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文|凝妈悟语

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没有听说过“抑郁”这个词,也几乎没有听说过有休学、离家出走、自残之类的事情发生,顶多就是有些同学学习特别刻苦、自我加压,导致“神经衰弱”,调养一下也就好了。

现在则常常看到“孩子抑郁”的字眼,2011年开始教育部还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重视程度非常高。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指出,2020年,大陆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平均每5个孩子就有1个是抑郁,比例相当高。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孩子们都被捧为掌上明珠,还会抑郁呢?让我们这些过来人无法理解。

其实,还是因为现在父母的养育方式变了,看似是一切为了孩子好,却恰恰伤害了孩子。

孩子的运动量不足

李玫瑾教授提到过,孩子缺少运动,神经就没有兴奋透,没有兴奋透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到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内分泌也会影响神经系统,青春期的运动很重要。

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让人快乐的物质,如果运动少,多巴胺分泌少,孩子就没有一个“好心情”。

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高大上的运动场地、运动项目,但是运动一点不少。

上学的时候,课间10分钟每次都运动得酣畅淋漓,踢键子、跳绳、跳房子、扔沙包等等,各种运动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放学以后,各种疯跑、做家务、干农活,活动量很大。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这些运动的时候,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收获了身心合一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运动量就少太多了。

上学的时候,体育课和大课间才会运动,平时的课间基本在教室里活动。放学后,被父母接回家写作业、看动画片,或者游走于各个兴趣班之间。

父母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给孩子报各种体育培训班,足球、篮球、游泳等等。但这些项目不是每天进行,一周一次,每次2小时左右。

而且也不一定是孩子真正喜欢的项目,而是家长感觉好、看着别的孩子都在学,替孩子做主报的名。

运动时长、孩子的心态,都不足以促进更多多巴胺的分泌,孩子的能量还是不能完全释放。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孩子正在失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超效自控:掌控情绪和心态的65堂课》中提到,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对不良情绪有着极好的疗愈效果。

心理学家斯蒂芬·开普勒曾做过一个实验,安排两组人员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窗外有草坪和大树的一组人员工作更加热情、工作效率更高,也很少出现焦躁、不耐烦的负面情绪。

我们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株野花、一只小鸟、一个小土堆都会让孩子兴奋异常、手舞足蹈。孩子在家里玩一天玩具,眼里就少了很多光芒,显得很烦躁。

我们小时候,父母采用的是放养的方式,我们可以自由地置身在大自然中。玩泥巴、跳水坑、摘野花、抓知了、挖红薯,还会亲身体验播种、浇水、收割等植物生长过程,全身心都沉浸在自然中。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现在的孩子,这样的机会很少,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以前的“瞎玩”没用,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把身上弄脏,不如去画画、写字、玩玩具,还有益智作用。

体验植物生长更是奢侈的活动,有的是因为没有条件,有的是有条件也不让孩子参与,孩子失去了宝贵的体验机会。

还有上面提到的运动项目,让孩子禁锢在用灯光照明的有限场地中,不能和大自然接触,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不能看蓝天白云、不能听大自然的声音,也限制了孩子释放更多情绪。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孩子吃的苦头太少

有一个概念叫“脱敏”,就是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好的事情,慢慢适应,再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就不会被打倒。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吃过一些苦头,经历过一些挫折,扛过去了,长大一些,遇到一些困难,也会想办法解决,相信希望在前方,不会积郁成疾、自暴自弃。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差。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上学没有人接送,都是自己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不管是几里路,还是几十公里路,都是如此。对比现在的生活,深知舒适安逸来之不易,特别珍惜。

我们也会经历挫折,但是一般都会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父母大多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我记得每次特别沮丧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虽然也没做出什么大事,但是因此熬过一次次的挫折,增强了心理韧劲,现在即使被很多事情折磨,也感觉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现在的孩子却不同了,从出生就享受着各种丰富的物质条件,一旦有一点点削弱,就感觉无法忍受。比如没吃到好吃的,集体宿舍各种设施不如家里方便等等。没有吃过苦,就不知道日子有多好,不懂珍惜。

父母吃过很多苦,就不想让孩子吃苦,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想自己解决问题,父母也会抢先一步帮孩子摆平。

久而久之,孩子就感觉自己力量弱小,没有对抗挫折的能力,变得依赖父母。一旦脱离父母的怀抱,或者遇到的难题超出父母的能力范围,孩子就会手足无措,无法承受压力之重,导致心理失衡。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孩子学习压力太大

2011年,有记者走访了广州各大医院的精神门诊,了解到抑郁的青少年比例比较高,这些孩子多数是由于学习压力大、亲子关系紧张出现的抑郁情绪。

大家都不明白,现在的成人也都经历过学校生活,也有过学习压力,为什么就没有抑郁,现在的孩子就那么容易抑郁呢?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大不同。

我们小时候,有学习压力,是来自自己、还有老师的期待、和同学的比较,很少来自父母。

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就是听老师的话、别惹事,想学就供你上学,不想学就趁早下学。如果在学校得奖了、被表扬了,不管是你是第几名,父母都能夸好久。从来不会要求考多少分、考前几名。至于考大学,父母更是没概念,只知道能到城市去就很了不起。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回家没人逼着写作业,禁止看“闲书”,倒是催着快点干家务、干农活。没有父母的唠叨,压力无形中就会少太多。

现在的孩子承受的压力比我们大,父母要求太高。

从小要学各种才艺,还要有拿得出手的特长,供父母显摆炫耀。上学还要追求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业写不好,还要受父母训斥。除了老师的作业,还要做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学习要名列前茅,考试成绩差了还要看父母脸色。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感觉很压抑,无法呼吸。

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因为学习这件事变得非常尖锐,难以调和。孩子天天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就像崩了一根弦,随时有断的风险。能不抑郁吗?

现在抑郁的孩子为啥那么多?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已经变了

结语

作为父母,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虽然生活艰苦一些,是不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趣事呢?现在的孩子回忆的可能是各种兴趣班、各种作业和考试吧?生活看似丰富多彩,实在异常单调。

孩子本该释放天性的时候,却受到禁锢,负面的情绪无法释放,一点点累积起来,时间久了就会爆发,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