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與李鴻章的交往

在張裕公司收藏的名人墨寶中,有一幅李鴻章的題詞——“酒國有長生”,題寫年代待考。可以确定的是,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與李鴻章有過深入的交往。

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與李鴻章的交往

卻說1896年4月7日,欲赴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的欽差大臣李鴻章乘船途經新加坡時(由水路過蘇伊士運河、經歐洲大陸到俄羅斯),時任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的張弼士登舟迎迓。新加坡中文報紙《叻報》(“叻”即新加坡的簡稱)4月9日刊登報道《相節過叻情形縷述》描述:“迨至是早七點餘鐘之際,郵船已到,張弼士觀察(道員的雅稱)即率同翻譯官劉寶森直刺(知州),及随員金澗蘋貳尹(少尹)、沈鼎之筆政諸君子,恭詣船中谒見。而督署中軍官等,旋亦登船晉谒,并将制府之命邀請至府中午膳。傅相遜謝再三而後允,旋即率同參贊諸員暨張弼士觀察等,由督署中軍引登國家預備恭迎使節之官輪,上即展輪。”

當天中午,叻嶼甲(新加坡、槟榔嶼、馬六甲)督部闵制府(Charles Mitchell)在制軍府宴請李鴻章一行,張弼士則攜當地“廣東幫”和“福建幫”紳商30餘人,鹄立制軍府外園候見。關于随後的接見情形,《相節過叻情形縷述》描述:“張弼士觀察即引各紳商至傅相前請安,傅相謙抑不勝,再三慰問,因谕各紳商謂:餘向在中國時,即聞諸君住居叻地安居樂業,地方政令甚寬,諸君子均得以安享優悠,餘心甚慰。今乃得見列公之面,又複多勞谒見,深感雅誼,雲雲。”

随後,李鴻章還前往中國駐新加坡領事署視察,《相節過叻情形縷述》描述:“至三點餘鐘,乃至領事署内少坐與勾遛,旋在領署中用膳。至下午五下餘鐘時,乃複乘坐制府之馬車,至明麗園等處一遊,即命車至甘公峇汝,而返郵船中。至七下餘鐘時,即展輪出口。”

三年之後,當李鴻章署理兩廣總督上任伊始,還奏請調遣張弼士到廣東,《光緒朝實錄》對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初四日(1900年1月4日)的起居注記載:“署兩廣總督李鴻章奏:粵東(粵東即廣東,廣西為粵西)交涉事繁,請調道員張振勳、陳日翔、袁大化;知府洪超;知州徐赓陛差遣。報可。電寄。”其中的道員張振勳,即有道員官銜的張弼士(字弼士,名振勳);知州徐赓陛,則是30多年之後的張裕公司經理徐望之的父親。

李鴻章調遣張弼士到廣東,主要是協辦粵漢鐵路。《清稗類鈔》有一篇《張弼士論仿制洋釘》描述,“李文忠公鴻章督粵時,張弼土方辦粵漢鐵路”。李鴻章還欲撥款委派張弼士辦廠仿制洋釘,張卻力辭,借機直陳流弊,《張弼士論仿制洋釘》寫道:“張謂:‘今必舉辦,當未興工制造之前,設局之款需若幹,購機之款需若幹,度地建廠之款又需若幹。總辦也,會辦也,提調也,收支也,司事也,所需薪費又若幹。速則一二年,遲或三五年,未成一釘,而資本去其大半矣。加以折扣浮冒,種種積弊虧耗,尤不可以數計,如何能獲利耶?’文忠以其言之切直也,笑颔之。”(陳耀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