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作者:一刀西域圖志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粟特人是絲綢之路上,主要是公元3到8世紀,也就是南北朝到唐時期絲綢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民族,粟特人以經商而出名,是以可以說大半個絲綢之路都是粟特人撐起來的。

對于中國人來說,應該最熟悉的粟特人有兩個,就是造成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沒錯,這兩位都是粟特人,隻不過安祿山父系是粟特人,而母系是突厥。

安祿山的族别和史上一次失敗的諧音梗

《舊唐書》記載,安祿山的父親為雜種胡。唐代的“胡”指的是包括西域在内的中亞乃至西亞的各個族群,雜種胡的“雜種”倒也不一定有罵安祿山的意思,和現在的語義不完全一樣,雜種胡在唐代事實上往往用來指的就粟特人。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唐代外來胡人形象

關于安祿山的族别問題,《舊唐書》借安祿山的口,專門有一段記載,發生在其與哥舒翰的一場飯局上。

這場飯之是以著名,是因為飯局是唐玄宗李隆基專門安排的。

哥舒翰則是唐代的名将,突厥人,從他姓“哥舒”,我們就知道其出自突厥突騎施的哥舒部。突騎施是西突厥的一支,哥舒翰則是哥舒部首領之子,其母則是于阗王室尉遲家之女,沒錯,就是尉遲恭那個家族。

哥舒翰曾在隴右任職,唐代的隴右道,大緻包括今天的甘肅、青海、甯夏以及新疆大部,因為當時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都屬隴右道下轄。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唐代的管轄範圍包括了整個中亞和西亞的一部分

哥舒翰在對吐蕃的戰争中屢獲戰功。是以才會有“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的詩句。

安祿山之是以與哥舒翰不和,主要是因為哥舒翰在隴右的時候,曾是安祿山的一個堂兄弟安思順的手下,隻不過二人不和,頗有積怨,是以哥舒翰連帶着就和安祿山關系不好。順便說一句,後來更牛的、平定了安史之亂的郭子儀,也曾在安思順手下工作過,而且一直與安思順關系很好。因為安思順在安史之亂前便與自己的堂兄弟安祿山劃清了界限,是以當安祿山叛亂後,安思順一開始并沒有受到太大的牽連,隻是被免去軍職,但最終還是被哥舒翰誣陷串通安祿山被處死。

那麼當時李隆基在天寶十二載(753年)安排飯局的時候,安思順、安祿山和哥舒翰已都是獨當一面的節度使,是以李隆基安排這三大将領,或者說三大重臣使吃飯,目的就是要讓雙方在飯局上和好,别鬧沖突,同心同力為大唐的發展和穩定出力。而具體主持這場飯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太監高力士。

不過這場飯局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安祿山差點和哥舒翰在飯局上打起來。因為在飯局上,安祿山對哥舒翰說了一段話:“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同,何不相親乎?”就是說我們都一樣,為什麼不團結友愛呢?

安祿山的這段話其實是一種示好,套近乎,主動想與哥舒翰和好。結果哥舒翰說:“古人雲: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忘本也。敢不盡心焉。”

哥舒翰這句話的意思是狐狸對着自己的洞窟嚎叫,是不詳的事,是忘了本。是以我怎麼敢不盡心盡力的和你交好呢?

在這裡,哥舒翰引用了一句古語,玩了一個諧音梗,野狐的“狐”指“胡”。古人認為狐狸對着自己的洞窟嚎叫,是要同類相殘,是以才會說忘了本。哥舒翰原本的意思應該也是表達雙方應該交好,不應該忘本而同類相殘。但是安祿山大概是沒文化,沒聽懂,也或者是因為太敏感,認為哥舒翰罵他是野狐,是以立馬就炸了,大罵哥舒翰:“突厥敢如此耶?!”

哥舒翰正要接話,但一看旁邊的高力士給自己使眼色,就把話憋了回去,沒再吭聲。反正我們也不知道哥舒翰當時是想解釋還是準備和安祿山對着吵。但我們至少知道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一次諧音梗失敗的例子。

而哥舒翰最終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因為宰相楊國忠的瞎指揮,導緻長安的天險潼關失守,哥舒翰被手下叛變将領所俘,獻與安祿山,哥舒翰倒是沒有視死如歸為大唐捐軀,而是放下身價,低聲下氣的投降了安祿山,但最終還是被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所殺。

那麼通過那次飯局的對話,我們知道安祿山的母親為突厥沒什麼問題,重點是他父親的“胡”是哪個“胡”?

對安祿山的族别,早先學者們有多種的說法,比如認為安祿山之父是契丹人、奚人等等。但現在已經基本可以認定,他的父系就是粟特。因為在唐代,如果一個胡人姓安,那麼就幾乎可以肯定其出自粟特的昭武九姓之一。

當然,關于安祿山的出身還有一種說法是其本姓康,後來是他的母親改嫁了姓安的人家,才改姓了安。但事實是,在唐代,關于安祿山的出身就已經說法各異,撲朔迷離——這裡面也許有政治上的原因,因為安史之亂平定後,安思順的老部下郭子儀曾上書為自己的老上司喊冤,就一口咬定安祿山不是老安家的人,而“本實姓康”,老安家看他可憐,“哀其孤賤”,才收養了他,冒姓了安。總之,是要堅決地将安祿山和安思順劃清界限。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後人繪畫的安祿山畫像

後世有學者考證後認為,安祿山所謂的安姓養父其實就是其叔父,是以安祿山不存在姓康這一可能。

但不管是安祿山姓安還是姓康,對于其粟特身份的認定都不構成什麼問題,因為“康”也是粟特人的昭武九姓之一,并且是當時粟特人的第一大姓。

而安祿山的名“祿山”雖然看起來很像是漢語名,但實際上也可以确定是粟特語roxšan的音譯,意為“光明”。這裡面具體的考證、音标什麼的就不展開說了。

那麼昭武九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昭武九姓的粟特人

所謂昭武九姓,也被稱作九姓胡、雜種胡、粟特胡等。就是粟特人在大唐所使用的9個姓氏——實際上不止9個——而這些姓氏的來源,就是這些粟特國家的國名。是從哪個國家來的,就姓什麼。

這些粟特人的城邦國家,基本全部分布在今天中亞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河谷,位置在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基本上是沿着澤拉夫善河,東西走向一字排開。粟特人國家分布的這一區域被稱為粟特地區,今天更接近的發音是“索格底亞納”(Sogdiana),包括了康國、安國、史國、米國、何國、石國、畢國、穆國以及中曹國、東曹國和西曹國等城邦國家,時分時合。按《新唐書·康國傳》的說法,昭武九姓國家是康、安、米、何、曹、史、石、火尋、戊地;按照唐代學者,詩人杜牧的祖父杜佑所編撰的《通典》說法,則是康、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曷、穆——反正《魏書》、《隋書》、兩《唐書》以及《通典》的說法都不一樣。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粟特之地”大體在今天的位置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部分粟特城邦的分布

昭武九姓的國家中,康國最大,也是所有粟特人國家中的老大,為今天烏茲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絲綢之路名城撒馬爾罕(Samarkand)。而安祿山祖上的安國,則是布哈拉(Bukhara),今天也屬于烏茲别克斯坦。這兩個城邦是當年河中地區的中心城邦,曆史上都非常著名,今天維吾爾語裡的一些熟語就往往和這兩個城市有關。比如維吾爾語裡如果說一個人不實誠,虛情假意的請人吃飯,就會說是撒馬爾罕式的請客;如果說進入睡夢,就會說到布哈拉去了一趟——類似于漢語中的“見周公去了”或“去了夢家莊”。顯然,這些熟語都暗示了這兩個城市曾經的知名與繁華。

至于今天烏茲别克斯坦的第一大城市,烏茲别克斯坦首都的塔什幹(Toshkent),則是當年的石國。

毫無疑問,晉唐時期的中國人是将這些地名都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進行了簡化,至于為什麼要将撒馬爾罕簡稱為康、将布哈拉簡稱為安等等,今天也沒有定論,各種推測倒是不少,比如有人就認為将撒馬爾罕簡稱為“康”,大概是取了這個名字的最後一個音節“kand”,等等。

知道了昭武九姓,我們就會明白,史思明也是粟特人,祖上來自于史國(kass),又被稱為佉沙、羯霜那,竭石、堅沙、奇沙等,位置在今天烏茲别克斯坦南部的沙赫裡薩布茲。而史思明名字的“思明”則是唐玄宗給改的,史思明的原名叫“窣(sū)幹”,為粟特語“發光”、“燃燒”之意。這說明,唐玄宗李隆基将其改名為“思明”,是很清楚“窣幹”是什麼意思的。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毀譽參半的大唐玄宗李隆基

古人之是以将粟特人國家稱為昭武九姓,按照中國史料的說法,是當時的人們認為這些國家原住在祁連山北的張掖郡昭武城,後來被匈奴擊敗,西遷到了中亞河中地區,也就是錫爾河與阿姆河的這個河中,開枝散葉,形成了九姓國家。

曆史上,河西走廊一帶的确最初是大月氏人的遊牧地,公元前174年,匈奴擊敗了大月氏人,大月氏人就跑到了今天的伊犁,趕走了烏孫人,随後又進入阿姆河流域。也正因為如此,有人認為大月氏與粟特是一回事。

但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有學者認為,昭武更可能是粟特語,官職稱号“葉護”(Jabghu)的譯音。

因為早在公元前6世紀,波斯地區的史料就已經出現了粟特人和粟特地區的記載,這要比大月氏西遷早了六七百年。而當時的粟特地區,臣服于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

粟特人曆史上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除了最初臣服于波斯人之外,亞曆山大在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323年東征時,又臣服于希臘人,後來又先後臣服于薩珊波斯王朝、白匈奴(嚈哒)、突厥汗國、中國的唐朝。順便再說一句,亞曆山大征服粟特地區時,還順手娶了撒馬爾罕的粟特公主,名字叫柔克珊娜,很多人認為,這個名字實際上就是安祿山的“祿山”,是一個詞的不同漢譯。你也可以這樣了解,亞曆山大娶的是撒馬爾罕的“光明公主”,而安祿山則是大唐的“安小明”。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2008年影片《亞曆山大》中所表現的亞曆山大迎娶粟特公主柔克珊娜場景

事實上“祿山”這個名字在粟特人中很常見,比如在吐魯番出土的文書中,就有粟特人曹祿山這樣的名字,“祿山”應該是粟特人的常用名之一,類似于英文名中的彼得、喬治之類。

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擊敗東突厥,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擊敗西突厥。在擊敗西突厥一年之後的公元658年,康國城邦之主拂呼缦(Varkhuman)率粟特九國臣民歸順大唐,唐在粟特故地設康居都督府,歸安西都護府管轄,對于粟特諸城邦國,給予極大的自治,粟特人由此開啟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粟特人的語言與人種

粟特人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的東伊朗語。今天中國境内,語言屬于東伊朗語的是塔吉克人。而今天新疆少數民族以及整個中亞,以使用突厥語族的族群為多,如維吾爾語、烏茲别克(烏孜别克)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吉爾吉斯)語、土庫曼語、塔塔爾語等等,再往西還有阿塞拜疆語、土耳其語等。但在曆史上,粟特語卻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國際語言,甚至在6世紀後半葉,是突厥各部的官方語言。這是因為粟特人在當時商業與文化都高度發達。

在文字方面,粟特人會針對不同的族群,使用多種字母體系來拼寫粟特語,但其主要使用的則是阿拉米文字,阿拉米文字也稱亞蘭文、阿蘭文等,源自于腓尼基文,和粟特語一樣,當年也是世界通用的文字。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粟特文信件

阿拉米文影響了後世的很多文字,後來的回鹘文就源自于阿拉米文,而傳統蒙古文又源自回鹘文,滿文又源自傳統蒙古文,是以很多人可能很難想到,今天挂在北京故宮的那些牌匾上,所書寫的滿文,竟然源自于遙遠的腓尼基。事實上,世界上所有的字母文字,幾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比如希臘字母、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則是源自于古埃及象形文字。

而從古埃及、腓尼基,一直到幾千年後北京城的大清,這其間起到文字傳播關鍵作用的,就是那些曾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

至于粟特人的人種,一般的說法是屬于歐羅巴人種、伊朗人種,也就是白種人。隻不過現在關于白種人、黃種人這樣的說法越來越被學者們所棄用,被認為是僞科學,在今天的西方已經見不到諸如“蒙古人種”、“黃種人”這樣的說法了,反倒是我們還在“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的在唱。這一點就不展開讨論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相關著作,比如奇邁可(Michael Keevak)所著的《成為黃種人:亞洲種族思維簡史》、格雷戈裡·柯克倫(Gregory Cochran)、亨利·哈本丁(Henry Harpending)所著的《一萬年的爆發》等。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控制絲綢之路的粟特人

曆史上,粟特人以經商而著稱,或者說,粟特人是一個商業民族。唐代史料就記載粟特人“善商賈,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遠之旁國,來适中夏,利之所在,無所不到。”

1907年,猶太裔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敦煌以西的長城烽燧内,發現了八封公元4世紀初的粟特人信件,這個時代,正是中原五胡十六國開始的時期,更準确的說,應該是永嘉之亂時期(公元311年—313年),因為其中的信件明确記載了當時的都城洛陽與邺城被匈奴(漢趙劉氏政權)攻陷洗劫,皇帝(西晉皇室)逃跑。是以學者一般将這批信件的年代确定為公元313年六七月間。

至于這些信件為何留在了這個烽燧之中,有着各種猜測,當然最大的可能就是戰亂導緻了郵傳的中斷。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這些信件都是當時居住于今天武威、敦煌的粟特商人寫給家鄉撒馬爾罕和西域樓蘭的信件。因為當時的樓蘭也是粟特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八封信中,除了一個粟特女子的家信之外,其餘的信都是和商業有關的。從這些信件中,今天的人們得知了當時粟特人經營的各種貨物,包括金銀珠寶、小麥、胡椒、各種紡織品、麝香、樟腦等等。當然粟特人也販賣奴隸,放高利貸等等。

粟特人長期控制着絲綢之路的貿易,幾乎在每個交通要沖和重要城鎮都留下了粟特人的足迹。吐魯番和敦煌是粟特人的兩大聚居地,吐魯番就出土了很多關于貴金屬、香料的交易文書,而交易的雙方,基本都是粟特人。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唐三彩中的粟特人形象

粟特人由于長于經商,是以通曉多種語言,是天然的翻譯,所謂通“九藩語”,字面意思就是通曉九種語言。

安祿山與史思明最初的職業就是在市場上擔任翻譯——牙郎。

牙郎又叫牙人、牙子、牙儈,這是唐代對翻譯人員的稱呼,現在有些方言中還這麼叫。而且這個稱呼似乎更傾向于指外貿翻譯。而比牙郎、牙人更早出現的稱呼是舌人,顯而易見,無論是牙還是舌,所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因為翻譯首先要能說外語,而說就要用到牙和舌。

史料記載安祿山就通“九藩語”,會九門外語,史思明少一些,但是也會六種。當然也有學者認為,所謂通“九藩語”“六藩語”,隻是泛指,都是表示會很多種外語的意思。

因為粟特人的這個特點,唐代的翻譯業基本都是粟特人的天下,無論是帝國的心髒兩京:長安和洛陽,還是邊境重鎮營州(今遼甯)、高昌(今吐魯番)等等,都有着大量的粟特人翻譯。

除此之外,無論是通過史料記載還是出土的文書、碑銘表明,粟特人在晉唐時期的中國還擔任軍人、官員等職業。

粟特人帶給中原的不僅僅是貨物,更為中原帶來了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藝術,比如最為著名的胡旋舞以及唐朝九部樂中的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等。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今天複原的《九部樂》舞蹈場景

今天的中外學者們一緻認為,從公元3世紀到8世紀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對波斯、印度、中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粟特人的宗教

在商品傳播的同時,粟特人也是宗教、文化的傳播者,曆史上的所謂的“三夷教”就差不多都是粟特人帶到中原的。

我以前講過,“三夷教”并不是一個教,而是指祆(xiān)教、摩尼教和景教三個教,祆教就是拜火教,也稱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就是明教,而景教則是基督教的一支。

粟特人主要信仰的是祆教,是以在粟特人聚居的各地,都有祆祠,也就是祆教的教堂寺廟。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祆教标志

祆教又稱“瑣羅亞斯德教”,更準确的說,粟特人的祆教被認為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一個變種,與波斯本土的瑣羅亞斯德教有所差別。瑣羅亞斯德,也被譯為查拉圖斯特拉,這一點在我以前的文字中也提到過,而這個名字的意思則是“牧駝人”,在粟特文化中,一直有着駱駝崇拜,這是因為對于常年奔波于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來說,駱駝就是旅途平安的象征,是最可依靠的夥伴和生産資料。同時駱駝也是粟特人戰神的化身,在現今發掘的粟特人遺址、墓葬中,發現過不少駱駝的壁畫、青銅器以及鑄有駱駝的錢币,而粟特戰神的形象往往是坐在三峰駝或有翼的駱駝之上以及駱駝所托的寶座之上。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帶有駱駝的粟特繪畫

由于粟特人的影響,唐代西域的高昌、焉耆、疏勒、于阗等都流行祆教,長安、洛陽城内更分布着多個祆祠。比如長安城内的普甯坊、崇化坊、醴泉坊、布政坊、靖恭坊;洛陽城的南市、立德坊、會節坊。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唐代長安城祆祠分布

對于這些聚居的粟特人來說,祆祠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在每個粟特人的聚落中,都有着名叫薩保的首領,薩保,也被寫為薩寶、薩甫、薩簿等,原本是粟特人對商隊首領的稱呼,後來演化成聚落首領,也就是一個地方所有粟特人的老大。後來薩保在中國曆朝曆代則變為一種正式的職務,由政府正式任命,具有相應的品級與職責,比如唐代的薩保就正五品,同時還為薩保配備有輔助的武官、秘書等職務。祆祠的大祭司被稱之為祆正,從七品,此外還有無品級的祆祝,主管祆祠的日常事務。

粟特人最終都去哪兒了?

曾經在中國曆史上十分有存在感的粟特人,最終都去了哪兒呢?或者說後世都變成為了什麼民族?

要說這件事兒,還是要先說安史之亂。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我們知道,唐代是一個吸納四方文化的朝代,也就是人們所說喜好胡風,大量胡人、異族擔任重要職務,除了安祿山、史思明、哥舒翰這些将領外,還有高仙芝(高句麗,注意,不是高麗)、阿史那社爾(突厥王族,亦即藍突厥)、阿史那思摩(即李思摩,突厥王族)、執失思力(突厥)、李光弼(契丹)、仆固懷恩(鐵勒)、契苾何力(鐵勒)、白孝德(龜茲王族)、安元壽(粟特)、李國臣(粟特,原姓安)等等。但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當時的唐人開始本能的排斥胡人、抵制胡化,甚至在唐肅宗李亨回到被收複的長安後,“宮省門帶‘安’字者改之”,也就是凡是出現“安”字的城門街道名統統改掉“安”字。是以《唐會要》記載,當時的安化門改為了達禮門,安上門改為了先天門,至于各個坊帶“安”字的也一律更改,隻不過改了名字後的各個坊,基本沒過多久都又改了回來,大家還是不習慣,唯一例外的,是原本的安興坊,改為廣化坊後一直沒有再變回來,大約“安興”二字連在一起,還是有些敏感。

同時,當時的文人們也紛紛認為,安史之亂的禍患就是因為大家喜好胡風而引起的,這批人就相當于後世的公知,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當年雖然沒有微網誌,但是大家可以寫詩啊,是以包括我們熟知的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以及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都在有專門的詩作對喜好胡風、重用胡人這個問題進行了批判。

不過說來也有趣,元稹的祖上也不是漢人,而是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我們知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漢化,下诏将拓跋氏改為了元姓,元稹則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孫。

元稹可能有人不是太熟,但是要是說《西廂記》估計就沒有不熟的了,元稹就是《西廂記》中原版的男主,後來元稹根據親身經曆寫下了自己曾經的一段風流往事,這就是著名的唐傳奇小說《莺莺傳》,進而成為後來王實甫所寫的元雜劇《西廂記》藍本。按照今天的規範,王實甫的《西廂記》在上映(演出)前,要打出一行字幕:“根據元稹小說《莺莺傳》改編”。

而元稹的風流韻事還遠不止這些,比如其與比自己大11歲的大唐著名文藝女青年、文化遺産“薛濤箋”的發明者薛濤的故事,就是大唐文藝界最著名的一場浪漫愛情故事,除此之外,元稹還追星,與當時大唐的當紅女明星劉采春的八卦也盡人皆知。等等。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薛濤箋

扯遠了,繼續說胡人的問題。

由于當時對胡人、胡化的排斥與抵制,大唐的胡人就很不好過,首先是胡人将領受到猜忌和打壓,包括平定了安史之亂,戰功赫赫,“戰功推為中興第一”,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都未能幸免,最終在猜忌下抑郁而終。而家族中在安史之亂時有四十六人為國殉難,滿門忠烈的仆固懷恩,則直接被逼造反,病死于今天的甯夏。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平定了安史之亂的中興名将李光弼

在這種大環境下,粟特人的處境可想而知。

當時留在中原的粟特人,一種情況是改姓為李,因為安、康這樣的姓往往一看就知道是粟特人。但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皇室賜姓為李才能改,不大好複制。是以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改自己的郡望,也就是改自己的老家和族譜,不再說自己是來自于昭武九姓,而是紛紛在中原的名人中找祖宗,說明自己一直都是中原人。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康姓的大都不再說自己祖上是出自康國,而稱自己是會稽人,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衛封,衛國第一代國君)。

我們知道會稽郡是江南著名的一個郡,位置在今天的江浙一帶,郡治在蘇州,書聖王羲之就曾擔任過會稽内史,是以又被後世成為王會稽。粟特人稱自己是會稽人,自然看起來就是地道地道的漢人了,但實際上當年的瓜州也有一個名為會稽的地名會稽縣,位置是今天甘肅玉門的赤金鎮。因為粟特人進入中原,都是先進入西域,而後河西走廊,之後才進入中原的,是以說自己是河西的會稽人,也沒毛病,至少往上追,好幾代之前肯定都是在河西的會稽生活的。這也就是說,康姓人在這裡玩了一個花招,或者說移花接木。而更多的粟特人則直接說自己祖上是中原某某地的人或者幹脆說自己就是中華。這樣,大量的粟特人便最終融入到了漢人之中。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唐代的粟特人形象

這裡面比較著名的一個例子是在吐魯番交河溝西墓地所發現的粟特人康氏家族茔院。

按照粟特人原本信仰的祆教習俗,人死後,将進行天葬或者火葬,之後将遺骨裝入到特制的納骨甕中。但在吐魯番的粟特人墓葬,葬俗已以與漢人毫無二緻,不僅名字早已漢化,死後還跟漢人一樣采用家族土葬模式并刻寫墓志。而從所出土的墓志中來看,墓志格式也完全漢化,找不出任何與漢人墓志的不同之處。

吐魯番交河溝西墓地所發現的康氏家族墓志表明,這個康氏家族,從麹氏高昌直到唐朝時期,都一直在吐魯番盆地定居生活,曾供職于高昌地方官府和唐朝西州的地方軍隊,而在最後一方墓志中,則明确寫有“其先出自中華,遷播屆于交河之郡也”,就是說自己的祖輩出自中華,遷移到了交河。說明已徹底漢化或者隐瞞了自己的出身。

但關于這一點,也有人并不認同,主要原因在于這最後一方墓志上恰恰沒有寫姓,是以認為這最後一個墓不屬于康氏家族,而是後期混入,占用了人家康氏家族墓地。認同派的學者則認為所有墓葬均為一個家族所有,不大存在混入的可能。

但無論混入不混入,事實上今天漢人中凡是姓康、安、石、米、史、何、曹等姓的,極有可能就是源自于昭武九姓,祖上為粟特人。當然也有可能源自于其他族群的,比如史姓中有一支就是源自于突厥阿史那氏。

至于康、安和米,則差不多可以肯定源自于粟特。至于說康、安、米這三個姓還有一些漢人的源頭,但到了今天,則基本已不存在。

還有大量的粟特人則紛紛融入到其他族群中,比如融入沙陀部。沙陀,是突厥人的一支。在唐代後期成為左右唐王朝的重要力量,在唐以後五代十國的五代中,沙陀人就先後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朝代,而後晉的開國皇帝、著名的兒皇帝、割讓了燕雲十六州的石敬瑭,一般認為就是沙陀化了的粟特人。

新疆境内的粟特人,則在後來的歲月中逐漸融入到後來的高昌回鹘、喀拉汗汗國中。

中亞地區的粟特人,也逐漸突厥化,在伊斯蘭教東進之後,昭武九姓諸國紛紛被大食,也就是阿拉伯軍隊攻破,所謂“大食兵火焚燒,繁華盡成焦土”。

公元706年,畢國陷落。

公元711年,康國被圍困半年之久,彈盡糧絕,在向大唐求救無果的情況下,被迫出降。

公元712年,安國陷落。

公元722年,位于粟特地區最東的片治肯特城聯手突厥、石國、拔汗那(今費爾幹納)共同對抗大食,最終城破被焚,國王被殺,粟特人大量逃散,粟特諸國最終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粟特人則伊斯蘭化。

很多人認為,今天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人,更多的繼承了中亞粟特人的血統,有一種說法是塔吉克斯坦的雅格諾比人就是粟特的直系後裔。

但我們知道,經過長達幾個世紀的融合、變遷,粟特人已經融合進入了包括漢、塔吉克以及突厥語系諸族群中。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參考圖書: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傳奇族群:撐起大半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如今後裔是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