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杨坚称帝后,改国号为“隋”。杨坚代周就如顺应天命,曾统一北方的北周,建朝仅二十余年后就此消亡了。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北魏末年,朝堂内乱,起义军四起,在这其中,就有宇文泰与其父宇文肱。作战中宇文泰的父亲以及几个兄弟皆被杀,宇文泰却在战争中,凭借着自己的过人的才智崭露头角。也是这份才智使他在起义军被镇压后,成功投入尔朱荣部将货拔岳的麾下。在尔朱荣被杀,高欢彻底掌控北魏朝堂之后,宇文泰跟随贺拔岳入关陇,开启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宇文泰一生征战沙场,战功累累,也正是这不世军功,奠定了他的地位。宇文泰本人刚正不阿,掌权时,对外对抗东魏,对内平复内乱,肃清朝堂,主张仁义孝悌、廉平节俭,同时,又招贤纳士,善于采纳谏言。在其掌权期间,朝堂上下似乎都在朝着一个好的趋势发展,可惜,好景不长,公元556年宇文泰在北巡期间,因病死于途中。

临终之际,宇文泰移权与侄子宇文护手中。宇文护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一生曾三杀三立天子。宇文泰死后,大权在握的宇文护则拥护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上位,杀北魏末代皇帝——拓跋廓,改国号为“北周”,其后,还曾推宇文毓,宇文邕上位。此时,被推上帝位的宇文觉不过十五。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并且,在宇文泰众多儿子中,还有一位颇为宇文护看重,他就是宇文宪。

话说,宇文泰曾赏赐给儿子们良马,让他们自己选择。只有宇文宪选了一匹杂色马。宇文泰询问,宇文宪答道:“这匹马颜色特殊,可能出类拔萃。如果从军作战,马夫容易辨认。”宇文泰高兴地说:“这个孩子识见不凡,必当成为大才。”后来随从在陇山上打猎,经过官马牧场,宇文泰每次看见杂色马,都说:“这是我儿子的马啊!”命令随从牵来,赏赐给他。

宇文宪自小聪慧过人,性情豁达,在宇文泰的庇护下熟读《诗经》、《春秋》等众多书籍,与宇文邕一起学习治国之术。不到十岁就被封为涪城县公,随后不久,又被升为安城郡公,在其不足十岁的时候,就敢向他父亲主动请缨迁往治理蜀地。当时,宇文泰因其年幼并未答应,宇文宪则据理力争道:“人的能力不同于年龄无关,如果我去后没有起到作用,甘心受责。”

但此时的宇文宪因为种种原因终究未能去到蜀国,待到十二岁时,宇文觉登上帝位,宇文宪被拜为骠骑大将军,同为开府仪同三司。当时,朝堂都在大冢宰宇文护统治下,性情刚烈的宇文觉并未掌握实权,面对这样的局势,宇文觉与李植、孙恒、乙弗凤等大臣商议刺杀宇文护,可惜,两次都被识破未能成功。其后,宇文觉被废为略阳公,一个月后被杀,年仅十六。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不久,宇文毓被推上位,称号:周明帝。随后几年间,本就聪慧的宇文宪愈发沉稳机警,明帝期间,深谙治理之术的宇文宪被委派到蜀任职,也算是全了年少时所愿。此时的宇文宪思及父亲在时请愿去蜀的场景,怕也是颇为感慨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宇文宪的到来,给蜀民带来一丝希望。在此期间,他明察秋毫体察民情,深受蜀民爱戴,在其离任后建碑来纪念他。

也正是因为在治理之术上的才能,宇文护将他看在眼里,颇为重视。从蜀回京后,宇文宪被升为雍国公、小冢宰等职位。公元506年,同样想夺回朝政的周明帝宇文毓被毒杀,公元560年,宇文邕上位,号:周武帝。此时,掌控朝堂多年的宇文护引起大臣不满,树敌良多。宇文邕也并非一个毫无想法的傀儡,但是,朝廷局势不容宇文邕乐观。

此刻的宇文邕根本没有实力拿下权倾朝野的宇文护,只能选择韬光养晦,而这一隐忍就是整整十二年。此期间的宇文宪得到宇文护的赏识,在军事指挥上的才能也被展现出来,多次跟随宇文护南征北战,在军中声望颇高。公元572年,从同洲回长安的宇文护,在含仁殿中终被宇文邕所杀,宇文护辉煌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宇文护死后,子嗣党羽被全部洗清。

而宇文宪就不那么好受了,宇文护身前宇文宪虽游离于两党之间,并未站队,但是,大部分时候他都跟随在宇文护的身后,现在,宇文护一党被灭,自己难免被猜忌,心中难安。好在,无论是周武帝心胸宽广,还是真的相信自己弟弟,又或者看中了他的才华,宇文邕都并未对宇文护作出什么事儿来,反而重用于他。并且,宇文宪也在之后的伐齐之战中大显身手。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北周与北齐对战多年,北齐阵营中的名将斛律光乃是北周伐齐最大的阻碍。斛律光被称为“落雕都督”,以治军严明、善于骑射闻名,与同样备受拥戴的宇文宪旗鼓担当,也是北齐“军心”所在,当时的对战中北齐久攻不下,北周以计陷害斛律光有谋反之心,挑拨其与高纬的关系,最终,高纬听信传言,下令斩杀斛律光。

而没有的斛律光的北齐,面对来势汹汹的北周毫无抵抗力。公元576年,宇文宪与宇文邕顺利在汇合,北齐守将韩建业投降,北齐覆灭。

班师回朝后的宇文宪却并未真正放下心来,唯恐自己功高盖主,为周武帝不满,常有功成身退之心,但是,都未被宇文邕同意,反而,加封他为大冢宰,晋爵位为齐王。始终不曾放下心的宇文宪在周武帝征战稽胡时,称病不愿随其出征,不愿再立军功。但是,如此刻意为之的宇文宪,终究没有逃出他既定的命运。

公元578年,周武帝亲征,也就是在这次途中周武帝病倒,在回到洛阳后病逝,时年三十六。宇文邕之子宇文赟继承帝位,继位后的宇文赟不再如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恭谦有礼,反而,沉迷享乐,立五位皇后,甚至,禅位于仅七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己专心当上了太上皇,安心享乐。此时的宇文宪虽然巴不得当个隐形人。

若这个人不被害死,杨坚根本建立不了隋朝,历朝历代为他设庙享奠

但是,他身为皇叔,一身军功、威名在外,又被周武帝封为大冢宰,又怎么可能不被宇文赟猜忌。到最后,宇文赟连一个罪名都难得找,直接将宇文宪缢死于宫门,年三十。其子嗣,相近的大臣皆以谋反罪处死。可怜,到死宇文宪都记挂母亲,不能在床前尽孝,可以说,宇文宪之死也算是北周最大的冤案了。

宇文宪死后两年,宇文赟因酒色过度,过劳而死。宇文宪、宇文赟死后,朝堂无人。三年后杨坚诛杀年仅九岁的宇文阐,建立隋朝。从宇文泰打下江山到宇文邕统一北方,再到覆灭,北周建朝仅仅二十余年,如果宇文泰、宇文邕不曾早逝,宇文护能把家族兴盛看的重一点,宇文宪不那么“闲云野鹤”,或许,宇文家族连同这个朝代还能够走得更远。

唐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且,为他们设庙享奠。”这当中,就包括“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之后,到了北宋宣和五年,宋王室再依照唐代的惯例,为古代的名将设庙享奠,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宇文宪。并且,在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宇文宪亦位列其中。

参考资料:

【《独孤藏墓志》、《周书·卷十二·列传第四》、《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十七史百将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