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蜀汉政权灭亡后,晋军伐吴,吴末帝孙皓与刘禅一样,反绑双手投降

公元265年,司马昭刚刚灭了蜀汉,便因中风死去。其子司马炎继位为新的晋公。司马炎即位后,立即召贾充等人商议代魏称帝的事。贾充说:“晋公可进宫质问魏主,若其相允,可避免一场争斗。”司马炎听从了他的建议,带铁甲1000人进入宫殿。曹奂见司马炎如此到来,早已明白其来意,立即站起来道:“晋公不必多说,朕退位便是。”至此,仅立国54年的曹魏天下便江山易主,被司马氏所取代。

蜀汉政权灭亡后,晋军伐吴,吴末帝孙皓与刘禅一样,反绑双手投降

司马炎在洛阳代魏称帝,成立了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他追封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其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封魏主曹奂为陈留王。从公元265年到316年,晋朝的国都在洛阳,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西晋。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经衰落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残暴是出了名的残暴。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面皮和凿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令人恨之入骨。

公元279年,晋朝一些大臣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劝说晋武帝消灭东吴。晋武帝决定发兵20万,分五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其中一路晋军由巴东、益州出发,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邺(今江苏南京市)。

龙骧将军王浚是个很有心计的将军,他早就做了伐吴的准备,在益州督造大批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称作楼船。造船时,为了不让东吴发觉,都在隐蔽的环境里秘密加工制造。但是日子一久,难免有许多削下的碎木片掉在江面,顺流而下。当木片漂到东吴的地境时,太守吾彦发现了这件事,连忙向吴主孙皓禀报说∶"这些木片一定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晋军在上游造船,看来是要进攻我们,陛下可要早做准备呀!"孙皓却不屑一顾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们,他们还敢来侵犯我!"

蜀汉政权灭亡后,晋军伐吴,吴末帝孙皓与刘禅一样,反绑双手投降

吾彦没办法,只好自行设防,他命江边的守军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好像无数的暗礁,使晋国水军没法通过。

此时,中路军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兵威大振,几路人马很快汇集到一起。经过讨论,诸将认为水陆并进,可以一鼓作气攻取建邺。于是,各路兵马一齐展开,各逞英雄。

可是,龙骧将军王浚的水军,刚到了秭归,就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兵士报知王浚,王浚听后大笑说∶"此为雕虫小技,不足为虑。"随即,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都放着一些草人,披甲持仗。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着一队木筏随流而下。吴兵看见木筏上人头攒动,以为是晋兵,未待接近便望风而逃。而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底下,有的被直接扫掉,有的被木筏顺势推倒。然后,晋军兵士又在木筏上架起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即燃。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起熊熊大火,将铁链铁锁逐一烧断了。

王浚的水军扫除去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楼船顺流东下,声势浩大。吴主孙皓闻报慌乱不已,他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1万人去抵抗。而当张象的将士看到,满江都是王浚的战船,无数旌旗迎风飘扬,遮天蔽日,吓得吴兵早早竖起了降旗。

吴主孙皓知道吴军不能力战,他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水军将领陶浚对孙皓说∶"我所率的水军船只都小,陛下若给我两万水军和大船,我自有计攻破晋军。"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御林军也都用上,叫他指挥水军迎敌。第二天,陶浚率水军行在江面上,忽然北风乍起,昏天黑地,战船上的旗帜都被吹落到江里。陶浚的水军一时军心散乱,四处逃散,王浚即命降将张象为前驱,直扑建邺。

王浚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到了建邺。建邺附近一百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浚率领水军将士8万人上岸,由张象叫开城门,以摄魂夺魄般的气势进了建邺城。

蜀汉政权灭亡后,晋军伐吴,吴末帝孙皓与刘禅一样,反绑双手投降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吓得六神无主,经中书令胡冲的提醒,也学起了蜀汉后主刘禅那样,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就此宣告结束,全国又进入了大统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