

四、城濮之战的过程

1、晋文公的担忧与楚成王的告诫

在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对于战争的前景是十分担忧的。晋文公甚至梦到自己与楚成王二人直接对决,自己被打败并被楚成王打倒在地,楚成王摁住晋文公用嘴直接吸食他的脑汁。晋国的大臣狐偃、先轸、栾枝等人先后以利害、吉凶等角度规劝,坚定了晋文公的信心。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楚成王在派出大军时曾经告诫过主帅子玉,如果晋国的军队后撤绝对不要追击。子玉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没有遵从楚成王的告诫,被视为失败的原因。其实这是两国在战争前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产生的焦虑和担忧。因为两国通过合纵、联盟等方式,已经在军事上处于几乎持平的状态。

2、战争爆发

楚国以宋国不遵号令为由进攻宋国,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帷幕。宋国本身实力就不足以抵挡楚国,经过宋襄公兵败后更是难以为继,只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接受的先轸的建议,一面积极同其他诸侯国联络求取外援,一面派军队先进攻楚国在中原的属国卫、曹两国。

宋国因为对于楚国的痛恨,拼死守卫国都。而晋国则与秦、齐组成联军,相继攻占了卫、曹。楚军主帅子玉在得知卫、曹被灭后一面占据了有利地形,一面与晋国进行交涉,希望以解除宋国之围的条件让晋国恢复卫、曹两国。晋文公私下联络卫、曹两国国君,称只要他们同意与晋国联合就让他们复国。

卫、曹接受了晋国的要求,相继与楚国告绝。子玉被激怒,带兵直接向晋军而来。晋文公接受先轸的建议,主动退避三舍。当时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的路程。一直退却到城濮才重新驻军。子玉追击到该地,城濮之战的最高潮即将展开。

3、城濮决战

晋、宋、齐、秦等多国联军与楚军对峙。晋军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路,由中路军诈败,主动吸引楚军追击。楚军中计后果然主动追击,反被左右两路夹击,造成大败。幸亏子玉率领的中军没有参加追击,否则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子玉迅速撤军后因无颜面见楚成王愤而自杀。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晋文公在楚国的营盘停留了三天,在听说子玉自杀的消息后晋文公大喜,认为楚国没有可以善待百姓的令尹人选了。之后为周天子建立行宫,邀请周天子与诸侯会盟。之前许多支持楚国的国家如郑国等都纷纷导向晋国,晋文公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既被周天子册封又被诸侯国认可的霸主。晋国的事业也由此达到了巅峰。

五、为何说城濮之战是晋文公“德教”与“权谋”的双胜利

城濮之战从一开始就被晋文公利用当年与列国的恩怨来进行外交、谋略等一系列的筹划与准备。就像先轸所说的“报施救患、取危定霸”一样,报施是当年接受的恩情,救患是道德的最高行为,这两种道德评价标准被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取危定霸”的目标。而城濮之战以晋国的最终胜利结束正是晋文公将“德教”化为“权谋”的体现。

1、以扶危济困为借口帮助盟友

战争在最初时并没有涉及到晋国,这使得晋国即使想直接参与到战争中也没有合适的理由与借口。但是当宋国向晋国求援时这个借口就出现了,因为当年晋文公在外流亡的十九年中曾经受到过宋襄公的热情款待,此时恰好是利用报恩这个理由直接参与甚至主导战争。

更何况对于危亡之中的国家施以援手更能获得广泛的诸侯国之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为晋国打造一个显著的名声。如果成功了就可以使晋国一跃而起,直接成为霸主。即使失败了,如先轸的分析一样,晋国完全可以凭借黄河与太行山的险要扼守,本土不会受到损失。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2、用过去流亡时的交情联络盟友

客观上来讲,当时的晋国虽然在晋文公的治理下国力有所恢复,但仍然难以与楚国直接对抗。所以晋文公利用过去流亡时同其他友好诸侯国建立的感情基础打出了联盟的旗号,与当时其他的强国一同抵御楚国。如齐国、秦国等也是看到楚国独大的后患以及可以利用时机结好晋国故而出兵。

3、用兴亡继绝的手段拉拢敌对势力

战争一开始时晋国没有直接出兵宋国,而是在稳定了宋国坚守的决心后先将楚国的两个附属国卫、曹相继攻占。晋文公希望通过这种“围魏救赵”的计策吸引楚国主力。当楚国没有中计后晋国迅速改变策略,而是利用与楚国谈判的机会拉拢了这两个国家的君主,使他们归于自己的阵营。

晋文公的这一权谋非常高明,不仅打破了原本归属于楚国联盟的一众归属国形成的铁板一块,也使得楚国的盟国不再信任楚国。同时又使得己方联盟更加牢固,还趁机争取了可以拉拢的对象,扩大了自己一方的实力。如鲁国就直接背反了楚国投靠在晋国一方。

4、退避三舍轻慢敌心

晋文公最精彩的权谋就是“退避三舍”。晋军的主动撤退不仅缩短了自己的补给线,拉长了对方的供应道路,也使得双方的地理优势互换,晋国可以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地形。更妙的是使楚国产生了轻敌的心理,从而在作战的过程中被晋国的诱敌之计打败。

“城濮之战”背后:晋文公是如何做到“德教”与“权谋”双胜利的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又是晋文公当年答应报答楚成王的方式,即两军交战晋国一定撤退后再决战。这就使得晋晋文公的权谋全部是通过德教的方式使用,一切顺理成章毫不造作,真正的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瑕疵。

结语

晋文公的权谋是利用德教来进行的,而德教又隐含了权谋。两者相辅相成,不仅使得地敌方难以辨别真伪,也使得晋文公在取得权谋胜利的同时迎来德教的胜利。晋文公的权谋与德教双管齐下,无论从道德方面还是谋略方面都无懈可击,真正达到了水银泻地般的、道与术的完美结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