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琮(558年―607年),字温文,西梁末代皇帝,梁宣帝萧詧之孙,梁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萧皇后兄弟。在位时间:585年—587年,年号广运,侄子萧铣称帝后,追谥萧琮孝靖皇帝。

西梁末帝萧琮剧照
大定四年(558年)
萧琮出生,他生性宽仁,待人大度,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学识渊博。又善于骑马射箭,令人伏在地上举起贴子,萧琮飞马而射,能十发十中,举贴的人也不感到害怕。
大定八年(562年)
二月,萧詧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北周武帝宇文邕于是命萧岿继位,萧琮初封东阳王,不久册立为皇太子。
开皇三年(583年)
五月,西梁孝明帝萧岿派太子萧琮出使隋朝,祝贺隋朝迁都长安。
开皇五年(585年)
六月,萧岿去世,太子萧琮继位,年号广运。隋文帝杨坚赐玺书给萧琮,勉励萧琮,让他要多自我限制,对百姓多施恩惠,以礼治国安邦。
萧琮风流倜傥,放荡不羁
萧琮派遣大将军戚昕率领水军偷袭陈朝的公安郡,没有攻下而回。隋文帝征召萧琮叔父萧岑入朝,以为大将军,封怀义郡公,并将萧岑扣留在长安,设置江陵总管以便监视萧琮。
开皇七年(587年)
八月,隋文帝征萧琮入朝,萧琮叔父太傅、安平王萧岩,弟弟荆州刺史、义兴王萧瓛(huan)等人害怕崔弘度趁机袭取江陵,派都官尚书沈君公向陈慧纪请求投降。
九月,陈慧纪率军抵达江陵城下,萧岩、萧瓛等人带领西梁官吏、百姓共十万人投降陈朝。 隋文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废黜西梁政权,任命萧琮为上柱国,封爵莒国公。
开皇十四年(594年)
闰十月,隋文帝下诏,命令萧琮和原北齐高平王高仁英、原陈朝皇帝陈叔宝三人分别按时负责祭祀,祭祀时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有关部门主管官吏供给。
仁寿四年(604年)
七月,隋文帝被杨广派人杀死,杨广即位。任命萧琮为内史令,改封为梁国公。
弹丸之地西梁国
大业三年(607年)
七月,隋炀帝杨广以诽谤朝政诛杀贺若弼。贺若弼死后,民间有童谣说:“萧梁家又要兴盛了。”隋炀帝由此忌恨他,于是废黜萧琮为庶民,不久萧琮去世。隋炀帝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
义宁二年(618年)
萧琮萧琮的侄子萧铣称帝,追谥叔父萧琮为孝靖皇帝。
总评:
萧琮在隋朝时仍然受到器重,隋炀帝即位后,因为萧琮是自己的妻兄,对萧琮更厚待,又封萧琮为梁公、内史令,萧琮的亲族也有不少被提拔入朝廷为官。当时有童谣说:“萧萧亦复起”,导致隋炀帝对萧琮的猜忌,最后萧琮被免职,不久后在家中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