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1岁男孩被老师骂后,跳楼身亡!是父母的责任大,还是老师的责任大?

11岁男孩被老师骂后,跳楼身亡!是父母的责任大,还是老师的责任大?

11岁男孩被老师骂后,跳楼身亡!是父母的责任大,还是老师的责任大?

2021年11月9日,江西九江11岁男孩张某放学后,在小区里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说自己跳楼与父母、社会和国家都没关系,只跟班主任邹某有关,“她用暴力的手段”。

悲愤交加张某的父母提起刑事自诉,请求判决班主任邹某犯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追究其刑责。

这个案件在今年4月28日一审开庭,8月9号终于进行宣判。当地法院认为,涉事教师邹某不构成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宣告邹某无罪。不过,张某父亲当庭提出了上诉。

张某父亲曾查看教室监控发现,班主任邹某在事发当天8次辱骂孩子,指责张某作业未完成,“骂他是骗子、欠债大王、吃本子、家里穷等等,还掐着(孩子的)脸站起来,让大家都来作证,引导班里学生嘲笑他。”

从网上流出的视频来看,班主任邹某还骂张某“你脑子笨死了”,“你没有脸没有皮”。

张某父亲认为邹某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希望此事能对“简单粗暴”的老师有所警示,让校园安全得到保障。

网友们就此事件吵翻了天。部分网友支持张某父亲,认为必须追究涉事教师邹某的责任。另一部分网友则支持法官的判定,“如果学生出事都是老师的责任,那谁还敢当老师呢?”

无论后续二审的结果如何,张某的生命都永远停留在11岁了。很多网友对张某跳楼都感到难以理解,“我们上学时老师也被老师骂过,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说不得了?”

对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特别脆弱?特别受不住批评?

在这个事件中,邹某虽然现在被判无罪,但她到底有没有责任?男孩张某的父母一味指责老师,他们又有没有教育责任?

这样的悲剧发生后,父母、老师群体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以下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看清悲剧背后的真相,有所启发。

01、男孩被老师骂后自杀,父母也有很大责任

很多学生在校园中也曾遭受过老师的批评、指责,甚至是辱骂、体罚,他们当然会难过、生气、甚至觉得丢人,但并不会像张某这样跳楼自杀。

张某采取极端行为,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在此之前就曾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发当天邹某的语言暴力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在他此前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中,肯定有部分来自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

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挨骂了,受委屈了,回家肯定找父母抱怨,找父母为自己撑腰。但张某都回到家里所在的小区了,都不愿意跟父母说一声,而是选择爬上高楼一跃而下。

这足以说明张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是不良的。张某的父母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未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可能张某以前就找父母抱怨过学校的事,但父母根本没当一回事,甚至可能还批评他,所以他再也不愿向父母求助了。

根据我们的深度心理干预经验,张某父母的教育有可能比较简单粗暴,未能充分尊重、理解孩子,甚至有可能多次在家里吵架。这导致张某从小孤独、自卑,出现了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即使老师骂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当然,邹某的出发点是否真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还是出于其它目的?下文还会分析),他也很容易从负面的角度去解读,对老师感到愤怒不已。

而且因为张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良,家里无法满足他的情感诉求,所以他容易转向外界,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眼光和评价,甚至有可能出现了讨好型人格。邹某在事发当天引导班里的学生嘲笑他,这很可能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所以,张某父母把孩子轻生的责任都归咎于老师,这是不理性的。如果一个孩子本来精神心理健康的话,ta不会因为一天之内被老师骂了8次,被同学们嘲笑,就愤而跳楼。

张某父母应该反思在此之前孩子经历过什么事,尤其是从小到大在原生家庭中接受了怎么样的家庭教育,孩子跟自己的亲子关系如何,为什么孩子宁愿死,也不愿意向父母求助?!为什么其他孩子也会被老师骂,但偏偏是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跳楼?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张某说自己的死跟父母没有关系,但其实他父母负有不小的教育责任。

02、涉事老师采取语言暴力,有严重的师德问题

有的网友对这件事的态度比较理性、中立,他们觉得在法律上,班主任邹某可能确实没有罪,但她肯定负有责任。虽然不能把问题都归咎于老师,但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

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张某有明显的学习障碍。他多次没写作业,上课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还多次请假,逃避学习,很多人觉得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背后其实是学习障碍的问题。

有学习障碍的青少年、儿童遭受过与学习行为、学习情景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一学习就感到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别人来说很容易掌握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则较难,这又进一步导致他们觉得学习没意思、很困难,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表现为学习态度很差,厌学。

但邹某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非常传统,她并不了解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甚至也不掌握青少年、儿童的基本心理规律,她认为张某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对张某采取语言暴力。

张某对她恨之入骨,这说明邹某并不是第一次这样辱骂他了,在此之前肯定发生过很多次。邹某长期以来对张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她作为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心身状态,但她竟对此毫无意识

张某的父亲还说,邹某毫无悔意,认为自己没有侮辱学生,只是采取了比较“幽默式”的表达方式。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邹某很可能属于人格障碍患者,严重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

所以,邹某的所作所为到底在法律上是否属于犯罪,这是法律问题,我难以对此评论。

但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法识别学生是否有学习障碍,也未能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一再对学生辱骂、体罚,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她肯定是负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她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如果对学生采取语言暴力,这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甚至会成为学生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心理根源之一。

曾接受过我们深度心理干预的小桃因为长得好看,不少男生喜欢她。她读中学时,学校里有两个男生为了她约架。结果事情闹得连她班主任都知道了,班主任还把责任归到小桃头上。

班主任喊来了小桃的妈妈,在年级走廊上大声批评妈妈管教不当,还说小桃勾引男人,像个小妓女,包括小桃在内的全班同学都听见了,这对小桃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这些对学生采取语言暴力的教师,有可能出发点真的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更有可能出于泄愤、羞辱的目的。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只是方法不当、不掌握科学知识的问题,而是严重的师德问题,这样的老师甚至很可能有偏执型人格障碍。

所以,我赞同张某的父亲提出上诉的请求,这是作为一位父亲的合法权利。无论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这都有利于对广大人民教师进行警示——无论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人民教师都要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一定不要采取暴力,无论是语言暴力还是肢体暴力。

03、父母要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懂得科学育儿

张某的悲剧已无法挽回,但活着的人要从中吸取教训,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希望张某的父母能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他们在无意间对孩子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虽然在法律上,我赞同他们继续追究邹某的责任,但他们自己也要反省,也要意识到孩子的自杀与原生家庭也有很大关系,不要将所有的责任推给别人。

如果他们还能痛定思痛,总结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训,与大众分享,还能给更多为人父母者带来启发,帮助别人在教育孩子时少走弯路,减少悲剧的发生。

很多父母认为把孩子生下来,将其抚养长大,就已经算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在于“教”。孩子的身体健康了,物质丰富了,但他们还需要精神心理上的健康,需要完成良好的社会化,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和生活能力,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些父母虽然知道要科学育儿,也会在网络上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但是,父母要知道,很多所谓“育儿博主”的家庭教育理念也不一定全对,不一定科学。

比如一度在广州地区很受欢迎的育儿博主“一得他爹”,他曾因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儿子张一得的学业又很优秀,显得阳光、独立,受到很多父母的推崇。

可是张一得竟罹患了抑郁症,还在国外自杀离世,这说明“一得他爹”其实并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儿子建立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

所以,真正值得学习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应该是能够深入人的内隐记忆层面、深入理解青少年、儿童心理活动的知识,并且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来的成人成才规律。

04、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在这个悲剧中,班主任邹某也非常需要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无论她的行为是出于什么目的,她都应该反省。张某有严重的学习障碍,经常完不成作业,相信不少老师都对他提出过批评。可为什么张某在遗书中,不恨任何人,偏偏只恨她?

为什么她对学生感到失望、生气时,要采取语言暴力,而不是其它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她自己是否也曾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将负性情绪发泄给学生?

她为什么会存在严重的师德问题,是否平常也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有人格异常的问题?还有,邹某不是年轻老师,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张某肯定不是第一个被她辱骂的学生,为什么以前没出事,现在出事了?她有没有与时俱进,意识到时代的巨变,以及这一代孩子的心理特点?

如今,邹某因存在严重的师德问题,被降职并被调离至图书馆工作。不管她是否感到后悔、内疚,张某的自杀已经对她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不少的打击,不排除她在心理上会受到重创,甚至出现情绪障碍。

我联想到了另一起校园悲剧。2020年9月,武汉14岁的初三男生张某锐,因为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牌,班主任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

张某锐的妈妈赶到学校后非常愤怒,在学校走廊当着同学的面,用力扇儿子耳光,还使劲推他的头。老师上前劝阻,她才离开了。随后,张某锐纵身从教学楼跳下,自杀身亡。

后来,张某锐的妈妈陷入自责、自罪中,无法走出孩子离世的心理阴影,最终也自杀身亡了。

还有相关报道称,张某锐的班主任患上了抑郁症。我们曾经撰文分析,张某锐的班主任罹患的很可能不是抑郁症,而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由于长期未能接受有效的干预,才继发了抑郁发作。

在这起悲剧中,张某锐的妈妈扇儿子耳光,是压死张某锐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张某锐的班主任将张某锐的妈妈叫来学校,则是导火索之一。

虽然从教学规章制度上,她发现自己的学生频繁出现违规行为,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沟通,希望帮助孩子改正,这没有错。但她很可能也未觉察到张某锐有严重的学习障碍,更未意识到他的家庭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贸然喊他妈妈到校,极有可能激化矛盾。

可能有人认为,何主任,像你这么说的话,现在当老师不但要会教知识,还要深谙学生的精神心理;要觉察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孩子心理支持,甚至还要处理学生的家庭矛盾,当老师也太难了。

确实,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那些只会传授知识的教师很容易被AI所取代,这也促使教师不能再停留在传授知识,还需要懂得跨学科,学会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尤其要掌握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若做得更好一点,还要掌握精准心理学的知识。

这样的老师能够快速识别出学生的学习障碍,帮助学生重塑积极的、高效的学习状态。而掌握精准心理学知识的老师,还能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中,看到背后隐藏的家庭系统问题,能够及时与学生家长深入交流,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甚至令整个家庭系统都得以提升。

这样的老师已经不是单纯的老师,而是“知识教育+高效学习+高效心理咨询”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在哪里,这样的老师都会大受欢迎,脱颖而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感激,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即便很多老师现在还做不到上面的社会需求,但至少要学会谨言慎行,别再随意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等语言暴力,避免在无意中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害人”又害己。

有些网友还感到疑惑:我们小时候经常被老师打骂,我们不也照样过来了?我们甚至感激老师的打骂,不然我们也不会取得现在的事业成就,学生在学校不被教育,将来就会被社会教育!

确实,大部分人被老师骂了,也不会想到自杀。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不感激老师,还是很讨厌那个老师,但也不会出现极端行为,而是选择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大部分人的选择,并不能代表个体的决定。像张某这样的孩子,表面上“脆弱”“抗压能力差”,但这背后是有很多因素的。

一方面是上面提到的原生家庭的因素。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是比较少的,总体上的家庭氛围是温馨的,父母给了他们不少温暖和理解。他们虽然在学校遭受了老师的打骂,但总体上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比较少,能比较平稳地度过求学阶段。

另一方面,要考虑时代的因素。很多认为现在的孩子“脆弱”的网友是70后、80后,在他们成长的时代,当时的学生多半都被老师打过骂过。当一个群体里大部分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个体就容易将这件事合理化。

而且,那年代的信息比较闭塞,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主要来自父母、师长,后者反复告诉他们,老师和父母对他们打是疼、骂是爱,凶他们是为了他们好,为了将他们教育成才。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很容易接受这个观点,从而不容易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现在的孩子在互联网时代下长大,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烦恼,接触的信息非常广泛,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他们已经不把老师当成权威了,一旦老师打骂他们,他们很容易产生强烈负性情绪,对老师感到不满,认为老师不尊重自己。而且,确实有部分老师打骂学生并非出于教育目的,而是出于泄愤、羞辱,现在的学生自然更加难以接受。

这种恶意羞辱学生的老师往往存在人格障碍,他们很容易对学生辱骂、过度体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而且,主流精神科和一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难以有效治疗人格障碍,起效甚微;对此有效的深度临床心理干预资源又少。

所以,我多次呼吁应对教师群体开展心理体检,有人格障碍的老师应该退出教师行列。

最后,我还想给仍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一个建议:

如果我们未能遇到理想父母,我们更应该化压力为动力,通过努力奋斗后,我们才能够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并可以自由选择与父母的相处方式。

如果我们不幸遇到了师德不正的老师,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降低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力。这样的老师只是我们人生某个阶段的过客,我们要努力向前走,不要为了他们而停留,更不要为了这样的人过多消耗自己。

当我们通过奋斗,实现了经济、人格、思想的独立时,我们将能真正感受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幸福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