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容轩读印——清代流派印(二)

三、丁敬开创的“浙派”

由丁敬开创的浙派兴起于清代乾隆时期,其不仅影响深远,且在中国印坛风靡了一个多世纪,和徽派并称为清代两大篆刻流派。浙派创始人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龙泓山人、研林,晚年号钝丁,又署无不敬斋,浙江杭州人。雅好金石碑版,精鉴别,富收藏,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地,曾偕众搜访石刻,成《武林金石录》。丁敬识见甚高,其有《论印绝句》云:“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汉印虽好,但不能墨守,而六朝唐宋印章也并非一无可取,可见丁敬在取法观念上不主故常。正因为此,丁敬的作品面目比较丰富,古玺、汉印、六朝唐宋印以及元明印人的风格均能化而入印。汪启淑称“两浙久沿林鹤田派,钝丁力挽颓风……于主臣、啸民外,另树一帜”。

丁敬近承程邃,远绍何震,有人评价说:“入清以来,文何旧体,皮骨都尽,皖派诸子,力复古法,而古法仅复,丁敬兼撷众长,不主一体,故所就弥大。”丁敬篆刻颇得何震精髓,后涉猎宋元,直追秦汉,将各时期印章特点融会贯通,中年时就有了很深的功力。丁敬在汉印基础上常参以隶意,行刀波磔而进,质朴刚整,锋棱毕现,线条古拗峭折,富有很强的金石味,一洗娇柔妩媚之态。而此时印坛已渐趋衰落,丁敬在自己的创作上力求有所突破,运用切刀表现笔意,融入隶楷趣味,布局变化出新,渐渐形成了印风苍劲,以质朴见长的个人风格。

浙派晚出徽派二百年,但浙派印人阵容强大,风格特征也十分鲜明。自丁敬创始到钱松,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近两个世纪。关于浙派的名目,沙孟海在《印学史》中说:“西泠印派的名目,大约在清代乾隆后期丁敬已故,而黄易、奚冈等正享盛名时提出来的,以自别于何震的新安旧体。”嘉庆中期(约1808年前后),杭州何元锡父子辑成的《西泠四家印谱》是目前能查证到的,最早将丁、蒋、黄、奚称为“西泠四家”的史料。此时距丁敬故世已四十余年,距最后去世的奚冈亡故也有四到五年。时人通过印谱的形式,第一次正式将他们归纳为“西泠印派”这一群体。后人把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归为“西泠前四家”。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毛西堂辑成《西泠六家》印谱,即前四家加黄易的弟子陈豫锺和陈鸿寿,“西泠六家”称谓始于此。此时距陈豫锺故世已五十五年,距陈鸿寿故世三十九年。同治二年(1863),胡澍在《赵撝叔印谱》序,赵之谦在《书扬州吴让之印稿》中,第一次作出了“浙宗”“浙派”的命名,浙派、浙宗名称就此为大家沿用。同治六年(1867),杭人丁丙辑成《西泠八家印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为前四家,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为后四家,浙派“西泠八家”的定名才正式确立下来(唐吟方《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6—7页,重庆出版社,2006年)。除此之外,浙派传人还有金农、郑板桥、胡震、张燕昌、杨澥、翁大年、杨大受、陈祖望、以敬、江尊、杨与、吴镢、华复、陆泰等。

丁敬为浙派鼻祖,继之而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三人,三人与丁敬并称“西泠四家”。蒋仁(1743—1795),本名泰,字阶平,后因于扬州得汉“蒋仁之印”而易名为仁,号山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蒋仁一生清贫,孤冷不与世接。其篆刻师法丁敬,沉着浑穆,别具天趣。在西泠八家中,蒋仁的印最得丁敬精神,其篆刻中充满古朴秀逸之气,边跋好作长款,且多以颜体行楷刻就,别有风致。蒋仁性情耿介,不轻易为人奏刀,加之身后无子女,故作品流传不多。有《吉罗居士印谱》行世。

黄易(1744—1802),字大易,一字小松,号秋盦、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黄易有家学渊源,因喜金石之学,阮元、翁方纲、王昶等著名的金石学家多乐与之交往。为艺颇得时重,擅长碑版鉴别考证,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录》《嵩洛访碑日记》等。篆刻得丁敬亲授,《光绪杭州府志拟稿》载:“钝丁尝见其少作,喜曰,他日传龙泓而起者,小松也。”可见丁敬对黄易的器重和期望。黄易篆刻以工稳遒劲胜,在当时负有盛誉,有“丁黄”之称,其有“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汉印有隶意,故气韵生动”等说,深得篆刻三昧。浙派发展到蒋仁、黄易,风格趋于定型。黄易的篆刻,秀逸纯熟,一派江南韵味,只是少了丁敬、蒋仁篆刻中那种不可遏制的气势。

奚冈(1746—1803),原名钢,字铁生,号蒙泉外史、散木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奚冈性旷达,举孝廉不受,以布衣终老。其诗词、书画、篆刻皆有声于时,与画家方熏驰誉乾隆年间,世称“方奚”。有《蒙泉外史印谱》行世。奚冈篆刻继承了丁敬朴茂的风格,与黄易的作品比较接近,但其对于篆刻具有很高的认识,“印至宋元,日趋妍巧,风斯下矣。汉印无不朴媚,气浑神和,今人实不能学也”。而且,奚冈将浙派篆刻形式美的特点归结为金石气、书卷气的营造,“印刻一道,近代惟称丁丈钝丁先生独绝,其古劲茂美处,虽文、何不能及也,盖先生精于篆隶,益以书卷,故其所作辄与古人有合焉”(“频罗庵主”印款)。其尝用《李翕》《张迁》诸碑意参刻汉印,求“笔往而圆,神存而方”的效果,其篆刻疏逸俊雅,拙中求放,行书具款亦精。后世把他与丁敬、蒋仁、黄易合称为“西泠前四家”。

丁敬“丁敬之印”等六面印

此印为丁敬自用六面印,印文分别为:丁敬之印、敬身、敬身父印、龙泓外史丁敬身印记、龙泓馆印、砚林丙后之作。此印曾藏于丁仁“七十二丁庵”,经由华笃安收藏,后华笃安捐赠上海博物馆。此印六面非常完整,风格有汉铸白文、宋元朱文、玉印细白、切刀浙派白文、方笔朱文等各种风格,为丁敬印风之代表作。

丁敬创用的短刀涩进之法,乃为其高古清刚的印风服务,光滑纤柔的线条不可能达到表现阳刚气势的效果。就其印章而言,只有部分作品用碎刀短切完成,实际印例中冲刀、冲切并用。从丁敬起,切刀在显示其刀法的美感外,还与笔法、字法结合,演化为流派印风的组成部分。

丁敬白文“两湖三竺万壑千岩”

此印乃丁敬乾隆庚午(1750)为大恒和尚四十寿诞所刻,现藏上海博物馆。释明中(1711—1768),字大恒,曾主持杭州圣因寺、法喜寺、净慈寺,长于诗、画。丁敬先后为其刻印多达十八方,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两湖”为里外西湖,“三竺”为上、中、下三天竺,大恒和尚曾主持的法喜寺即在上天竺。此地峰峦耸秀,故以“万壑千岩”形容之。

此印布局乃精心设计,丁敬在边款中注明:“此印予置佛胸‘卍’字于中,而括吾友主席之方于八字中,盖寓佛寿无量千万云乎哉。”用佛教吉祥标志的“卍”替代“万”字,且恰在正中,全印留红自然,看似不经意,其实处处经营。丁敬的刀法为“碎刀短切”,这种短切涩进的刀法,使线条出现不同程度的波磔,运刀中产生的细微刀痕和石材的崩裂痕,更会加强印面斑驳古拙的金石韵味。丁敬以短切涩进之法,开创了刀笔合一的新风,这是其对印学史的贡献。

丁敬朱文“上下钓鱼山人”

此印乃丁敬为友人徐堂所刻。徐堂,字纪南,号秋竹,仁和人,著有《籍豁古堂诗》。此印图像感较浓,也富有装饰意味,特别是运用了点、线结合的方式营造古意盎然的趣味。丁敬此印取金文入印,结构上删繁就简,同时运用大量的圆点和弧线,顿使整个印面活泼生动。

蒋仁白文“蒋仁印”

此印为蒋仁自用印,印侧有赵叔孺、高野侯的观款,现藏上海博物馆。

蒋仁位列“西泠四家”次席,不仅是蒋的年龄仅次于丁敬,关键在其篆刻艺术的水准。赵之谦认为“蒋山堂印在诸家外自辟蹊径,神至处龙泓且不如”。又评价其印“九拙而孕一巧”。这方印有种特殊的“块面”效果(类似明末汪关模拟烂铜印的“逍遥游”)。蒋仁大胆地使用并笔,特别是“蒋”字以并笔数出,形成大块空白,与“仁”字留红相呼应,整方印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黄易白文“小松所得金石”

此印乃黄易常钤于其所藏拓本上的自用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黄易在山东为官多年,官至山东兖州府同知,其在金石考据上的成就不亚于篆刻,曾集金石文字三千余种,并发掘保护汉武梁祠石室画像,声名大振。此印边款记载了黄易在河北元氏县访得汉《祀三公山碑》,嘱县令王治岐将碑移至龙化寺内保存。

此印六字以二二二布局,“金石”两字稍窄,“松”字厶部压缩于右下角,并作适当残破,转化自然,不露痕迹;“石”字左竖也作破边处理,既显得对称透气,又得天然之趣。

黄易朱文“画秋亭长”

此印乃1775年黄易三十二岁时为好友胡润堂所刻。

黄易约十九岁起师事丁敬,三四年后丁敬去世,黄易为丁敬来不及为他刻印而深以为憾,在此印边款中亦有表露:“余好研林先生印,得片纸如球璧,先生许余作印未果,每以为恨。胡兄润堂雅有同志,得先生作‘画秋亭长’印,即以自号,好古之笃可知。复命余作此,秋窗多暇,乃师先生之意,欲工反拙,愈近愈遥,信乎前辈不可及也。”丁敬的“画秋亭长”印现已无从得见,而黄易刻时有名迹在前,“欲工反拙,愈近愈遥”的感受,既是自谦,也是真实的心理感受。

此印“画”“亭”二字隶意盎然,置于横平竖直的汉印结构中,使整方印显的活泼古雅,可见其收集研究汉碑对篆刻创作也产生了影响。此外,隶书边款古雅凝重,深得汉碑古朴沉雄之美。

奚冈白文“凤巢后人”

此印作于奚冈四十岁,有隶书边款曰:“处素二兄属,铁生制。”处素是梁履绳的字,梁履绳号夬庵,乾隆戊申举人。凤巢书屋是梁履绳先祖梁文庄少时读书之所,在杭州城南奇孝巷,奚冈因此为梁履绳刻“凤巢后人”。

此印初看似漫不经心,四字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奚冈主张“作汉印宜笔往而圆,神存而方”,其白文仿汉之作有别于丁敬和黄易,具有圆浑之气,后人评其“古逸”,此印用刀圆浑古朴,轻松自如。

(连载)

继续阅读