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后梁末帝——朱友贞

作者:听风钓叟

朱友贞是个很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是昏君庸主,更有甚者说他是个变态狂。我认为他个守成之主,可惜错生在五代遇到前期无敌的李存勖。

朱友贞是朱温第四子,母亲是魏国夫人、元贞皇后张惠,朱温受禅后封均王。据《旧五代史》描述:“美仪容,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这绝对是五代里面最正常的皇帝。

关于朱友贞前期的描述很少,故事主要是从912年开始,这一年后梁祸起宫闱,朱友珪弑君杀父,当上了皇帝,密令朱友贞杀朱友文。奇怪的是朱友珪对朱友贞毫无猜忌,任命其为开封府尹、检校司徒。朱友贞作为朱温的嫡子,不受猜忌,太没面子了。

913年,与赵岩、袁象先谋划,占了为父报仇的大义,对内策反了左右龙骧军,对外联系了杨师厚,一举击败朱友珪,在东京即位。

此时后梁隐患重重,在朱温死后,无人能够镇的住场子,功臣宿将几乎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后世病垢朱友贞不用朱温留下的老臣,关键是没法用啊,杨师厚等于是割据魏博听诏不听宣,朱友谦一直在梁晋之间摇摆,敬翔、李振这帮人精明哲保身,朱温死之时一声不吭,一策不出;换作任何人是朱友贞都不可能再信任他们,也不敢重用他们。所以,朱友贞朝堂之上重用的是赵岩、袁象先、小舅子张汉杰、张汉伦。敬翔嘲讽朱友贞不亲临前线指挥,问题在于军事本就不是朱友贞的强项,况且面对李存勖朱温都败了好几场,所以重用刘鄩、贺瑰、谢彦章、段凝对抗晋军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923年,晋国李继韬叛晋,后梁准备兵发四路,准备与后晋拼死一战之时,先锋将康延孝叛梁归晋,将后梁的行动计划、兵力部署悉数卖给了李存勖,后梁措手不及,后梁灭国一战实则是被斩首,主力大军在外,中央空虚,李存勖一战定乾坤。

总结原因:

1、军事统帅人才断层,王景仁、刘鄩、贺瑰都于亡国前病逝,缺乏帅才,再也没有杨师厚那样的人物了;

2、朱温死后,留的摊子有点烂,自身威望不足以压服地方,内部矛盾重重,叛乱丛生;

3、遇到了开局就是满级号的李存勖;

4、自身性格原因,乱世之中得有朱温那样的铁腕,最忌优柔寡断。

若是太平年代,朱友贞未必不是个好皇帝!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自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