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作者:老王的历史闲谈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代,它结束了我国南北分裂百年之乱局,因为隋朝短命,且与唐朝承上启下,所以现在的人们通常称之为隋唐,能短短数十年统一全境,显然开国皇帝杨坚智谋不下诸葛,但为何隋朝会如此短命,不到半个世纪就夭折呢?

南陈北齐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南北朝其实在几百年当中,也发生了不少的政变更替朝代,但始终没有人能够站出来统一全国,直到南陈跟北周北齐并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契机,因为北方终于再次统一,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消灭了北齐,北方总算结束了分裂,综合国力大大上涨,然而继位的宣帝、静帝都比较弱鸡,成天就知道玩,并且还因为酒色掏空了身子死的早,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戚杨坚开始把控朝政。

本来杨坚也没法翻天的,但有趣的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大,皇帝也不管,引起了很多人不满,这其中就主要包括了很多的北周宗室,然后皇室宗亲们联合了一批人造反,想要把杨坚干掉,结果杨坚这个老狐狸大喜过望,本来他这一辈子的权利最多也就是达到一个权臣干政,宗室们直接造反,让他出师有名,然后轻轻松松的,一个个二百五似的宗室都被干掉了,失去了朝堂上的竞争对手,杨坚的风光瞬间达到了巅峰。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杨坚,对静帝而言,这可能是被胁迫的,也可能是乐不思蜀,毕竟这哥们啥也不懂,除了继承了一个皇位之外一无是处,总之杨坚顺理成章就将静帝取而代之,成立了大一统北方的隋朝。

灭南陈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本来南北两朝安分了这么多年,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小有冲突,但是大规模战争不多,并且经常打个平手,地盘也固定了百来年,杨坚这当上了皇帝,突然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野心促使他对南陈下手,一开始双方也是打得有来有回,但杨坚后来聪明了,开始玩阴的,直接正面战争1:1的伤亡没得玩,但咱们可以搞点花招,杨坚开始不断的骚扰南朝,破坏对方的农耕与军备,正面战场没怎么打,但是南朝的后方储备遭了秧。

经年之后,南陈国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公元590年,杨坚彻底吞并南朝,隋朝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长达几百年的分裂之后,中国再一次迎来了大一统,隋文帝显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人。

起高楼、楼塌了,隋朝的夭折秘闻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后,隋文帝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不断的在稳定局势,他成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制,并且首次设立科举,极大地提高了寒门学子入世当官的可能性,毕竟是刚刚成立的新朝代,所以做起事来也是非常的有魄力,旧贵族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基本上就是把各大家族的年轻一代吸纳到官场当中,属于阶级固化。正常情况下来说,科举制也是没有办法去通过的,因为这等于你要得罪所有的贵族,大家族都不听话了,后果很严重可能会使国家直接崩溃。

然而隋文帝清晰地看到了阶级固化之弊端,这样太不利于人才选拔,所以毅然决然地推行科举,至于旧贵族们,对刚刚统一的隋文帝来说根本不是事,新朝新气象,不听话的直接斩,杨坚雷厉风行的态度让大家都沉默了。

最后,隋文帝外交突厥,内修运河,鼓励耕地,让隋朝达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一种新高度,军武强盛、国库丰盈以及人才辈出,这些都是隋朝进入巅峰时期的原因,甚至周围的很多小国,包括高丽日本,在当时都开始吸收隋朝先进的文化制度,至此,大隋高楼已起,似乎万邦臣服只在朝夕。

然而,这个看上去坚不可摧并且具有威慑力的高楼,居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彻底走向崩塌,楼起楼塌的速度让人咋舌,有点秦王扫六合,然而秦自二世而亡的诡异感,楼起是隋文帝,那么楼塌出自谁之手?

这哥们叫杨广,是隋朝第二任皇帝隋炀帝,在杨广执政的这十多年里,其实一开始还好,毕竟便宜老爹打下来的江山底子很不错,而他同样在推广之前效果不错的一些政策,比如说开凿运河发展商运,发展军队镇压周边小国等。

也就是说,隋炀帝跟隋文帝的处事方针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问题在,他爹杨坚做事还是一步一步的,隋炀帝做事则有些操之过急,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于是在过于频繁的征调民力,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后,隋朝的内部开始分崩离析,民心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不稳定。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很多,民心动荡是主因,但最关键的导火索可能是高句丽之战,原来杨广不仅修运河修宫殿很急,在打仗这方面他也是急得不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事先调查,准备完善再出击的说法,杨广满脑子都是开疆扩土,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将高句丽收入版图,结果在人生地不熟,且任人不善等多个原因下屡遭失败,多次战争的失败,让隋炀帝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跌至了谷底,国内过度的征调民力也让百姓不得不反。

611年,山东河南水患出现百十万灾民,隋朝也并没有好的安抚善后措施,星星之火就从这一批已经活不下去的农民开始,很快整个隋朝就开始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反叛出现在全国各地。

为啥都是“禅让”

混乱了数年之后,618年,隋朝第三任皇帝隋恭帝禅让李渊,李唐立世,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因为隋恭帝禅让李渊,才让李唐名正言顺,但禅让二字谈何而来,说起来很搞笑,开国皇帝杨坚当年也是以北周静帝禅让之名建立隋朝,这天历史重演,估计杨坚脸都绿了,当然了,禅让这种词大家听听就完事了,说是隋恭帝真心禅让也没谁信,估摸着这脖子上架的刀应该不止一把吧。

那么隋恭帝的禅让是否代表隋朝灭亡呢,某种程度上是的,但实际上,隋朝在之后的国内乱局当中,依旧苟延残喘了10多年,原来隋恭帝杨侑“禅让”给李渊,但杨坚杨广子孙众多,还有其他人不服,李渊称帝同年,杨坚的一个杨侗在洛阳称帝,意图再次重启大隋江山,然而隋朝确实不得人心,杨侗也是个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禅让”3.0

杨坚智谋不下诸葛,隋朝为何短命,末帝居然禅让李渊

在李渊得到杨侑禅让称帝后,杨侗手下的权臣王世充也想效仿,619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的大臣去劝说杨侗,拼命赞赏王世充乃治世之能臣,振兴天下非他莫属,彩虹屁拍了一大堆,最后杨侗才发现,这些人是要劝说自己“禅让”王世充,当下他就发火了,把这些大臣骂的狗血淋头,朕的江山,禅让你们个头啊,都给我滚!

得知杨侗的反应后,王世充笑了,好家伙,看不清形势是吧?朝廷里谁说了算,你不知道吗?

很快,脑瓜子不太聪明的杨侗错失了“和平禅让”的机会,4月,他被王世充软禁深宫,5月,杨侗暴毙身亡。

所以说,乐不思蜀至少能活,或许阿斗真的不笨,至少比杨侗聪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