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以隋代周(3)

韦孝宽职场经历一半的时间是在晋南度过的,对当地的地形烂熟于心;几个动作下来,就将关东军前锋又压回到了沁水以东;两军隔沁水对峙。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此时关东军坐镇前方指挥的是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兵力,10万;而关中军方面则是韦孝宽带领的主力部队。

韦孝宽手下有一位得力谋士,这就是杨坚的头号智囊高颎。

高颎之所以来到前线,说来也挺有意思;当时随军出征的大将李询突然给杨坚发了个短信,说前线的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人暗中和尉迟迥勾勾搭搭;意图不详。

收到密报,杨坚下了一大跳,这敏感时刻,如果这几位真的居心叵测,那后果可就是灾难性的了;于是杨坚就想临阵换将。

不过杨坚这想法被他的另一个谋士李德林拦住了,后者苦劝,您千万别这么干;李询只是猜测,您这么一干,弄不好真的就逼反了这几位大将。杨坚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就打消了换将的念头,但是杨坚还是留了一手儿,他派高颎到前线,一方面督战,另一方面监视梁士彦等人。

高颎一到前线,先替杨坚好言安慰了梁士彦等人;然后出营侦察敌情。

在两军对峙的沁水溜达了一圈儿,回去高颎就对韦孝宽说,我看对面儿尉迟惇就是个二货,大帅咱别慎着了,立刻让工兵在河上架桥,咱过河跟他决战。

韦孝宽也想速战速决,因此下令关中军在沁水上搭桥;这期间尉迟惇派人过来捣乱,但没成功(“尉迟惇于上流纵火筏,颎豫为土狗以御之。”。)

关中军这头儿忙着乒乓五四的砍树搭浮桥,忙的个底儿朝天;其实韦孝宽心里也揪着呢;过河决战说的轻松,可是万一对方来个半渡而击咋办。

可是,等桥堪堪架好;侦察兵把一条敌情摆在了韦孝宽的案头;后者看完哈哈大笑。

肿么呢?

敢情韦孝宽看到的敌情通报是,尉迟惇已经下令部队后撤20里(“惇布陈二十余里,麾兵少却,欲待孝宽军半渡而击之。”)。

只能说尉迟惇这位少爷羔子真的不知道兵危战凶,不懂用兵之道;他的想法没错;可是你给对手留的空间太大了。20里,能装下多少部队了。且不说,关中军一旦过河就会士气大振;就说物理空间,您这头儿冲击也是需要时间的,这点儿时间足够关中军做好准备了。

后来战事发展果然印证了这一点,关中军全军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渡过沁水,韦孝宽立刻摆出防御阵型,而高颎则下令,将浮桥烧掉,然后晓谕全军,咱们现在后退无路,想活命,向前冲!而此时,至少史书上没说尉迟惇有什么动作。

全军渡河完毕,韦孝宽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他下令,全军转入进攻!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置之于死地而后生,这会儿关中军后路被断,就像高颎说的,想活命,只能向前冲。

在关中军玩儿了命的冲锋中,尉迟惇的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尉迟少爷仅以身免。

首战告捷,韦孝宽迅速收拢部队乘胜前行,向尉迟迥驻守的邺城扑来。他知道,只有打掉尉迟迥,这场战争才真的算赢。

这支关中军3年前来过一次邺城,当时跟着宇文邕灭北齐;这次也算是轻车熟路。

公元580年8月17日,两支周军在邺城城下迎头相撞。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对方打上门,沙场老将尉迟迥没理由,也没地方退让了。

那就来吧,尉迟迥把麾下13万部队全部拉出城,在邺城城下摆开阵势;尉迟迥亲率精锐的“黄龙兵”,站在大军最前方。

像杨坚和司马消难一样,尉迟迥和韦孝宽也是老交情了;此时此刻,什么交情也顾不得了,尉迟迥和韦孝宽几乎同时下达了攻击命令;随着军令下达,关中军和关东军嘶喊着扑向对方。

到这儿,好玩儿的一幕出现了;按说这可是几十万人的大会战;那是多大场面。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躲还来不及呢;可是,就在这几十万大军以命相搏的旁边儿,居然出现了数万好凑热闹的本地吃瓜群众(“鄴中士民观战者数万人”)。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在数万人的围观下,两军对砍了半天;这会儿远道而来的关中军就有些扛不住了;被对方打的连连后退。

再这么打下去,大家伙儿还能不能活着回长安都是问题。

关中军这边儿,行军总管宇文忻一眼看见了这伙儿来路不明的围观者,眼前突然一亮,有办法了!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宇文忻让弓箭手出列,对着围观的吃瓜群众就是一顿猛射;很快,一堆倒霉蛋儿被射躺下了;吃瓜群众没想到吃个瓜还会有这么大的风险;除了躺着不能动的,剩下的掉头就跑。

这些瓜娃子都是邺城本地人,他们跑,也只会往城里跑;这也好理解,人之常情嘛!

可是这会儿,邺城城门那儿还有尉迟迥的部队呢;吃瓜群众们也不管那套,人挤人、人挨人的就挤进了尉迟迥的阵型中;数万群众,加上数万当兵的;尉迟迥的后阵可就乱了套了。

宇文忻一看,正中下怀,他立刻让身边的亲兵扯着脖子大喊,敌军败了、敌军败了!然后,亲率警卫部队向关东军发起了逆袭。

这几嗓子还真管用,已经有点儿没脾气的关中军听说关东军败了,士气复振,挥矛挺戈又杀了回来。

这会儿关东军还真是乱套了;那几万吃瓜的,跟当兵的挤来挤去,终于酿成了严重的踩踏事件;一地鸡毛。而且不仅是后军,连尉迟迥的中军都被冲动了。

尉迟迥气的大骂这些人吃饱撑的,不好好儿跟家里呆着,跑到战场上给也添乱;可是中军、后军阵型已乱,而前军又被反攻的关中军压制住了;尉迟迥只好下令,部队退回邺城,再作计较。

可是敌前撤退,而且还是两军犬牙交错缠斗在一起;想全身而退哪儿那么容易啊;更何况队伍里还有一大帮老百姓。

尉迟迥的命令失效了;关东军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中。

看到这个滑稽场面,韦孝宽差点儿笑抽了;真的老天爷开眼啊!

这会儿不是客气的时候,韦孝宽随即下令,关中军全军攻击,务必歼敌于城下。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是役,尉迟迥大败;出城的13万人,活着进城的,寥寥无几。

手里没牌可打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久之后,韦孝宽攻克邺城,砍下了尉迟迥的脑袋。

不仅砍了尉迟迥,韦孝宽那也是狠角色,拿下邺城之后,他下令将所有跟着尉迟迥守城的关东军全部活埋;并且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邺城老百姓,去,围观去!韦孝宽用这种方式告诉前齐国首都的居民,再敢造次,这就是下场(“军士在小城中者,孝宽尽坑之。”)。

尉迟迥是这次反杨起兵的领军人物;也是其中块儿头最大的一个;他一死,基本上也就宣告了各路反杨势力的失败。

益州总管王谦的人头不久之后被送往长安;而司马消难见势不妙,压根儿就没敢死扛;扔下部队跑到了江东。不过,比较搞笑的是,9年之后,隋军渡江攻陷建康;这次司马消难没地方跑了,乖乖的当了俘虏,最后被押回长安。

韦孝宽在邺城披坚执锐;远在长安的杨坚也没闲着,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奋力厮杀;不过,老实说他这次差点儿挂了。

这场战场设在宇文招的赵王府里。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咱前面说过,宗室里对杨坚最不满的就是这位赵王;因此,宇文招想了个招儿,就准备做了杨坚。

宇文招给杨坚送去一份儿请柬,大意是是请随国公过来喝顿酒,咱消除一下误会。

杨坚不傻,他当然知道政敌没安着好心;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鸿门宴。可是如果不去,会授人以柄,而且面子上也下不来。

杨坚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杨坚带了两个心腹,一个叫元胄,一个叫杨弘;这哥俩没别的能耐,就是能打!

按照宇文招的计划,他会在酒席宴上,以吃瓜为名,一刀捅死杨坚。

呵呵,又是吃瓜。

简短截说吧,前面的计划都实现了,杨坚来了,酒也喝了;可是到了吃瓜部分,也不知道宇文招是怎么搞的,反正他这点儿小心思被杨坚带来的警卫员元胄看出来了。

元胄一把拽起杨坚就往外拖,边拖边说,相府来信儿说,有紧急公务需要您处理,您赶紧回家看看吧。

杨坚这会儿可能也喝了点儿酒,胆子大了不少,就有些小看宇文招,这孤拐王爷,手里又没兵,怕个球?

元胄当时就急了,怕个球?您可是在人家家里,不用兵,就他们家的几十号佣人就能至您于死地!

杨坚这才醒悟,我艹,确实是,赶紧找了个借口连滚带爬的跑出了赵王府(“胄闻室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坚下床趋去。”)。

看杨坚跑了,宇文招还想去追,结果元胄“以身蔽户,招不得出。”

政治就是这样,一旦成了对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杨坚逃出生天,那下地狱的毫无悬念的就是宇文招了。

公元580年7月29日,杨坚告宇文招与宇文盛谋反,“皆杀之,及其诸子。”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随后,杨坚一不做二不休,展开了对宇文宗室的屠杀。

杀人的同时,公元580年12月12日,诏下,大丞相杨坚进位随王,受十郡封邑。

公元581年2月初四,随王杨坚加九锡礼,建随国百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家都明白,杨坚,连最后一步也就是抬抬脚的距离了。

果然,10天之后,也就是公元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在以前的同事们撒泼打滚儿的墙裂要求下,宇文阐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名义上的姥爷杨坚;后者在长安城临光殿登基称帝;改元开皇;杨坚即为隋文帝。

581年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杨坚称帝;历史上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隋帝国,横空出世。

关于‘隋’这个国号;多说一句,杨坚之前不管是随国公,还是随王,都是‘随’字;不过杨坚坚持认为,哥是那么随便的人吗?所以去了随字右半边的‘走之’旁;于是,有了隋。

既然已经改朝换代了,前朝的遗老遗少还留着干嘛呢?

杨坚下令,所有宇文宗室全部杀掉;名单太长,跟这儿就不多写了。

最后一个被杀的,是杨坚的‘外孙子’、年仅9岁的逊帝宇文阐;公元581年5月23日,宇文阐“薨”;谥静皇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