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琮(558年―607年),字溫文,西梁末代皇帝,梁宣帝蕭詧之孫,梁明帝蕭巋之子,隋炀帝蕭皇後兄弟。在位時間:585年—587年,年号廣運,侄子蕭銑稱帝後,追谥蕭琮孝靖皇帝。

西梁末帝蕭琮劇照
大定四年(558年)
蕭琮出生,他生性寬仁,待人大度,風流倜傥,放蕩不羁,學識淵博。又善于騎馬射箭,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蕭琮飛馬而射,能十發十中,舉貼的人也不感到害怕。
大定八年(562年)
二月,蕭詧去世,時年四十四歲。北周武帝宇文邕于是命蕭巋繼位,蕭琮初封東陽王,不久冊立為皇太子。
開皇三年(583年)
五月,西梁孝明帝蕭巋派太子蕭琮出使隋朝,祝賀隋朝遷都長安。
開皇五年(585年)
六月,蕭巋去世,太子蕭琮繼位,年号廣運。隋文帝楊堅賜玺書給蕭琮,勉勵蕭琮,讓他要多自我限制,對百姓多施恩惠,以禮治國安邦。
蕭琮風流倜傥,放蕩不羁
蕭琮派遣大将軍戚昕率領水軍偷襲陳朝的公安郡,沒有攻下而回。隋文帝征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以為大将軍,封懷義郡公,并将蕭岑扣留在長安,設定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
開皇七年(587年)
八月,隋文帝征蕭琮入朝,蕭琮叔父太傅、安平王蕭岩,弟弟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瓛(huan)等人害怕崔弘度趁機襲取江陵,派都官尚書沈君公向陳慧紀請求投降。
九月,陳慧紀率軍抵達江陵城下,蕭岩、蕭瓛等人帶領西梁官吏、百姓共十萬人投降陳朝。 隋文帝得知此事後,下令廢黜西梁政權,任命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國公。
開皇十四年(594年)
閏十月,隋文帝下诏,指令蕭琮和原北齊高平王高仁英、原陳朝皇帝陳叔寶三人分别按時負責祭祀,祭祀時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有關部門主管官吏供給。
仁壽四年(604年)
七月,隋文帝被楊廣派人殺死,楊廣即位。任命蕭琮為内史令,改封為梁國公。
彈丸之地西梁國
大業三年(607年)
七月,隋炀帝楊廣以诽謗朝政誅殺賀若弼。賀若弼死後,民間有童謠說:“蕭梁家又要興盛了。”隋炀帝由此忌恨他,于是廢黜蕭琮為庶民,不久蕭琮去世。隋炀帝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
義甯二年(618年)
蕭琮蕭琮的侄子蕭銑稱帝,追谥叔父蕭琮為孝靖皇帝。
總評:
蕭琮在隋朝時仍然受到器重,隋炀帝即位後,因為蕭琮是自己的妻兄,對蕭琮更厚待,又封蕭琮為梁公、内史令,蕭琮的親族也有不少被提拔入朝廷為官。當時有童謠說:“蕭蕭亦複起”,導緻隋炀帝對蕭琮的猜忌,最後蕭琮被免職,不久後在家中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