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一、

我一直都和大家说,三岁之前正确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即便我现在很忙,我也会主动地调整工作节奏,去陪伴小布丁。

如果家里资金有限,那把给孩子用来报什么早教班,启蒙班的钱用来分担母亲的家务任务,让母亲有时间心情愉悦地陪伴孩子,是更加划算的买卖。

因为之间已经养过一个孩子了,并且在养老大的过程中我没少学习发展心理学的内容,所以现在在带小布丁,要比之前轻松太多了,少去了很多焦躁,我会更加耐心地去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

就比如他哭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只是“kaka”的声音,那他的哭其实是希望得到人安抚的,说明他没有那么生气,“kaka”的声音是在叫人。

如果他哭的时候发的是“hengheng,henghengheng”的音,说明他有个诉求没有被人听懂,他有点着急;

如果他是放声大哭,要么是之前发的信号一直没有被接收到,真的恼火了;要么是伴随着一个混合其他情绪的事件,比如痛,或者害怕。

我会根据他的哭声,去识别背后的触发事件,去试图解码他发给我的信号。

但同样小布丁哭了,阿姨就会说:男子汉不要哭!男子汉不能哭!

我就会跟阿姨说,男子汉也可以哭,对于不会说话的小孩,哭就是在发信号,对于会说话的小孩,哭的过程都含有他们的情绪。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不管是饿了、热了还是生病不适,哭泣是他唯一的表达途径,有时我们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寻找他哭泣的原因并安抚他,这种最初与照顾者通过感觉的连接会让孩子逐渐明白,尽管当下的感觉不舒服,但会有人来安抚自己使情况好转,这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处理情绪问题的基础。

但如果简单粗暴地告诉他,不许哭,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让孩子无法正确地认知情绪。

孩子继续成长,他会遇到更多的状况,产生更多的情绪,2、3岁时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而伤心痛哭,4、5岁时仅仅是别人比自己识字多、跑得快他们就会闷闷不乐,6、7岁时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更会使他们焦虑痛苦。

或是生活的琐碎让我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或是出于爱的本意迫切希望孩子能快乐,当他们在表达这些情绪时,我们一味地说“没关系,妈妈再给你一个更好的玩具”“这有什么可难过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以为他会马上忘记不开心的事情恢复“正常”,但是那些被否定被忽略的感受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隐藏在身体里,积攒着。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研究表明,造成成年人抑郁的原因,往往不是当时当地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而是在童年时期他们的情绪没有在亲子关系中获得良好的接纳与安慰。

二、

我在带着小布丁户外玩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下面的现象:

孩子一不小心骑着滑板车摔在地上,随后大哭起来,大人赶紧跑过去说:“勇敢点,没关系,要坚强”,或是企图用树上的小鸟来转移注意力,让他忘记刚才的疼痛

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当别人想要孩子的玩具孩子大哭不给时,大人略带埋怨地说:“你怎么这么小气,玩具可以分享给大家一起玩儿啊”;

孩子跟长辈一起聚会,劝说几次孩子还是不开口叫人时,大人尴尬地抱怨孩子没礼貌不懂事;

其实真的不用给孩子贴那么多标签,一个成年人真正要去做的,是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认知到情绪背后的触发事件。

就像开头的例子,摔倒后哭泣可能是对自己不能掌握平衡的失望,不想分享玩具可能是害怕失去自己的心爱之物,不叫长辈也许是由于面对陌生人的紧张,在孩子情绪受挫需要安慰时,我们一次次视而不见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久而久之他会成为一个压抑自己情绪的人。

但情绪不是混音台,它们只有主音量。你无法淡化悲伤和痛苦,并强化幸福和快乐。你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的情绪都会一并调低。

所以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告诉他们要勇敢的表达出来,《兰花与蒲公英》中,作者汤姆博伊斯(Tom Boyce)讲到了一个实验,他们给经历地震的每一个孩子一盒蜡笔和一叠纸,请孩子“画一画地震”,后来发现那些将地震描绘得可怕压抑的孩子在震后几周相对健康,而将地震描绘得积极振奋的,则大多感染了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反常的观察结果意味着把自己经历的可怕经历再次展现出来是有益健康的,人类自古就喜欢用语言、艺术来讲述可怕的故事和经历,我们每讲一次,悲伤都会减少一分,倾诉就是安慰,就是保护。

第二,就是当孩子表达情绪时,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急于处理。

有时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有人能接纳他的情绪,而不是为他指明出路,当他的情绪被良好地接纳,他会知道下面该怎么做。

试想当你在感受不好时,不论这种感受是什么,我们需要的往往是一个感同身受的人,而不是被别人当做问题一样来处理掉。当孩子心爱的小狗死掉了,他们需要的不是你再给他买只新的小狗,或者是告诉他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要慢慢接受,他们需要的只是静静的陪伴,是温暖的拥抱,是那句“我知道你很伤心,我也一样”,你不会知道,这短暂的亲子间的心灵相契时刻多年后也许会成为支撑他挨过无边黑暗的强大支撑。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但要避免用力过猛,有时我们往往太过于感同身受,他伤心你比他还伤心,他愤怒你比他还愤怒,原本想从我们这里得到安慰的孩子,却要面对你给他的情绪负担,长此以往,孩子也就不会在我们面前表露任何情绪,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三,用行动给孩子以示范。

事实上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如果大人在处理悲伤时是自己默默承受安静流泪,那么孩子在悲伤的时候也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情绪不重要,如果你也不懂得如何辨别情绪,那接纳孩子的情绪,自然而然,就是很难的事情了。

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我们可能一直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你不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更有效的做法是努力变得坚强隐忍。的确,试图否定、忽略那些不愉快的感觉看上去是一种聪明的策略。它可以让你保持镇定和体面,防止自己被负面情绪干扰。但这种回避策略会带来更多的困惑,它会让我们暴饮暴食、冲动购物、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罹患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处理自己的情绪,不管有多强烈,不要去压抑它、忽略它,而是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感受,找到自我抚慰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将会把这种抚慰内化成自己化解情绪问题的方法。

当你正在看这篇文章时,相信你是想尽最大的努力成为最好的父母,不要因为你曾忽视过孩子的感受而怀疑自己做父母的能力,那只能说明我们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说真的,我也希望自己认真地回应每一次孩子对我的情感需要,或接纳他的每一种情绪,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也处于不断的学习之中,但学习本身,不就是件很好的事儿吗?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谢谢你关注帝呱呱星球,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顺义妈妈。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鸡娃时代里不一样的育儿新认知、帝都新生活。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你们碰到的问题我也碰到了:当阿姨总是对孩子说“男子汉不许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