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琮(558年―607年),字溫文,西梁宣帝蕭詧之孫,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子,隋炀帝皇後蕭氏的兄弟,西梁政權最後一位皇帝,585年―587年在位。
蕭琮初封東陽王,後被立為太子。開皇五年(585年),蕭巋去世,蕭琮繼位,年号廣運。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征召蕭琮入朝,蕭琮的叔父蕭岩和弟弟蕭瓛反叛投降陳朝,隋文帝于是廢黜西梁,任命蕭琮為上柱國,封莒國公。
隋炀帝繼位後,蕭琮深受親近器重,任内史令,改封梁公。後因民間童謠說西梁将要興盛,遭緻隋炀帝忌恨,于大業三年(607年)廢蕭琮為庶民,同年蕭琮去世,追贈左光祿大夫。蕭琮的侄子蕭銑稱帝後,追谥他為孝靖皇帝,廟号惠宗。
蕭琮簡介
繼承帝位
蕭琮生性寬仁,待人大度,風流倜傥,放蕩不羁,學識淵博。又善于騎馬射箭,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蕭琮飛馬而射,能十發十中,舉貼的人也不感到害怕。蕭琮初封東陽王,不久被立為皇太子。
開皇三年(583年)五月初八日,西梁孝明帝蕭巋派太子蕭琮出使隋朝,祝賀隋朝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開皇五年(585年)六月,蕭巋去世,太子蕭琮繼位 ,改年号為廣運。 隋文帝楊堅賜玺書給蕭琮,勉勵蕭琮,讓他要多自我限制,對百姓多施恩惠,以禮治國安邦。
亡國入隋
同年(585年),蕭琮派遣大将軍戚昕率領水軍偷襲陳朝的公安(地名),沒有攻下而回。隋文帝征召蕭琮的叔父蕭岑入朝,任命為大将軍,封懷義公,并将蕭岑留在長安不放他回去。又設定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蕭琮所任命的大将軍許世武秘密以城池聯合陳朝将領荊州刺史、宜黃侯陳慧紀(《隋書》誤作陳紀),事情洩露後,蕭琮便誅殺許世武。
開皇七年(587年)八月,隋文帝征召蕭琮入朝。蕭琮率領群臣百官二百多人由江陵出發,江陵父老百姓沒有不流淚的,他們說蕭琮将不會回來。八月十八日,蕭琮到達長安。 隋文帝因為蕭琮等離開西梁,就派遣武鄉公崔弘度率軍戍守江陵。崔弘度軍至鄀州(《資治通鑒》作都州),蕭琮的叔父太傅、安平王蕭岩,弟弟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瓛等人害怕崔弘度趁機襲取江陵,于八月二十三日派遣都官尚書沈君公向陳慧紀請求投降。九月十八日,陳慧紀率軍抵達江陵城下。九月十九日,蕭岩、蕭瓛等人帶領西梁官吏、百姓共十萬人投降陳朝。 隋文帝得知此事後,下令廢黜西梁政權,派遣尚書左仆射高颎前去聚集安置沒有投降陳朝的百姓;并下令給西梁宣帝蕭詧、西梁孝明帝蕭巋各十戶人家守護陵墓;還任命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國公。
深受器重
開皇十四年(594年)閏十月二十三日,隋文帝下诏,由于北齊、西梁、陳朝三國帝室的宗廟祭祀廢絕,指令蕭琮和原北齊高平王高仁英、原陳朝皇帝陳叔寶三人分别按時負責祭祀,祭祀時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有關部門主管官吏供給。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其子隋炀帝楊廣繼位。蕭琮因為是隋炀帝皇後蕭氏(蕭皇後)兄弟的緣故,是以特别受到隋炀帝的親近器重,被任命為内史令,後改封為梁公。蕭琮的同高祖父以下的族人,都按才能提拔任用,蕭琮的幾個兄弟都在朝廷作官。蕭琮性情淡泊高雅,不認真處理政務,退朝後隻是放縱飲酒而已。内史令楊約與蕭琮同居朝班,隋炀帝令楊約向蕭琮轉達自己告誡勉勵的意思,楊約因與蕭琮有交情便告訴他。蕭琮說:“我如果像以前那樣管事,那和你還有什麼差別呢?”楊約笑着退出。楊約的兄長楊素,當時擔任尚書令,見蕭琮把堂妹嫁給鉗耳氏,于是對蕭琮說:“你是帝王之族,族望名美,為什麼把堂妹嫁給鉗耳氏?”蕭琮回答說:“先前已經把妹子嫁給侯莫陳氏,這還有什麼疑問!”楊素說:“鉗耳是羌族人,侯莫陳氏是胡虜,怎麼能相比!”楊素認為胡虜優而羌人劣。蕭琮說:“認為羌人與胡虜有什麼不同,先前沒有聽說過這話。”楊素慚愧得無話可說。
蕭琮怎麼死的
晚年去世
蕭琮雖客居長安,但與北方的富貴之家相比,也沒有不如的地方。蕭琮曾和上柱國賀若弼交情很深,大業三年(607年),隋炀帝以诽謗朝政誅殺賀若弼。賀若弼死後,民間有童謠說:“蕭梁家又要興盛了。”隋炀帝由此忌恨他,于是廢黜蕭琮為庶民,不久蕭琮去世。隋炀帝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
義甯二年(618年),蕭琮的侄子蕭銑稱帝,追谥叔父蕭琮為孝靖皇帝 ,廟号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