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鸡娃,即“给孩子打鸡血”。

在当代教育中,“鸡娃”成为无数家长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从孩子的课业辅导,到举家砸锅卖铁买“老破小”,只为让娃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为孩子的前途殚精竭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共识。

然而前几天刷到这样一位清华毕业的妈妈,身为“高知分子”,她却选择“逆潮流而行”,从未鸡娃。

这位妈妈虽然是清华毕业,却没让孩子上过一天的补习班,小学时孩子还曾考过倒数第一,但妈妈从来不管孩子学习上的事。

清华毕业的妈妈有句口头禅:“你虽然学习不太好,但是你身体好。”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有次孩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妈妈参加家长会,面对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面不改色,回到家中还对孩子说道:“妈妈上学时,都没有被老师这样批评过,不过没关系,妈妈相信你的选择,什么时候学习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虽然从小到大孩子一直接受“放养式”的教育,但最后还是考上了一所985院校(武汉大学)。

上大学后,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从来不“鸡娃”?从来不逼自己考第1名?

妈妈回答是这样的,“我已经考上了清华大学,反正以你的资质也超越不了我,所以接受你的平庸,平安幸福过一辈子也挺好的”。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确实,当无数家长前仆后继踏上鸡娃这条“不归路”时,或许我们更应该像这位妈妈一样,保持一些理性的思考:为什么要选择鸡娃?如何才能缓解这届家长的“鸡娃焦虑”?

为什么家长们会踏上“鸡娃之路”?

“这世界就像是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这句话出自《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作者是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在这本书中,她讲述了带孩子搬到上东区居住后,为让孩子迅速实现阶层跃迁的“鸡娃之旅”。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竞争也愈发激烈,无数家长亲身经历了工作生活中的焦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致使这一代家长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在育儿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父母们担心孩子现在不努力,将来就要吃到生活的苦头,无形中把自身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加入了“鸡娃大军”。

可当大多数人都开始鸡娃时,孩子们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渐缩小,整个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理想中的“你鸡娃,我鸡娃,我们的孩子考清华”无法实现,家长们只能增加“鸡娃”力度,大家纷纷开始“内卷”,致使孩子深受其害,家长也饱受鸡娃焦虑。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如何才能缓解焦虑,不再鸡娃?

首先,没有真正意义上“完美”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终究只是传说。

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但天才永远只是极少数。

如果家长一味地鸡娃,只会让孩子承担巨大的身心压力,现实生活中有无数案例表明,让孩子在不适当的年龄进行超前学习,违反儿童本身的身体发展规律,反而会事倍功半,乃至于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如何让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是教育里的“终极课题”。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其次,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本没有错,但家长大可不必为此焦虑。

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教育上加大投入无可厚非,而关键是保持一个和谐的心态,如果一味的“军备竞赛”,看到孩子的同龄人努力,就逼迫自家娃付出双倍的心血,期待把孩子塑造为想象中的“牛娃”,只会徒增焦虑。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更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多对孩子进行肯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孩子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家长的“鸡娃焦虑”自然可以被化解。

清华妈妈从不“鸡娃”,孩子上大学后,妈妈:以你的资质超不了我

歪妈结语: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是天才,命中注定成就伟大,然而事实上多数人的本质,就是平凡普通地度过一生。

所以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过上简单幸福的人生,或许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今日话题:你对“鸡娃”怎么看?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